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善当年年少时,就敢做不畏强权的事儿。
    经过三十年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和每日三省的反思,如今他大面上看着圆滑了,但其实直来直去的性子还生生的印在骨子里。
    就像对张老五一家这样的,他就喜欢直说。
    一来是对五房的人没必要圆滑。二来,圆滑点儿他们听得懂或者说他们不会故意当没听懂
    所以看他们不吭声啦,明知可能得罪五房的人,张家善也没准备对他们说话客气。
    他直截了当的做决定“那就先盖一座。”
    “这怎么行”
    这不是说剩下的钱,张家善赞同补给宋氏嘛
    张杨氏就是搅屎棍儿,这会儿又跳出来了。
    她不由自主的对着听了张家善的话后,满身兴奋高兴的张知壮夫妻露出一脸的防备“没钱,我没钱。
    老天爷呀,你睁开眼看看吧天下还有这种事儿这谁家的媳妇儿嫁过来十来年了,还有再补聘礼的。这不是胡闹吗。
    若以后哪个不满意了,是不是谁都可以学了。
    这是害人啊。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媳妇儿。
    怪不得人家都说,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呢,我今儿可算见到了”
    “闭嘴吧你。”
    张老五有兄弟撑腰决断,反正又不用他得罪两个儿子,他这一声底气又足足的。
    张杨氏敢在自家男人面前闹腾,是因为她心里明白张老五就是一个纸老虎。
    而敢在张家善面前闹腾,不过是因为明白张家善注重兄弟之情。
    但这种兄弟之情到底有度。太过了,对她这个劣迹斑斑的人来说并不好。
    是以,张老五一开口,她明智的决定住嘴,只是还是不甘的嘟囔了一句“要钱没有。”
    张家善没搭理她,只和张老五对话
    “不出钱也行”
    张杨氏闻言高兴劲儿还没上脸,下一句话紧接着已到了。
    “那也简单。有钱咱办有钱的事儿,没钱咱办没钱的事儿。”
    张杨氏丧着一张脸,她感觉不妙。
    张知壮夫妻期盼的望着他。
    张家善一句话定乾坤“我听说孙亲家来相家时提过,这三间老屋以后留给少小子
    这就是老五你的不对了,人家提了你干嘛不答应。
    这样也好,日后新房就能整个儿留给大壮了。”
    话音未落,张知壮已不由得喜形于色,对着张家善连连道谢“侄儿多谢三伯。”
    怪不得他这样沉不住气,实在是你不了解村里的规矩。
    从古到今为什么讲究宗族制除了血缘关系外,抛除了不好的一面儿,其中剩下的好处实在很多。
    就像村子里,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庄户人家盖房子很少像大户人家一样花钱请人。
    为什么会这样
    一来是因为庄户人家没那么多钱,二来既然都成族了,那族人岂会少再加上亲朋好友,一家出一个人,盖房子都不用找人了。
    以前来看,这本来是好事儿。可有句话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现在的五房来说,这好事却是麻烦。
    现在张家善说了只盖一座房子的话,日后想必亲朋好友不会再帮他们另盖一座。
    别怀疑张家善的话。
    他既然敢说,就绝对不会轻易让自己失言。
    是,孙月月家父兄就是给人盖房子的。
    可在这上面,照样帮不上忙。
    毕竟,一则孙家也不是那么太平的。二则,如果张家善真那么较真儿,放话出来就是不让盖呢。
    到时候本家的人会向着谁。村里的人会向着谁。
    人都是往高处走的。要听谁的话,谁心里都有本儿账。
    要是村子都不让你进来了,你再多的本事还不都是白瞎。
    张知壮兄弟两个经过现在的闹腾,没撕破脸也差不多了。
    眼看张家善没和了稀泥,反而主持了公道。看出了张知少将来又要在房子上吃亏,他岂能不高兴。
    “三哥”
    张老五惊恐万分的求饶。
    他就是个普通人。
    不管钱咋来的,能给两个儿子各盖一座房,这也是本事,够他以后在外面吹嘘的。
    但要是事不可行,等等也行。
    可现在眼看要把话说死了。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他岂能眼看着他过不好。
    张家善笑了“好男不吃分家饭,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要按我说,不出钱,这样办挺好。
    不过,到底你们是一家子,想怎么办你们看着办。
    最迟晚上给我一个回话。
    明儿办房契,通知亲友,这都是事儿,可耽误不得。”
    说着施施然然走了。
    不管哪朝哪代,最奉行的还是嫡长制。
    村里每户人家的爱子,不一定排行第几。可最看重绝对是长子嫡孙,日后夫妻两个,也绝对是跟着长子过。
    由此,哪家的长房都能分得大部分家产。
    比如张家善五兄弟的爹,身为次子,想当年就几乎是净身出户。
    对张杨氏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卸甲将军寡妇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东峪山下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峪山下客并收藏卸甲将军寡妇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