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逍遥快活

    王献之带着燕王世子的亲笔奏表入宫面圣。

    时隔大半年未见, 小皇帝再见王献之时,变得有些拘谨了。

    王献之感受到了小皇帝的变化,他淡笑着问道“许久未见, 陛下近来可好”

    司马聃打量着王献之,他轻轻点头,回应道“朕在宫中平安无事, 一切安好。王七郎在燕国可平安”

    王献之倏然一笑, 在司马聃面前转了一个圈“献之亦是平安无事。”

    司马聃问道“会稽王世子在那边可平安”

    王献之颔首, 他回答道“世子一切安好。”

    司马聃请王献之坐下。王献之坐下后,拿出了燕王世子亲笔所书的奏表,递给司马聃。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 燕王世子主动寻献之,与献之谈成协议。如今燕王抱恙, 燕王世子请求朝廷派兵助其平乱。”

    司马聃接过奏表, 仔细浏览内容。完之后, 他笑起来“从此之后, 燕国不会再生乱了”

    王献之颔首, 他说道“晋军可以正大光明的进入燕地, 长期驻扎在当地。”

    司马聃低声念道“正大光明。是也,晋军能堂堂正正的进入燕地了”

    司马聃转而问道“当地百姓情况如何”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去岁燕地粮食被毁, 世子及时送粮救济当地百姓,稳住大局, 故而饿死之人不足十人。”

    司马聃惊讶“当真”

    王献之点头。每一步, 都是王献之精心算计的。当初, 王献之启程前去见燕王时,便做足了应对准备。所以,哪怕燕王不签下协议,王献之也会让司马道生及时赶到燕国发粮救济百姓。

    司马聃高兴起来,他将奏表放下,问王献之“秦国求和一事,王七郎如何看”

    王献之缓缓言道“晋国应当答应秦国求和。天下百姓苦于战乱久矣。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民不聊生。是时候该止戈休养了。”

    司马聃告诉王献之“阿娘与一些世家,都反对止戈。诸位公卿,希望尽快收复山河。民间亦是如此。”

    继王献之逼燕王降服之后,桓温收复中原的消息也传开了,还有褚裒与谢艾联手夺回长安、上洛两地的胜利消息。接二连三的胜利,让晋国上下皆大欢喜。众人激动不已,恨不得立马一统江山

    晋国百姓恨不得朝廷立刻将所有失地收复回来。在这种时候,秦国跑来求和,若是朝廷答应秦国的求和,只怕会被百姓唾骂。

    “陛下放心,献之已经修书给褚公、桓大将军。只要几位愿意返京。届时,百姓自然能理解朝廷的决策。”王献之告诉司马聃。

    司马聃心里瞬间轻松了,他告诉王献之“王七郎,此番归京,你会在京城待多久”

    王献之想了想,告诉司马聃“岁暮前,献之都会留在京城。”

    司马聃听到这话,高兴地伸出手,握住王献之的手“朕想与王七郎畅饮一夕”

    一开始的生疏与拘谨,不知何时渐渐消失。司马聃与王献之找回了以前的感觉。

    王献之笑着颔首“好”

    顾和与武陵王得知王献之回京了,两人结伴跑去乌衣巷,打算找王献之聚会。没想到,两人等了一下午,等到的却是王献之留在宫中陪小皇帝喝酒的消息。

    “这小子”顾和摇头。

    武陵王笑着言道“看来官奴会留在建康一段时日。”

    这几年,王献之来去匆匆。每次来京城办完事,便匆忙离去。极少抽出空,与朋友们聚会饮酒。如今,王献之留在宫里与小皇帝饮酒。看来,王献之并不急着离开建康。

    顾和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起身说道“明日再来寻他”

    武陵王也起身,两人结伴离开王家。

    王献之在宫里陪着司马聃喝酒喝到大半夜,司马聃想听王献之操琴。王献之便操琴。司马聃想看王献之跳舞,王献之便跳舞。司马聃觉得王献之跳得不好看,亲自教王献之跳舞。

    “陛下的舞,跳得甚好。不知师从何人”王献之笑眯眯地望着司马聃。

    喝了几百杯酒,司马聃已经有些微醺了,他趴在案几上,告诉王献之“是尚书令。尚书令下朝后,时常留下来,教朕学习。阅读文章之外,尚书令会教朕跳舞。”

    原来是顾和。

    王献之颔首,他望着夜空,笑着言道“许久未见顾公了。”

    司马聃伸手拉着王献之的衣袖,说道“尚书令说,年后他想辞官,前往会稽学无止境学堂授课。朕不想让他离开。”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顾公毕生所学都传授给陛下了,再无其他,可以传授陛下。所以,顾公要离开了。”

    司马聃把手收回来,捂着脸说道“为何贤才,个个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爹是王羲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格拉提拉米苏并收藏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