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勍面无表情,以为朕不知道么哪有什么军心可以乱只要原亮和他的那些异族兵在,就没有军心可以乱。除非原亮撂挑子想跑。
    看看三位丞相“原亮去了多久”
    于扬名回话“从出发当日算,不足半月。”
    李勍又不高兴了。
    好像就是昨天才下了旨意让原亮去送粮,结果今天就到了不说,还打赢好几仗。
    朕的旨意是让你运粮,你一个运粮的都这么能打唉。
    沉默好一会儿“朕是不是应该对他好一些”
    三位丞相不敢接话。
    李勍按了按额头“如今战火纷扰,朕手里无人啊。”
    于扬名回头看看两位同僚,忽然单膝跪下“皇上,臣请转武职,带八百子弟兵奔赴沙场。”
    李勍冷眼看过“你是在闹么”
    “臣不敢,臣修行多年,徒有一身武力却无有地方施展,望皇上成全。”
    “起来”李勍想了会儿,忽然大笑两声“下旨,封安南知县原亮为南方特使,但凡与星南军有关事宜,有独断专行之权有先斩后奏之权有调遣行南道、安山道所有将官兵马之权”
    三位丞相吓坏了,这位老大是干嘛是气疯了么
    赶忙跪成一排,于扬名也从单膝变成双膝“皇上。”
    “你激朕,不就是想让朕对原亮好一些么朕知道你是出自公心,所以不怪你,至于原亮杀的那些人先不问那些人是否有罪,如果只是死了几百人就能保得南疆太平,朕愿意替原亮背这个骂名”李勍看看桌子上那一堆奏折“拟旨吧,告诉原亮,可以给朕上密折。”
    三位丞相还是跪着不起“皇上,南疆战事事关国运,事关无数百姓,不能如此轻率决定,原亮虽有军功,可毕竟年轻、桀骜,容易冲动、又不谙战事”
    “冲动好啊,朕也想冲动一次。”李勍指着宫门方向“朕已经四年没有走出过这道门,朕也想出去看看,三位爱卿,你们说朕冲动一次好不好”
    三位丞相不敢说话了。
    最近一段日子,他们是眼睁睁看着李勍如何为国家而操劳。
    没有时间练武,没有时间吃饭,甚至没有时间睡觉在过去的一个月之内,李勍一共回去寝宫三次,其余二十多天不是睡在书房就是大政殿,每天能睡三个小时多一点。
    有內侍、妃子、皇后、大臣来劝,李勍说“朕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几步路上。”
    这不是治理国家,这是在熬啊,生生的能熬死自己。
    东阳大仓粮库被烧一案,在原明去了牛头县任职之后,李勍亲自断案,杀了七百多人,株连四千多人,男丁全部送去西北充军。
    又让刘境率二十名暗卫去了江南。
    虽然只有二十一个人,却是李勍身边最强力量。
    李勍把能保护自己的那些人全部派出去如果太子殿下选择在这个时候谋逆,虽然未必能坐上皇位,但是有九成可能杀死李勍。
    暗卫还有一个名字叫影,是宦官。太子和二皇子身边也有两个“影”。
    刘境知道李勍在担忧什么,一路不停脚,在十天时间内杀尽江南道水贼,破十七家水寨,杀八千余人。没有一个俘虏。
    而后二十名暗卫马上回宫保护李勍,刘境拿出旨意让当地官员去剿匪
    图的是那点粮食啊
    可就在刘境回来之后,就在昨天,江南道官员报上来的数字起码少了一半。
    李勍能不怒么
    有关于水贼山寨中的那些物资,出兵要军粮、战后要犒赏、当地百姓要安抚能上缴回来半数,很是合理么。
    烦心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李勍轻叹一声“如果天下官员都是原亮、原明这样,哪怕就全是朕的仇人又如何”
    心下叹息,为什么我的两个儿子那么不成器
    看到皇上这样,三位丞相不再坚持,起身拟旨,请皇上看过,用印,着人立即去颁旨。
    跟圣旨一起去找原亮的还有一把刀一件宝衣一枚金令。
    刀名染尘,是李勍所有的最好的一把刀,连刀鞘都是宝物。
    宝衣叫无尘,白色短袍,不沾水不落灰,刀砍剑刺也无痕。
    金令是李勍的皇令,见令如见李勍本人。
    在皇使出发后,三位丞相回到政事堂之后,一个面露苦笑,一个轻轻摇头,一个呆坐无语。
    过了许久,于扬名小声说话“还好,他是原亮。”
    意思是原亮这个人还是可以放心的,就算是不会打仗,起码不会用这些东西作乱。
    皇令在手,见令如见皇上,又是万里之外,加上那些异族狂兵,原亮想做什么不可以
    “皇上辛苦了。”张定邦想说什么,到底没说。
    旨意已经离开皇宫多时,三位权臣还是满满的吃惊和不敢相信。
    其实,连李勍自己都不敢相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光头宗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田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田十并收藏光头宗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