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所依者是躯壳,没有了躯壳,魂灵自然回归道的本源。”空山慢慢思考着六如的话,“便是有轮回,重新聚气而生,到底也不是原来的人了。”
“可是魂灵是一样的,若是能积德行善,通过因缘果报,终究还是会有相聚的一天。”六如坚定的说。
姬凛听着两个童子的言语,他是不信命不信神佛不信长生的人,笃定的是自己的责任和抱负,但就听着六如说积德行善因缘果报还在来生能相聚的时候,他的心忽然狠狠跳了一下,他忍不住转头看着平陵御,若是有来生,还能遇见这个人,该是怎样的幸运
“空山小道长可是要将所有的典籍都记录下来”平陵御见他因六如的话陷入沉思,不由轻声说道,这两个孩子到底年幼,又从小都生活在方外,对道家和佛家的理解都还在初初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等他们在世情中历练打滚大彻大悟之后,可能又是另一重见解。
“是的,师兄交代了要将凤鸣观传承下去。”空山面上泪痕犹在,整个人却不显得难过了,他微微一笑,表情释然。
“那你呢六如小师傅。”平陵御微笑着看着眼前认真的小和尚。
“我想要好好学佛,往后成为主持师祖那样的高僧。”六如想了想,“若是有朝一日能亲自往西边去看看佛法起源的地方,倒也是不错的。”
“既如此,还请二位在永宁城先住下来,刺史府邸有空余的位置,你们可愿意结庐而居,在家庙中修行,相互印证所学,也可替来往的信众开释几分。”姬凛适时开口。
“阿弥陀佛,多谢檀越。”六如虽然不好意思,但大佛寺常年受皇家供养,他到也不觉得姬凛此言有冒犯之处。
“我跟着你。”空山想了想看向平陵御,他虽是道士,但凤鸣观所教原就不是寻常教派的道士那样炼丹求长生,兵家、纵横家诸子百家的事情他们都要学,他尤其擅长兵法,至于卜算一道,他并不算精通也不曾替人算过,好在寻常人家打蘸做法事,他也曾见师傅师兄做过,便是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也就翻着典籍比对着执行,但他认定了平陵御是师兄的挚友,他不知道要去哪儿,便跟着这个人好了,“我可以劈柴、浇花,还能替受伤的动物包扎。”
“道士不是要清修的么你为什么要跟着檀越呢。”六如好奇的眨眨眼睛。
“你若是想跟我一道也可以。”平陵御点了点头,他与清流互为知己,既然是故友师门唯一的香火,他顺手照看也可以,更何况这孩子瞧着仿佛不通俗物,却又身怀宝山,平陵御还担心旁人随意利用他去,跟着自己多涨涨见识也好。反倒是六如,倒是天生的佛子,纵然有系统带着他一次一次的重新活过来,但平陵御终究是不信鬼神的,他跟姬凛一样都有自己的信念,于佛法上能指点六如的委实有限,但佛家修行本就讲究入世和出世,若是往后六如要还俗,在他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若就将两个孩子安排在我住的院子旁边好了。”
“你们可愿意”平陵御转头平视着他们,神色平和。
“檀越,多谢你。”六如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自己年纪小,许多事往日在寺里都有师兄们照应,如今只剩下自己一人了,少不得要自己一一学着打理。
其实永宁城中仍旧有许多佛寺,这边礼佛敬香的习俗虽然不若邕州那边风行,但佛教教义中轮回的说法对常年在边关饱受别离之苦的百姓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白日里见了两个孩子,轻舟可是有什么想法”主人发了话,下仆们自然要执行,虽然住在平陵御住处旁边的偏院里,但一应陈设也是根据两个孩子的习惯,在左厢房供奉着如来佛,在右厢房则是紫薇大帝与三清并列。
都是一尺多高的玉像,眉目清秀,恍若真人,与时下庙宇中泥塑的雕像相比多了几分亲切。
“空山道长和小师傅安了心,可还有阿奴呢。”晚间用了晚膳,白露领着针线房的女娘子们过来替二人量尺寸,准备入夏的衣裳。
