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 206 章 (1/2)
第两百零六章特来看戏
“听闻官奴归来, 安特来看戏。”
王献之正在跟顾恺之说话, 身后忽然传来清润如水的嗓音。
王献之转头望向身后。
谢安身穿白色裘衣, 站在雪地上。那双似醉非醉的桃花眼,笑意深深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抱起顾恺之站起来。低声问道“虎头, 阿耶与大郎几人在宅子里”
提起这件事,顾恺之小脸神情变得紧张起来,他对王献之说道“跑”
王献之惊讶, 低声呢喃道“不会吧”
王献之放下顾恺之, 转身对谢安说道“谢叔父, 许久未见, 我想到你那里喝杯茶。”
谢安似笑非笑地摇头,慢悠悠地言道“晚矣。”
说话间,谢安抬了抬下巴,眼神望向王献之身后的大门。
王献之转头望过去, 看到了王家一众人出现在大门口
王羲之手里拿着一条竹棍。他的身后站着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
王献之的笑容僵住了, 他呐呐地叫道“阿耶”
王羲之皮笑肉不笑地从里边走出来,他的声音一如既往温柔, 缓缓言道“官奴可算归来了,阿耶盼你归来, 盼了许久。”
王献之咽了咽口水,他说道“阿耶,我知错了我保证没有下回”
王玄之等人, 纷纷跟上王羲之, 兄弟六人将王献之围起来。
在王羲之接近王献之时, 顾恺之走过来,站在他们父子之间。
顾恺之仰头望着王羲之,慢吞吞地开口说道“他知错了,别打他好不好”
王羲之看了眼顾恺之,目光回到王献之身上,眉眼深邃地打量着王献之,王羲之出声问道“官奴可知自己错在何处”
王献之低声说道“官奴不孝,做决定时没有顾虑到耶娘与亲人的感受。”
王羲之静看王献之。
王献之沉默了。
谢安忽然摇了摇头,语气失落地言道“今日是看不到好戏了。”
还以为王羲之会揍一顿王献之,没想到王羲之还是心软了,不舍得动手揍儿子。
谢安转身回谢家宅子。
王羲之对王献之说道“冉闵是何人,他值得你以身涉险吗”
这件事,最让王羲之生气的地方是王献之竟然为了一个外人,以身涉险跑去见燕王
王徽之出声言道“若官奴不出手救冉闵,冉闵之子与其部下必定会生乱。”
当时的情况,桓温在攻打燕王占领的原赵国地盘。冉智负责镇守邺城。而燕王在桓温攻打襄国时,早已撤军,转攻渤海郡。最后,燕王在冉闵、荀羡、段龛三股势力的配合下,被击败撤退到章武。撤退前,燕王生擒了冉闵。
在这种情况下,冉闵被擒,冉智知晓,一定会跑去救冉闵。冉智一旦率领部下离开邺城。邺城岌岌可危。随时会崛起其他势力,占领邺城。断了桓温与大军的退路。
所以,王徽之能理解王献之为何要冒险去见燕王救冉闵。
虽然理解王献之,但是王徽之心里还是会觉得恼怒。
王献之点头,他向王羲之解释道“是也。阿耶,彼时情况危矣。我赶到渤海郡时,冉智也率部下赶到渤海郡。若非我劝阻,他定要率部下亲自出境救人。我不能让邺城发生动乱。”
上一回,桓温与大军就是这样被苻氏父子断掉退路的。王献之不希望这种情况再发生。所以这一回,他才会下狠心,用那种手段对付燕王。
不是燕国受苦,就是晋国受苦。二者之间,若是从前,王献之定会贪婪的想保护双方百姓。但是自从经历过上一次的事情后,王献之这才认清,自己如今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一个战乱四起的世界里,唯有暴力才能制止暴力。当暴力都平息后,才能迎来和平与希望。
王羲之沉默,他目光复杂地凝视着王献之。
半晌,王羲之叹了口气,他低声言道“可有回建康见过虎犊”
王献之点头“从章武回来后,我一路赶回建康。已经向虎犊叔父与陛下交代清楚与燕王见面一事。”
王羲之放心了,他说道“别站着了,进去坐着吧”
王玄之转头对王凝之说道“我还以为阿耶真会动手揍官奴。未料,阿耶还是心太软。”
王凝之笑着低声言道“阿耶最疼爱官奴,岂会对官奴动手”
王羲之这么多儿子当中,唯有王献之才貌双全。容颜俊美,才智过人,又是老来子。虽然王羲之不经常开口表达自己对王献之呃喜爱之情,但是王家人心里都清楚,王羲之最疼爱的人是王献之。王献之每次离开后,王羲之想他的时候,就会写贴记下自己对小儿子的思念之情。
王操之凑到王献之的身旁,告诉王献之“官奴。如今许多世家,都来我这里购买鹅毛笔”
王献之笑着回应道“恭喜六郎。”
王操之面色得意,他对王献之说道“王家鹅厂,准备分厂了。”
