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血单独吃,细腻滑嫩,和油豆腐的粗糙相得益彰,本身的血腥丝毫不见,反而有种鸭汤点过的浓浓鲜美。
    苏子放脑海中灵光一闪。
    对是油
    丰富路的鸭血粉丝汤的每一味食材都和鸭油紧密相连。
    粉丝外层的细腻是鸭油,油豆腐的鸭香是鸭油,鸭杂上的爽脆香糯还是鸭油,鸭血的鲜美是鸭油,汤头的鲜甜还是鸭油,就连飘在汤面的葱花和香菜也是浮在一层薄油之上
    虽然食材彼此独立,却都由鸭油紧密相连构成一道整体。
    这种调和各食材于一体的融洽,是丰富路鸭血粉丝汤粉丝汤传承多年的绝技。
    和自己的鸭血粉丝汤对比后,苏子放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会有一种不协调感。
    他为了汤头清亮,特意滤去了多余的鸭油,没想到这却成为整碗鸭血粉丝汤最大的败笔。
    想明白其中的关节,苏子放也明白了薛新笺的那句评价如果不是太流程化,应该可以进入米其林榜单。
    刚才在丰富路,他也看过对方厨房的分工。
    一人负责熬鸭汤,用长柄勺不停的搅动,让鸭汤中的棒骨和鸭架滋味融入更多。
    一人负责烫粉丝,用鸭油混着高汤吊出味道的粉丝出锅便被递到下一工序。
    一人负责加料,一勺鸭血、一勺鸭胗、一勺鸭心,一勺葱花香菜,数量几乎一致,就像是用天平称出来的一样。
    一人负责加汤,大铁勺只一下,便是满满一碗白汤,鸭油瞬间将所有食材包裹,浸润,散发出勾人的香气。
    一人负责端到食客面前,如果是豪华版,还要从旁边取一份盐水鸭一起端过来。
    这种流水线式工坊,将每个步骤都优化到极致,诞生的料理口味也能够保持一个水准,不过确实少了一些能成为s级的东西,就是对食客的敬畏。
    虽然店主已经很努力地根据时节调整汤底,甚至别出心裁添加黄瓜来补足汤头的清淡口感,但是作为小吃,却已经没有了最初诞生的那种烟火气。
    苏子放没有吃过鸭血粉丝汤,但是却吃过家门口的羊杂汤。
    小时候,他常去门口一对老夫妻摆的羊杂汤摊子吃早点,掌勺的老夫妻每天将摊位收拾的齐整,地下铺上大广告布,顶上支起油布棚子,不怕晒也不怕雨。
    小三轮车满满当当摆放着出摊的物资折叠桌和长条凳一拼,就是能容纳十个人的摊位。
    老夫妻羊汤熬得费功夫,都是每天买了新送来的羊骨,选用最好的肋骨和腿骨熬汤,每口都能喝出满满的骨髓味。撒上葱花香菜,解腻又回味无穷。
    搭配上沙姜、沙葱、辣椒酱调制的酱料和土灶烙出的死面馍,苏子放小学的时候就能吃一海碗。
    去的次数多后,那对老夫妻每次见到苏子放,都会乐呵呵的打个招呼,抢先问一句“还是多羊肚少肝,葱花香菜多放,要干辣椒是不”
    现在想起来,除了每位让他口水直流,这份亲近也是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
    “嗯越说,越想吃了啊”苏子放有些怀念地看向远方。

章节目录

喜乐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逸明舒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逸明舒笙并收藏喜乐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