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 143 章 (1/2)
第一百四十三章配不上
原以为王凝之与王涣之今年过年不回来了, 未曾想,除夕当夜, 这两人穿着破破烂烂的回到了王家。
“你二人,在外当流民”
王徽之目光上下打量王凝之与王涣之。
王玄之目瞪口呆地指着王凝之与王涣之的脸,吃惊地说道“你二人的皮肤, 比阿耶还老”
王羲之斜了眼王玄之, 他老吗他的年纪虽大,但是保养得却不错王羲之觉得自己的皮肤跟谢安差不多。
郗璇惊愕地望着二儿子与三儿子, 呆呆地问道“我儿在外过的是什么日子”
王操之好奇地问道“你二人当真是二郎与三郎”
王肃之伸手点了点王操之的额头,告诉他“若非是二郎三郎,岂能进王家家门”
王献之一直没说话,等众人安静下来, 他才轻声开口问道“二郎与三郎脸上涂了什么你二人故意作此装扮, 是为躲避何人”
闻言, 王玄之不信“官奴说他二人脸上涂了东西为何我看不出来”
王献之沉默, 默默瞅了眼王羲之。
想到什么, 王徽之眯起了眼睛, 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王羲之若有所思,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
王献之也没有解释,他看向王凝之与王涣之,等待他们二人回答。
王凝之与王涣之, 两人手捧热茶, 蹲在地上, 哪里有一点世家子的气质。
喝完一杯热茶, 王凝之长呼一口气,一脸满足地言道“妙哉”
他将茶杯递给仆人,告诉仆人“再来一杯。”
随后,王凝之开口言道“官奴所言不差。我与三郎故意装扮如此,是为了躲避某些人。”
“你二人在躲避何人”王羲之蹙着墨眉,神色严肃地望着两个儿子。堂堂琅琊王氏嫡子,竟然要作流民装扮,躲避他人。王凝之与王涣之究竟得罪了什么人
王凝之告诉王羲之“凉王。”
“凉王”王羲之诧异,眉头紧锁,追问道“你二人怎会得罪凉王”
王涣之也喝完了一杯茶,他呼了一口气,出声言道“从事说来话长。我二人得罪的不是凉王,而是谢艾”
“谢艾”王献之不认识这个人。
王徽之徐徐言道“谢艾此人儒生出身,却三次领兵作战,以少胜多,击退赵国。”
“究竟怎么回事”王羲之询问道。
郗璇开口言道“先让二郎与三郎沐浴更衣。既然归家了,也不急在一时。”
“还是阿娘疼人”王凝之朝郗璇笑了笑。
郗璇眉眼无奈地望着他们。
王凝之缓缓言道“我与三郎以游玩之名,在凉国边境多次徘徊,寻出了三十几条偏僻小径。未曾想,凉王忽然邀请我二人入宫,要招待我二人。我二人觉得此事有问题,故而几番推辞,没有入宫。后来,凉王直接派人拦着我二人,将我二人请入宫中。并且让谢艾几番试探我二人。谢艾此人,心机深沉,他怀疑我二人别有居心。故而以美惑我二人,欲将我二人留在凉州。”
王玄之迷糊了,不解地问道“你二人出门,不是要欣赏美景,记录当地风土人情为何要在凉州边境一带探查偏僻小径”
王徽之瞥了眼王玄之,轻哼道“凉州那边,张氏有异心。晋国迟早要插手凉州事务。当然要提前做好准备。”
王玄之反应过来,面色惊讶“凉王要自立为帝”
王羲之摇头,面色复杂地言道“凉王或许没有那个想法,但是他身旁的人就难说了。一旦有人怂恿,是有这个可能”
王徽之挑眉问王凝之“谢艾怀疑你二人,故而将你二人扣在那边。你二人寻机会逃回来了”
王涣之点头“是也去岁不归来过年,就是被谢艾扣起来了”
“难怪”王肃之轻轻颔首。
王凝之出声说道“谢艾派人寸步不离地跟随我二人,我二人只好与他演戏。用了一载光阴,才麻痹谢艾,伺机逃走。”
“真不容易”王玄之一脸同情地望着两个弟弟。
王凝之看向王献之,告诉他“凉王无雄心,但谢艾有雄心。此人心机深沉,文武兼备。一定要多加注意”
王献之点头,开口言道“二郎与三郎受苦了,先去沐浴更衣,歇歇吧”
恰好仆人提醒热汤已经备好,王凝之与王涣之起身离开。
王凝之与王涣之沐浴更衣后,看到他二人皮肤白嫩光滑,王玄之惊讶“你二人先前到底在脸上涂了什么”
王涣之笑着望向王献之“这个要问官奴。”
“官奴”王玄之转头看向王献之。
此时兄弟几人都聚在东厢,王羲之与郗璇不在,王献之便告诉王玄之“大郎是否还记得昔日阿耶的脸曾被我弄黑过”
王玄之立马想起来了那件事。他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王献之看向王凝之与王涣之,对他二人说道“二郎与三郎累了,不如早些歇息”
王凝之与王涣之摇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归家与亲人团聚,自然要一起守岁”
兄弟几人聚在王徽之的屋里吹牛。王凝之与王涣之聊起他们二人在凉州那边的遭遇。之后又听王玄之等人提起这两年家中发生的事情。