平陵御如今是刺史,眼下又要往汴京走,一应官服制样虽朝中有旧历,但世人先敬罗衣后敬人,平日的服饰配件一一都要安排;再有姬刺史百日将过,除服的衣裳要准备、届时需要举办的丧仪、以及是否要邀请亲友观礼府中没有女主人,大事有白露牵头,但总是要运作起来的,如今姬凛白日里要去军营,夜里便在刺史府休息,原本姬家老宅中伺候的仆从就不多,如今除了一部份看守院子的,另一些便跟着姬凛在刺史府。
姬家的仆从多是从战场上退役的士卒,习惯了在草原上生活,忽然回到充满温情的市井之中,许多失去亲人父母的士卒往往觉得难以适应,如今教白露这样一个小娘子指挥,最初还有几分不适应,等到见她将府邸管得紧紧有条才觉出厉害来。
送走了女娘子们,白露伏着身子行了一礼才轻声问询。
作者有话要说恩,空山跟六如情况不一样,六如没有直面残忍,提前被师兄们安排着躲过了,但空山见过了凤鸣镇的惨状,所以他有tsd,希望这样的写法能够比较真实,而且空山跟六如虽然很相似,但是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人,不知道描述的时候有没有描述准确,空山其实对于人之间建立关系非常笨拙,六如比他更入世,他们是不同意义上的天才
空山和六如的讨论,是道家一些流派和佛家对死亡的部分看法,这两个小孩儿的讨论实际上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跟后面平陵御制定对北魏的策略有影响,所以还是认真写了,欢迎喜欢哲学的小伙伴们探讨指正。
道家关于人死之后是怎么样的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说法,前文有提过,空山的流派从庄子继承过来的,所以他们的想法跟庄子一致,认为人活着是躯壳,死了以后魂灵回归自然了。“人之生,气之聚也;人之死,气之散也”庄子原文
读者“七步吟”,灌溉营养液,谢谢七步吟亲亲,昨天不好意思说好的双更结果因为一些小的意外只能今天堆积着来更新
“可是魂灵是一样的,若是能积德行善,通过因缘果报,终究还是会有相聚的一天。”六如坚定的说。
姬凛听着两个童子的言语,他是不信命不信神佛不信长生的人,笃定的是自己的责任和抱负,但就听着六如说积德行善因缘果报还在来生能相聚的时候,他的心忽然狠狠跳了一下,他忍不住转头看着平陵御,若是有来生,还能遇见这个人,该是怎样的幸运
“空山小道长可是要将所有的典籍都记录下来”平陵御见他因六如的话陷入沉思,不由轻声说道,这两个孩子到底年幼,又从小都生活在方外,对道家和佛家的理解都还在初初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等他们在世情中历练打滚大彻大悟之后,可能又是另一重见解。
“是的,师兄交代了要将凤鸣观传承下去。”空山面上泪痕犹在,整个人却不显得难过了,他微微一笑,表情释然。
“那你呢六如小师傅。”平陵御微笑着看着眼前认真的小和尚。
“我想要好好学佛,往后成为主持师祖那样的高僧。”六如想了想,“若是有朝一日能亲自往西边去看看佛法起源的地方,倒也是不错的。”
“既如此,还请二位在永宁城先住下来,刺史府邸有空余的位置,你们可愿意结庐而居,在家庙中修行,相互印证所学,也可替来往的信众开释几分。”姬凛适时开口。
“阿弥陀佛,多谢檀越。”六如虽然不好意思,但大佛寺常年受皇家供养,他到也不觉得姬凛此言有冒犯之处。
“我跟着你。”空山想了想看向平陵御,他虽是道士,但凤鸣观所教原就不是寻常教派的道士那样炼丹求长生,兵家、纵横家诸子百家的事情他们都要学,他尤其擅长兵法,至于卜算一道,他并不算精通也不曾替人算过,好在寻常人家打蘸做法事,他也曾见师傅师兄做过,便是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也就翻着典籍比对着执行,但他认定了平陵御是师兄的挚友,他不知道要去哪儿,便跟着这个人好了,“我可以劈柴、浇花,还能替受伤的动物包扎。”
