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后队火光冲天的时候,中队的杜预就已经察觉到了,但是并没有觉得问题有多严重,他和赵统一样,认为数量不多的敌军不会对数量众多的后军造成多大的威胁,哪怕其中多半为民夫。
    然后,持续的厮杀令杜预终于还是按耐不住了,于是,派出了50余骑前去侦查必要时军事支援,随后,骑兵带回来的消息令其瞠目结舌民夫伏尸1000余具,其余早就不知去向,所有物资均毁于一旦,在营地外不远处的陷阱中发现了数百具军士尸体,其中就有死不瞑目的赵统,而剩下的军士,是溃散而逃还是被俘就不得而知了。
    敌军,数量不详,去向不明。
    不能再在这里待了,冒了一身冷汗的杜预来不及为赵统感到悲伤也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这些神出鬼没的部队鬼知道下一次还会出现在哪里,要知道,自己手中不过区区500人而已。
    所以,杜预立刻下令,连夜迁移营寨至前军部队,和自己的儿子会师。
    至于到时候是继续进攻,还是就此撤军,就再说吧,也许,撤军很伤面子,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真要把命填在这里,损失的就不是面子了。
    本来,杜预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点连夜撤回成都的小冲动,但是,一者,自己的儿子还在前线,二者,就这么连夜跑路的话,区区500人自己也是有生命的危险虽然骑兵比较给力,但是自己不会骑马啊。
    所以,杜预选择了最稳妥的策略。
    等到连夜会师,第二日天色放亮后,在杜锡的陪同下观察了罗宪布置的防御阵地,良久,杜预终于明白为何在骑兵的配合下,依旧无法迅速突破敌军的阵地了。
    罗宪的这个防御阵型靠的不是地利优势因为这里算是一片难得一见的开阔地带了,非常适合骑兵冲锋和步兵结阵,而是由数十辆战车围成的车阵。
    中国古代的第一批战车又称兵车。盛行于春秋、战国。每辆配有一定数量的将士,因为是当时的主要作战模式,所以往往用战车数量计算兵力和国力的强大,比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随着战国时代技战术打法日新月异,越来越强调兵者诡道,尤其是骑兵和弓弩技术的发展,这种灵活性和成本的问题导致战车逐渐没落。
    但是,这不代表战车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把它加以改动,作为一个防御骑兵的利器还是蛮好用的,所以,诸葛亮时代就曾经为了抵御魏国骑兵的,在前面排列木车减缓冲击力还需要其他辅助装备,比如弓弩等,尤其是在明代,车营作为一个全新的对抗骑兵的兵种,被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发扬光大。
    如果王迪能够看到罗宪布的这个车阵的话,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排变异版的木牛流马双轮车啊。
    有关木牛流马,虽然裴注引诸葛亮集有过详细的说明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颔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之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苍梧老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苍梧老师并收藏汉之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