王献之惊讶,他问道“如今有多少鹅”
“听闻官奴归来, 安特来看戏。”
王献之正在跟顾恺之说话, 身后忽然传来清润如水的嗓音。
王献之转头望向身后。
谢安身穿白色裘衣, 站在雪地上。那双似醉非醉的桃花眼,笑意深深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抱起顾恺之站起来。低声问道“虎头, 阿耶与大郎几人在宅子里”
提起这件事,顾恺之小脸神情变得紧张起来,他对王献之说道“跑”
王献之惊讶, 低声呢喃道“不会吧”
王献之放下顾恺之, 转身对谢安说道“谢叔父, 许久未见, 我想到你那里喝杯茶。”
谢安似笑非笑地摇头,慢悠悠地言道“晚矣。”
说话间,谢安抬了抬下巴,眼神望向王献之身后的大门。
王献之转头望过去, 看到了王家一众人出现在大门口
王羲之手里拿着一条竹棍。他的身后站着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
王献之的笑容僵住了, 他呐呐地叫道“阿耶”
王羲之皮笑肉不笑地从里边走出来,他的声音一如既往温柔, 缓缓言道“官奴可算归来了,阿耶盼你归来, 盼了许久。”
王献之咽了咽口水,他说道“阿耶,我知错了我保证没有下回”
王玄之等人, 纷纷跟上王羲之, 兄弟六人将王献之围起来。
在王羲之接近王献之时, 顾恺之走过来,站在他们父子之间。
顾恺之仰头望着王羲之,慢吞吞地开口说道“他知错了,别打他好不好”
王羲之看了眼顾恺之,目光回到王献之身上,眉眼深邃地打量着王献之,王羲之出声问道“官奴可知自己错在何处”
王献之低声说道“官奴不孝,做决定时没有顾虑到耶娘与亲人的感受。”
王羲之静看王献之。
王献之沉默了。
谢安忽然摇了摇头,语气失落地言道“今日是看不到好戏了。”
还以为王羲之会揍一顿王献之,没想到王羲之还是心软了,不舍得动手揍儿子。
谢安转身回谢家宅子。
王羲之对王献之说道“冉闵是何人,他值得你以身涉险吗”
这件事,最让王羲之生气的地方是王献之竟然为了一个外人,以身涉险跑去见燕王
王徽之出声言道“若官奴不出手救冉闵,冉闵之子与其部下必定会生乱。”
当时的情况,桓温在攻打燕王占领的原赵国地盘。冉智负责镇守邺城。而燕王在桓温攻打襄国时,早已撤军,转攻渤海郡。最后,燕王在冉闵、荀羡、段龛三股势力的配合下,被击败撤退到章武。撤退前,燕王生擒了冉闵。
在这种情况下,冉闵被擒,冉智知晓,一定会跑去救冉闵。冉智一旦率领部下离开邺城。邺城岌岌可危。随时会崛起其他势力,占领邺城。断了桓温与大军的退路。
所以,王徽之能理解王献之为何要冒险去见燕王救冉闵。
虽然理解王献之,但是王徽之心里还是会觉得恼怒。
王献之点头,他向王羲之解释道“是也。阿耶,彼时情况危矣。我赶到渤海郡时,冉智也率部下赶到渤海郡。若非我劝阻,他定要率部下亲自出境救人。我不能让邺城发生动乱。”
上一回,桓温与大军就是这样被苻氏父子断掉退路的。王献之不希望这种情况再发生。所以这一回,他才会下狠心,用那种手段对付燕王。
不是燕国受苦,就是晋国受苦。二者之间,若是从前,王献之定会贪婪的想保护双方百姓。但是自从经历过上一次的事情后,王献之这才认清,自己如今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一个战乱四起的世界里,唯有暴力才能制止暴力。当暴力都平息后,才能迎来和平与希望。
王羲之沉默,他目光复杂地凝视着王献之。
半晌,王羲之叹了口气,他低声言道“可有回建康见过虎犊”
王献之点头“从章武回来后,我一路赶回建康。已经向虎犊叔父与陛下交代清楚与燕王见面一事。”
王羲之放心了,他说道“别站着了,进去坐着吧”
王玄之转头对王凝之说道“我还以为阿耶真会动手揍官奴。未料,阿耶还是心太软。”
王凝之笑着低声言道“阿耶最疼爱官奴,岂会对官奴动手”
王羲之这么多儿子当中,唯有王献之才貌双全。容颜俊美,才智过人,又是老来子。虽然王羲之不经常开口表达自己对王献之呃喜爱之情,但是王家人心里都清楚,王羲之最疼爱的人是王献之。王献之每次离开后,王羲之想他的时候,就会写贴记下自己对小儿子的思念之情。
王操之凑到王献之的身旁,告诉王献之“官奴。如今许多世家,都来我这里购买鹅毛笔”
王献之笑着回应道“恭喜六郎。”
王操之面色得意,他对王献之说道“王家鹅厂,准备分厂了。”
王献之惊讶,他问道“如今有多少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