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年月,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找个好大夫自然不可能,只能是随着婆婆大伯哥请了村里的名人大夫来看。他们这类人是会兼顾看些常见的小病,有些厉害的甚至有时候连一些疑难杂症都能治好。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阎王交你三更死,哪敢留人到五更”
    更有句俗话说“有福生在年下,无福死在年下”。张知青可不正是无福之人,正正好死在大年三十时。更巧合的是,刚过半个月,有村里人去县城逛元宵佳节时,带回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良王起兵十几年,去年年末终于打下京都”
    里长族长忙找乡长打听,果然如此。没过几天,又有衙门下发了官告“原良王发下诏书,布告天下,与今年正月十八登基为帝并改改国号为良,今年为大良永定元年。同时大赦天下,减免赋税”。
    这就意味着乱世将结束,黎民百姓的好日子要来了。同时仿佛也想是证明了张知青真是无福之人,就是过不了好日子般。
    本来今年年成好,县里又是原良王,现至元帝的属地。
    这几年便有至元帝摩下大将原世平率大军驻守在九曲县,所以九曲县内别说是贪官污吏没有,就是害死刘二女亲父的土匪也被剿灭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连各村的泼皮混混都不敢再偷鸡摸狗,老实了不少。
    而小叔子张知少今年也十八了,婆婆张杨氏又准备趁着过年亲戚来家时,好好款待,也好拜托她们为小儿子留意一下各村的好姑娘。
    有这重重原因在,去年秋收后,婆婆早就在家里发过好几回诸如“今年过年咱们家必是要大办的也让街上的小孩儿们馋馋嘴”的话。可能说的太激动了,没几天便有风声传出去。
    那知,临了临了竟打脸了呢她好几次都听村里的婆子们说小话了。虽然公公劝解了“事出有因,谁家想出事呢”
    但心里那口气那能轻易的咽下去毕竟“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嘛。
    到嘴的肥肉飞了,家里其他人嘴上没说,心里怎么想的谁又管的了呢丧事办完后,家里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最明显的婆婆更爱骂人了、公公也不出去砍柴啦每天留给她们母子两人的饭菜越来越少,但要做的活却越做越多。
    想到这,她又想起这两天发生的事。
    昨天,烧炕的柴火没了。她刚出门抱了一把柴火准备进屋,一转身便看见婆婆站在大门口盯着她。
    见她看过来,不禁骂道“看啥看的那么多活呢,都做完了是不是留着让我去做”
    “啊呀”她刚要回话呢,嘴才张开,婆婆已一只手扶着墙,一只手弯腰拍着大腿,嘴里更加大声的叫着“如今的媳妇真是不得了了,在家里都成祖宗了我这是说也说不得了”
    又哭道“老天爷呀,你怎么不一道雷把她给劈死将来我老的躺在床上的时候,怕不被她一碗药给药死”
    眼见得她还要骂下去,各房听到动静要出来查看,刘二女哪敢再待那还敢要什么柴火只求赶紧回去,别挨了骂,丢了柴,还丢人丢到外面去了。
    这事还有后续。
    晚上,等她做好饭回屋时,发现屋里仅有的两条被子只剩下一条了。另一条去哪了,不用说都知道。可她敢去要吗
    她摸摸没吃晚饭有点胃疼的肚子,这就是今天婆婆闹一场的后果。
    可以想见,以后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可有什么办法
    刘二女这几天都在想“婆婆会退让嘛她要能的话就不会这样折腾了;
    我要不要硬气点丈夫死了,他就是还活着就敢为自己撑腰吗就愿意为我撑腰吗
    娘家只剩一个老娘和哥嫂,统共三个人,其他本家早不来往了。
    儿子才五六岁,离他立起来还要好多年。
    丈夫的本家一般他们不会插手的,除非出了人命,或什么家丑。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管的话那管的过来”
    想到这些烦心事,她又想大哭一顿。可是也许以前流的泪太多了,只感觉眼睛涩涩的疼,一滴眼泪却也流不下来。

章节目录

卸甲将军寡妇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东峪山下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峪山下客并收藏卸甲将军寡妇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