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上爬,那样的话,不管是冲着圣人,还是冲着最高权力的目标去,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要么是能力一般却道德指标居高不下而活成了“典范”比如海瑞,要么是能力强大却道德水准不堪入目而成了领导眼中的红人,而能力太强又风清气正的,如果不能狠下心来将领导拿捏在手里比如诸葛亮或者还没死的时候的张居正,最后往往会不得善终,比如于谦和岳飞这样的英雄。
    而且,不管是不是自污,是不是有意为之,有一点都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哪怕是演戏,必然对财富,也会有着极大的需求
    如此一来,这鸦片走私在淮南郡搞得如火如荼也就不难理解了,我要是孙皓的话,才不死要面子,直接把贸易合法化全倾销到那里去大赚一笔不过这样也不错,削弱你的同时还能便宜我。
    哟,这石苞还是五石散爱好者继续翻开一些石苞的八卦新闻板块,王迪又发现了一片新大陆,难怪被司马懿痛斥为好色薄行啊,就算是不自污也免不了啊,要知道,这个时代嗑五石散的,一多半都是将之视为床底之上的最佳辅助啊,嗯,既然本就有五石散的“底子”,那么,这鸦片在淮南郡得以泛滥开来也就多了一个充分理由了。
    当王迪对石苞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后,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怀疑。
    所有的资历,尤其是石苞的早期资历,有点残缺不全,总是在某个关键点上寥寥几笔带过,一开始,还以为是年代过于久远四五十年以前了的缘故,但是,让王迪把几个模糊不清的关键点联系起来后,终于琢磨点异样的味道出来尤其是和邓艾对比的时候。
    如果郭玄信真的对石苞和邓艾做出此等评价的话,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应该混的那么差劲,以至于要等到司马懿抄底啊,要知道,其一直是被世人称为有知人之明。魏明帝时任谒者掌管晋见的内侍,奉命到渤海南皮,就是去选拔能够作侍从近臣的人,地方领导选出了邓艾与石苞,多好的机会,评价还那么高,怎么就没了动静呢邓艾无声无息也就罢了,这石苞居然还在邺卖铁为生,哪里来的经商资本打短工那为何当时另一个号称有识人之明的叫做赵元儒的也做了和郭玄信毫无二致的吹捧当致公辅,却只是传了点名气出来,对官场仕途毫无帮助
    再往后看,这石苞居然连番的狗屎运,有了名气之后,又认识了一个叫许允的人。没天理啊,这许允是谁吏部郎谁特么引荐的郭玄信吗是的话为什么不提呢
    令王迪产生怀疑的地方就在这里了,见到了许允之后,石苞很是放低姿态,恳求去一个小县城做个小官,从基层历练,结果,这许允呢,感叹道“卿是我辈人,当相引在朝廷,何欲小县乎”
    你和我才能一样,为什么去小县呢我应把你推荐给朝廷。
    多感人啊,感动的石苞都要哭了,问题是,你特么引荐推荐了吗你要是引荐了,还有后面司马懿在长安遇到卖铁为生的石苞了吗
    吹捧为朝廷公卿三连之后,司马懿抄底成功,最开始扬名之地便是邺城卖铁,待的日子还不短,司马懿培养起来后真正的扬名立万之地,巧了,还是邺城啊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石苞啊,石苞,这是不是有些欲盖弥彰呢
    郭玄信,是曹魏的人,资料太少,无视,这许允嘛王迪沉思良久,吩咐手下,立刻调来此人的相关资料。
    谋而后动,现在王迪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金钱。
    十余日后,一份许允的专属资料送到。
    许允,世家大族出身嗯,和司马氏有勾连的基础了。
    担任吏部郎的时候,大多任用他的同乡,魏明帝为此逮捕审讯过,看其衣着寒酸,所提拔之人又“符合”举贤不避亲的原则,便无罪释放嗯,至少是个演技派啊,当时的九品中正制大环境,所提拔任用的人自然出身不差,曹叡如何也不能做自掘根基的事情吧于是一件打补丁的衣服就掩饰过去了。
    哦高平陵之变,时任侍中的许允与尚书陈泰一同劝说曹爽投降认罪
    咦与李丰、夏侯玄相亲善。因李丰等谋诛司马师以及建议曹芳夺司马昭之兵讨伐司马师等事,被司马师流放到乐浪。

章节目录

汉之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苍梧老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苍梧老师并收藏汉之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