萧昀跟北燕那位寿安公主的婚事也是一早就定下的,拖到现在才迎娶就只是因为在规避萧植的丧期。
    北燕的送亲队伍中旬抵京,二月十八宫中大摆喜宴,萧昀许给这位寿安公主的依旧不是众人所以为的后位,而是册的贵妃,但这却丝毫不影响这场喜事声势浩大的程度。
    使团是二月十四下午抵达京城的。
    为了图个吉利,不好下午进城,萧昀安排过去接应的礼部官员就安排他们在城郊的一座皇庄里暂住一个晚上。
    本来是想次日一早再迎着朝阳入城的,结果当天夜里那位大人就派了属官回京给小皇帝请旨。
    “陛下,太后,我们大人已经打点好,并且安排北燕使团在皇庄上住下了,不过北燕那边的人说横竖公主殿下进了城也要另外在城中再安排驿馆下榻公主殿下的意思是就不给宫里添麻烦了,想问陛下和太后,大婚之前可否就让她住在皇庄上待到大喜之日,再直接进城”那属官跪在地上将事情如实说了。
    姜太后是过年的时候回的宫,又因为萧昀马上要和寿安公主完婚,她这个做亲娘的总要出面主持婚礼的,所以已经搬回了宫里。
    这天下午刚好萧昀大婚的礼服做好了,她叫了萧昀来看。
    姜太后没说话,而是转头看萧昀。
    萧昀手里端着茶碗,头也没抬的随口应了声“随便他们高兴吧。”
    他办这门婚事,就像是纯粹为了完成任务一样,婚期定好了,就交给了礼部和内务府操持,轻易不问,有下头的人拿不定主意来请示的,他才随便指个法子出来。
    这个态度
    当真是将政治联姻的精髓发挥到极致了。
    姜太后其实对即将过门的这个外邦媳妇也没什么好感,听到这里却是皱了眉头,不悦道“也不知道是该说她懂事儿呢,还是多此一举就算这两天她进城来住,要拨给她住的驿馆别院也早就修缮打点也好了”
    该麻烦的都已经麻烦过了,这时候再临时说不进城来住了
    反而是多此一举。
    那属官人微言轻,只垂首跪在地上,并不敢插嘴多言。
    萧昀没应姜太后的声。
    姜太后自从上次被他勒令去行宫自省之后,心里多少是有了点隔阂,看他一眼,见他不予置评,就也当机立断的不折腾了,只仍是脸色不怎么好的对那属官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把宫里给她准备的喜娘、大婚用品还有预备帮着打点大婚相关事宜的奴才都带过去吧,告诉他们要照我们大胤人的规矩好生准备,万不能在大喜的日子里出任何的岔子。”
    “是下官领旨。”那属官连忙应诺。
    等了片刻,见萧昀也没有其他的吩咐,就起身告退了。
    姜太后是估摸着萧昀对这位北燕公主也没什么大兴趣,这属官下去之后就自动揭过了这个话题,仍是示意宫人将喜服捧过来“去年新进宫的一批绣娘其中有两个手艺是真真的不错,这喜服哀家看过了,倒是没挑出什么大毛病来,你试试吧,看哪里有不合身的也好抓紧时间让给他们去改。”
    说着,就冲外殿站着的两排宫婢使了个眼色“来人”
    话音未落,萧昀喝完了茶,已经撂下茶碗站了起来“就穿几个时辰的衣裳,没必要这么麻烦,母后觉得尚可也就成了,若实在不放心,就叫小尤子拿一套朕的衣裳过来比对下。茶也喝过了,歇也歇过了,朕御书房还有很多折子要批,就不陪母后了,儿臣告退。”
    他躬身拱了拱手,然后就不由分说的一撩袍角大步走了出去。
    “皇”姜太后从背后张了张嘴,想要叫他,可是开口到一半,终究还是垂下了手去,作罢。
    萧昀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开了。
    姜太后一筹莫展的瘫坐在椅子上,再侧目看见宫人捧在手里的喜服也觉得没之前瞧着那么精致喜气了,摆摆手道“拿下去吧。”
    丁卉察言观色,知道她这是又被萧昀给气着了,就也顺带着把外间侍立的宫人也一并遣散了。
    关上殿门回来,一边收拾桌上的茶具和点心碟子一边也是不甚解的问道“太后,奴婢特意打听过之前跟随使团去过北燕的人,据说北燕的这位公主虽然不算美貌但也不丑的,性情什么的也都尚可可是怎么瞧着陛下好像是对这门婚事很不喜欢似的”
    姜太后揉着太阳穴,也没多想,只随口道“又是为了稳定大局娶回来的摆设,这孩子心高气傲,最是反感这个,可偏偏他生在这个位置上,这种事总是免不了的,唉。”
    当初让他娶武昙,他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不高兴。
    这次比起上回
    好歹这婚事还是萧昀主动数次差遣使者往北燕跟北燕皇族商定的呢
    这至少说明他是已经长大了,懂得了隐忍退让,以大局为重。
    可是萧昀被这门婚事弄得不高兴,她这里就也跟着愁云惨雾,很有压力
    想想他们母子之间如今这个不咸不淡的关系,姜太后也是心里堵得慌。
    丁卉却是不以为然,突然想到了什么,就停了手上的活计转头问她“娘娘,您说会不会还有别的事儿其实年底咱们刚回宫那会儿,瞧着陛下的心情倒还没这么糟的,就从年关之前的那几天再一直到今天,脾气倒是越发显得差了些”
