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山川过雨晓光浮,
    初看江南第一州。
    路绕匡庐更南去,
    悬知是处可忘忧。
    宝钗静坐片刻后,起身去找母亲,恰巧遇到哥哥也在。那薛蟠正和母亲论功请赏,见到妹妹进来就说“妹妹,这回不说哥哥的不是了吧。看看这些包,喜欢哪个就去拿。以后都是咱们家的货了。”
    薛宝钗依偎在薛母怀里说话“你也别太兴了,总要收着点。另外,既然和人家搭伙做生意,论理该请人家过府一叙的。你怎么打算”
    薛母摩挲着女儿说道“还是我儿想的周全,该着请请人家。互利互惠达成双赢,你们的爹对这话赞不绝口。直说非有大胸襟者,断断说不出来这番话。咱家老爷轻易不夸人,看来啊,我的蟠儿是遇到贵人了。”
    薛蟠哈哈笑着“我等着薛兴回来呢,总要看到实处了,才好相请不是。”
    薛母连声赞叹长进了。此时下人回报,薛兴回府了,老爷让大爷过去一趟,有话说。薛蟠有些期期艾艾不想动,宝钗笑话他一见了爹就没胆了。薛母也安慰着没事,或许老爷夸你呢。
    莺儿小脸放光的进来行礼。宝钗一愣“怎地这么快”
    “小姐啊,您去看看吧。保准您没见过的新玩意儿。老爷看过之后赞不绝口呢。”
    薛蟠一下子精神起来“又是李公子的玩意儿吗呵呵呵呵,我老薛也该转运了。我这就去见过爹,让他也看看薛家长子的能耐。”说完撒腿就跑。
    宝钗搀着母亲一起来至院中,看到了那辆人力车。莺儿紧着说“哎哟哟,跑的是又快又稳。最最难得是,还有帘子挡着。谁家的女眷出门都不用怕的。”
    薛兴躬身等着主母问询,宝钗眼睛一亮问道“薛管家,这是什么”
    “这是李公子送给薛府的礼物,此物唤做人力车。前面一个人拉着跑,后面坐人拉货都可。”
    宝钗围着车转了一圈说道“我虽不懂,但也能看得出心思巧妙,别出心裁。”扶着扶手上去坐了坐,又看看脚边的铃铛,用脚一踩“铛铛”作响。
    薛兴连忙解释道“这叫做车铃,它一响,前面拉车的就知道了。”
    宽大软和的车座确实挺舒服,两边还有暗格,能放些随身的东西。头顶是个篷子,莺儿乖巧的过来把帘布放下,再拉上拉链,扣好垭口,果然遮掩的严严实实。
    忽然车子一动,宝钗好悬喊出口。就听自己妈妈喝道“你妹妹还在里面呐,要是磕了她,仔细你的皮。”
    薛蟠混不在意,拉起来就跑“我让爹爹看看去。妹妹坐稳了,绝对摔不着。”
    一路上,清脆的车铃响彻薛府。不多时来到中堂,宝钗就听哥哥说道“爹,我把车拉来了。真是不难,也不重。来个婆子试试,哎哟妹妹快下来”
    宝钗又好气又好笑,自己拉开车帘钻了出来,两个踏步就站在了当地。
    “见过父亲。”一个短须的中年人慈爱的看着她。“免礼了。你哥哥就是胡闹,没有吓到你吧。”
    “不妨事,确实坐的稳当。看来这车还真是可行。”
    薛父手里拿着契约说道“这车就留给你用了。人家不是只来卖车的,是来开车行的。”
    薛宝钗紧走几步,拉着爹的胳膊仔细的看。那上面写着金陵车行试行办法几个大字。“车行是要它跑遍金陵吗”宝钗到底眼界不凡。
    “还得是我的女儿啊。一眼看明白了根由。不过,据为父来看,这位李公子很有可能要车行天下了。不管你是买他的车,还是和他一样做车行,都要从他手里拿货。这样一来,别家就想仿造,也要一两年后。嘿嘿,一步慢步步慢。谁知道两年后,人家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薛宝钗心中荡起波浪,听闻那位公子和我年纪相仿,怎地就有这样的胸襟和眼光,最最难得是,这些事务全都出自他手,有他在就不怕别人撬了行去。
    薛蟠不管这些那些,就等着他老爹发话。薛兴也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薛家主正好问他“薛兴,你来说说,出资多少,占股多少”
    “回老爷的话,李公子说不用我薛家和王家出现钱,他用车入股占四成,剩余六成两家平分,只要两家的所有铺面放开给他销售。”
    薛父点点头,这才是做生意的眼光。薛家最值钱的不是金银珠宝,恰恰是金陵省的大小商铺。那是两代人辛苦所得,也是薛家的根本。
    薛蟠却指着一处问道“这朝廷采购也要算他一份吗”
    薛兴答道“他也不要,不过他另有指定车型,造价略高。也是能和街面上跑的车区分开来。”
    薛父哈哈一笑“是个大才,蟠儿啊。这等人,才是你要结交的。趁着今天,你就亲自去拜访一下,记住不要失了礼数。库房里挑些礼物,也不知道这小公子喜好什么”
    宝钗神色一动,暗暗想试探一下他。拉着哥哥去挑礼物,其中几样着重嘱咐,一定要把李想的反应告诉她。薛蟠连连称是,这才放过哥哥,又想着王姐姐给介绍来的,再准备一份给她也送去。
    若是李想在场的话,肯定会叹道,白富美的标准啊。
    他在写信给师父师娘并小师妹。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说个明白,给师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庚子纪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岩尽美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岩尽美色并收藏红楼庚子纪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