“道士不是要清修的么你为什么要跟着檀越呢。”六如好奇的眨眨眼睛。
“你若是想跟我一道也可以。”平陵御点了点头,他与清流互为知己,既然是故友师门唯一的香火,他顺手照看也可以,更何况这孩子瞧着仿佛不通俗物,却又身怀宝山,平陵御还担心旁人随意利用他去,跟着自己多涨涨见识也好。反倒是六如,倒是天生的佛子,纵然有系统带着他一次一次的重新活过来,但平陵御终究是不信鬼神的,他跟姬凛一样都有自己的信念,于佛法上能指点六如的委实有限,但佛家修行本就讲究入世和出世,若是往后六如要还俗,在他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若就将两个孩子安排在我住的院子旁边好了。”
“你们可愿意”平陵御转头平视着他们,神色平和。
“檀越,多谢你。”六如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自己年纪小,许多事往日在寺里都有师兄们照应,如今只剩下自己一人了,少不得要自己一一学着打理。
其实永宁城中仍旧有许多佛寺,这边礼佛敬香的习俗虽然不若邕州那边风行,但佛教教义中轮回的说法对常年在边关饱受别离之苦的百姓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白日里见了两个孩子,轻舟可是有什么想法”主人发了话,下仆们自然要执行,虽然住在平陵御住处旁边的偏院里,但一应陈设也是根据两个孩子的习惯,在左厢房供奉着如来佛,在右厢房则是紫薇大帝与三清并列。
都是一尺多高的玉像,眉目清秀,恍若真人,与时下庙宇中泥塑的雕像相比多了几分亲切。
“空山道长和小师傅安了心,可还有阿奴呢。”晚间用了晚膳,白露领着针线房的女娘子们过来替二人量尺寸,准备入夏的衣裳。
平陵御如今是刺史,眼下又要往汴京走,一应官服制样虽朝中有旧历,但世人先敬罗衣后敬人,平日的服饰配件一一都要安排;再有姬刺史百日将过,除服的衣裳要准备、届时需要举办的丧仪、以及是否要邀请亲友观礼府中没有女主人,大事有白露牵头,但总是要运作起来的,如今姬凛白日里要去军营,夜里便在刺史府休息,原本姬家老宅中伺候的仆从就不多,如今除了一部份看守院子的,另一些便跟着姬凛在刺史府。
姬家的仆从多是从战场上退役的士卒,习惯了在草原上生活,忽然回到充满温情的市井之中,许多失去亲人父母的士卒往往觉得难以适应,如今教白露这样一个小娘子指挥,最初还有几分不适应,等到见她将府邸管得紧紧有条才觉出厉害来。
送走了女娘子们,白露伏着身子行了一礼才轻声问询。
作者有话要说恩,空山跟六如情况不一样,六如没有直面残忍,提前被师兄们安排着躲过了,但空山见过了凤鸣镇的惨状,所以他有tsd,希望这样的写法能够比较真实,而且空山跟六如虽然很相似,但是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人,不知道描述的时候有没有描述准确,空山其实对于人之间建立关系非常笨拙,六如比他更入世,他们是不同意义上的天才
空山和六如的讨论,是道家一些流派和佛家对死亡的部分看法,这两个小孩儿的讨论实际上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跟后面平陵御制定对北魏的策略有影响,所以还是认真写了,欢迎喜欢哲学的小伙伴们探讨指正。
道家关于人死之后是怎么样的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说法,前文有提过,空山的流派从庄子继承过来的,所以他们的想法跟庄子一致,认为人活着是躯壳,死了以后魂灵回归自然了。“人之生,气之聚也;人之死,气之散也”庄子原文
读者“七步吟”,灌溉营养液,谢谢七步吟亲亲,昨天不好意思说好的双更结果因为一些小的意外只能今天堆积着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