    姜太后是十二月中旬回来的,初回宫的那几天虽然她自己是觉得和萧昀之间的母子关系略感有些生分了,但仔细回想
    确实当时萧昀也只是比以前更成熟稳重了些,寡言沉默,但做事情还是按部就班,没有到动辄就撂脸子、发脾气的地步。
    后来随着年关逼近
    他那脾气突然就恶劣起来。
    “今年冬天也没听说哪里有受灾的,萧樾都没在京城,不在他跟前晃了,他有什么好不痛快的”姜太后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莫名其妙。
    但既然想不通,也懒得费那个劲去猜了。
    以前萧植在的时候,就要战战兢兢的揣摩萧植的心思,现在萧植好不容易没了,难道还要天天没事看儿子的脸色找不自在么
    因为婚期将至,时间紧迫,姜太后也就索性抛开这些不想了,全副心思都用在操办这桩喜事上头。
    一开始她还是打算等寿安公主进京了,怎么也要在大婚之前就先把人传唤进宫来见见的,现在正好
    寿安公主住在了城外,来往一趟就不是那么方便了,也可以直接免了折腾。
    萧昀这次办喜事的相关事宜是过了年之后就开始安排准备的,所以虽然表面上看是北燕使团才刚抵达没几天就仓促办的喜事,实际上却是一切早就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了。
    三日时间转眼即逝。
    二月十八,大胤天子迎娶北燕公主,整个胤京张灯结彩,宫里派人往各大闹市派发喜饼,全城欢庆。
    皇室的喜宴设在晚上。
    当天夜里,宫中大摆筵席,宴请北燕来的送亲使团和百官命妇。
    北燕这次送亲,来的并不是权臣勋贵,而是按部就班由礼部和鸿胪寺派了官员前来。
    礼部尚书的品级做赐婚使,撑起这一门婚事也不算寒酸。
    再者了
    反正萧昀有言在先,只是册妃又非立后,这样规格的待遇嫁一位北燕公主已经足够了。
    因为前面一年多,为了给萧植守丧,举国上下除了过年的祭祖祭天大典就连大的仪典都没有举行过,所以这次喜事就格外办得盛大风光,算是彻底扫清了前面办丧事留下来的晦气了。
    是夜的喜宴上,宾主尽欢,一团和气。
    喜宴是可以持续到三更以后的,二更出头萧昀已经不胜酒力,有些微醺。
    这样的日子,自然是不能叫他喝醉出丑的。
    姜太后看过来一眼,微微皱眉,提醒身边的丁卉“皇上不胜酒力,不能让他再喝了。”
    丁卉会意,端了桌上一盘水果去到萧昀案前,借着给他摆放果盘的间隙轻声的道“陛下,太后说您不可再喝了,酒大伤身。”
    一场联姻的喜宴而已,萧昀当然不可能为了这么点事就把自己灌醉了。
    他略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丁卉就又退回了姜太后身边。
    今天的喜宴周太后并没有出席,她本来就年高德勋,再加上平时就冷淡的很不喜欢凑热闹,所以这样的场合就算她不来也是合情合理的,没人会挑毛病。
    萧昀又喝了两杯酒之后,就起身退席了。
    他这样的身份,最大的好处就是
    别人成婚办喜事,要被灌酒折腾,他却可以说一不二,想走就走,绝对没一个人敢于上前纠缠的。
    “恭送陛下。”众人起身送他。
    萧昀脚下步子有点踉跄虚浮,被小尤子扶出去上了早就候在那的辇车。
    姜太后还在殿中,待他走后继续招呼众人宴饮。
    这边萧昀歪在辇车上,半眯着眼睛想事情,辇车慢慢前行,待到前面转进了御花园旁边的御道
    今日是他大喜的日子,辇车自然是往安置寿安公主的福宁殿去的。
    萧昀却突然冷冷的开口说道“回朝阳宫。”
    大喜的日子,不去洞房么
    众人全都有点发懵,不确定是陛下醉了还在自己听错了,迟疑着不由的面面相觑。
    小尤子也跟着倒抽一口凉气,却还是不得不大着胆子追上前来两步,试探道“陛下”
    才开了个头,萧昀已经不耐烦的再度冷声打断他“回寝宫。”
    小尤子哪敢再说话
    下个路口的时候就赶紧指挥众人转了个方向。
    但是也不能把新入宫的贵妃娘娘干晾着继续等,一边又着人过去传信,说陛下醉倒了,让那边先歇。
    辇车缓慢的继续前行,御花园里张灯结彩,却是一片寂静。
    萧昀并无睡意,半眯着眼睛盯着眼前走马观花似的一幕幕
    这两世合起来,他这喜事已经办了好几次了,却没有哪一次是让他心生欢喜,十分满意的,或是娶得不是心悦之人,或是娶了自己当时想要的,却不能给她办一场自己想给的大婚仪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盛世凰谋:天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叶阳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阳岚并收藏盛世凰谋:天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