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女听明白了,沉默不语。
    好一会儿才道“我还是先守着吧。”
    她似说服刘王氏也似说服自己“妻要为夫守孝三年,这还没到百天呢。再说我也放心不下伯书,不能让他先没了爹再没了娘。
    再说再走一家,新的婆婆妯娌小姑子的又是一堆麻烦。还不如就这样呢,起码我都熟了。”
    “哎呀喂呀,我的姑奶奶,你可真实诚”石舅妈拍着大腿叫道。
    “现在是啥时候了你看这周围有几个为夫守三年的正正经经的守一年就已经是很对得起两人的夫妻之情了。
    想当年我们逃荒的时候,经过一个大城,那里有个大官死了夫人。
    按理夫为妻该守一年的,结果怎样夫人刚下葬,新妇就进门,连嫡嫡亲的子女都穿红挂绿的围着后娘团团转。
    再说不是我看不起谁,伯书他爹真不是东西,他就不配你给他守着。
    至于伯书,只要你有心,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刘二女怔怔迟疑,半响道“算了,我还是先这样吧。”
    她又强打起精神道“时候也不早了,我去背篓麦秸,再顺便割捆韭菜,咱们中午摊煎多吃可好”
    石舅妈还要再说,刘王氏已抢先道“行,那就摊。那东西费油费面,我们两三年没吃了,还怪想的呢。”
    刘二女高高兴兴的背起背篓出去了。
    石舅妈再也忍不下去了,叫道“娘,咱不是在家说好的嘛”
    刘王氏安抚道“娘知道。
    可是娘还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再有初嫁从亲,再嫁有己。
    女不愿意,咱们总不能硬逼着她吧我已经错了一回,这回还是听她的吧。”
    石舅妈不甘心,问道“你真舍得让她孤单单的一个人”
    刘王氏温和的道“那怎么办等着吧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着急。
    且谁也没长着前后眼,如今看的好的以后谁知道是不是一直都好若有个万一,咱们不是害了她吗费力又不讨好何苦呢”
    石舅妈不服气,回嘴道“万一好呢”
    刘王氏笑咪咪地斩钉截铁的道“那就是他们没缘分你放宽心,有缘怎么都能走一块儿,没缘错过了也不可惜。”
    石舅妈勉强同意了,转眼又兴高采烈的道“我以前还着急来着,如今看来小姑子过得比我们家好多了。
    若是每月一直有八十斤粮也不错,多少人家十天半月的见不着一粒米呢。”
    刘王氏无奈的摇摇头,叹气道“哪有那么简单若吃饱喝足就好的话,那些大户人家不是得和和气气的吗可你看那戏文上唱的,那些人闹腾起来比咱们热闹多了。
    要是一切太平倒好了”
    石舅妈点头赞同道“可不是要我说这个家就小姑子的婆婆第一个不是东西,大清早的就摆着个臭脸,显摆脸大啊娘,你说杨家人逃跑时怎么没把她一块带走”
    刘王氏轻打了她肩一下,阻止道“说啥呢也不看看地儿。
    面上看着恶的还好对付,真是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你才知道苦呢。
    行了,你坐着,我去接接女。既然知道他们母子现在好着,那咱们赶紧吃了就回去。
    家里那么多事呢。”
    石舅妈撇撇嘴,嘟囔道“还是自己家自在。”
    看婆婆瞪眼,不禁逃好道“娘,我帮你”
    刘王氏摆摆手道“不必,歇着你一会儿还得走着回去呢。”
    石舅妈也不坚持,笑着道“也好。劳烦娘,娘受累了。等我生了,我带着肚子里这个一块儿孝敬娘。”
    仿佛想到那个画面,刘王氏乐呵呵的出去了不提。
    煎多是九曲县老百姓们喜欢的一种金贵吃食。至于县外叫啥有没有刘二女就不知道了。她这辈子最远也只去过县城。
    它做起来也简单。将白面兑上玉米面、豆面、小米面等粗粮面加水搅成面糊糊,然后加入刚割的韭菜切成的段、少许盐,就可以在鏊上加油一勺一勺慢慢平摊成圆饼状了。
    当然,这是穷人的吃法。那些老爷财主们家里都是直接用白面加韭菜,再把鸡蛋搅拌好倒进面糊糊里的开做的。
    刘二女加了粗粮面,也加了鸡蛋这是大房走时留给她的。
    只见她手上飞快,不过半刻菜筐里已叠了五六张煎多。每张由于做的少不很圆,有些厚,但油光锃亮,韭菜的香味飘荡开来让人忍不住土吞口水。
    正忙活着,宋氏面无表情的闯进来了。
    她将一天肉往锅上一扔,扭头就走。
    刘二女愣住了,“大嫂,先别走。”她马上反应过来叫道“刚摊出来的煎多你尝尝。”
    刘王氏也笑着拿起一张吆喝“是啊,闺女,尝尝再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卸甲将军寡妇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东峪山下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峪山下客并收藏卸甲将军寡妇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