得知王献之曾经想帮助胡人渡江,王凝之与王涣之忍不住数落一番。
“我已知错,二郎与三郎何必再教训我”王献之摇头,转而言道“不如我来一曲”
“好”王徽之拍手。
王献之让阿陌将琴取来,试了试音色,开始弹曲。
王凝之与王涣之听到欢快的调子,忍不住站起来,开始跳舞。
见到他二人如此风骚,王玄之摇头,发出啧啧的声音说道“这便是你二人在凉州那边学会的舞”
“是也。大郎,来起来试试。”王涣之说着,伸出手拉起王玄之。拉着王玄之,教王玄之跳舞。
王操之觉得有趣,主动站起来学他们跳舞。
王肃之被热闹的气氛感染了,拉着王徽之站起来,兄弟几人围绕着王献之跳舞。
王羲之与郗璇过来的时候,看到儿子们玩得这么快乐。夫妻两露出慈祥温柔地笑容。
注意到王羲之与郗璇过来了,王徽之跑过来拉着他们两人一起跳舞。
王献之笑着看众人,心里觉得甚是满足。
忽然从轩窗外飞进来一只鸿雁,王羲之朗声大笑,弯腰将鸿雁抱起来,抱着鸿雁一起跳舞。
阿陌与阿良等仆人站在一旁,也被屋内的气氛感染了,脸上带着幸福欢喜的笑容。
王羲之挥手,让仆人们离开,与自己的亲人团聚。
屋内只剩下王家人,王家人蹦蹦跳跳,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乐趣十足。
翌日傍晚,王徽之打着哈欠过来王献之这边,看到王献之在画画,他惊讶“咦官奴在画昨夕欢快之景”
“嗯。”王献之没有抬头,他轻声回应王徽之。今日醒来后,王献之动笔将昨晚热闹的场景画了下来。
王徽之没有再出声打扰王献之,他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王献之作画。
等王献之收笔,王徽之开口问道“为何有这么多空白官奴想题字”
王献之点头“是也。待诸位醒来后,每人在上面提一行诗。”
“倒是有趣。我先来”王徽之说着,搓了搓双手,将画纸转过来,拿起笔开始挥墨。
等王羲之醒来后,王献之拿着那幅画跑去后院,让王羲之与郗璇一起提笔留下墨迹。
王羲之觉得有趣,没想到小儿子竟然将昨夜的场景画了下来,甚至还让家中每个人提一句诗上去。这幅画,凝聚了王家人的亲情,王羲之问道“可想好此作叫什么”
王献之想了想,告诉王羲之“王家全家福。”
郗璇听了,笑着言道“应当让你姊姊一道回来,将你姊姊画上去。”
王献之告诉郗璇“待阿姊归来,我再将她画上去。并且将阿琦儿与瑾儿一并画上去。”
“甚好”郗璇满意了。她忽然叹了口气,轻声言道“你长嫂与大郎成亲多年,至今未孕。二郎与三郎尚未成家。眼看四郎即将行冠礼,昨日我问他,四郎却说不着急。我何时才能抱上孙儿”
王羲之搂着郗璇,语气温和地宽慰道“时候到了,自然会有。何必着急”
王献之点头附和道“是也。耶娘尚且年轻,何必急在一时”
郗璇推开王羲之,忽然弯下腰拉住王献之的小手,对王献之说道“官奴,你一向擅长说服他人。不如你替阿娘去说说二郎、三郎、四郎让他几人早日成家,我也好早日安心。”
王献之看了眼王羲之,没有马上表态。
见状,郗璇开口对王羲之言道“妾为夫主做了一件新衣,不如夫主回屋试试”
王羲之睨了眼王献之,语气淡淡地回应道
原以为王凝之与王涣之今年过年不回来了, 未曾想,除夕当夜, 这两人穿着破破烂烂的回到了王家。
“你二人,在外当流民”
王徽之目光上下打量王凝之与王涣之。
王玄之目瞪口呆地指着王凝之与王涣之的脸,吃惊地说道“你二人的皮肤, 比阿耶还老”
王羲之斜了眼王玄之, 他老吗他的年纪虽大,但是保养得却不错王羲之觉得自己的皮肤跟谢安差不多。
郗璇惊愕地望着二儿子与三儿子, 呆呆地问道“我儿在外过的是什么日子”
王操之好奇地问道“你二人当真是二郎与三郎”
王肃之伸手点了点王操之的额头,告诉他“若非是二郎三郎,岂能进王家家门”
王献之一直没说话,等众人安静下来, 他才轻声开口问道“二郎与三郎脸上涂了什么你二人故意作此装扮, 是为躲避何人”
闻言, 王玄之不信“官奴说他二人脸上涂了东西为何我看不出来”
王献之沉默, 默默瞅了眼王羲之。
想到什么, 王徽之眯起了眼睛, 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王羲之若有所思,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
王献之也没有解释,他看向王凝之与王涣之,等待他们二人回答。
王凝之与王涣之, 两人手捧热茶, 蹲在地上, 哪里有一点世家子的气质。
喝完一杯热茶, 王凝之长呼一口气,一脸满足地言道“妙哉”
他将茶杯递给仆人,告诉仆人“再来一杯。”
随后,王凝之开口言道“官奴所言不差。我与三郎故意装扮如此,是为了躲避某些人。”
“你二人在躲避何人”王羲之蹙着墨眉,神色严肃地望着两个儿子。堂堂琅琊王氏嫡子,竟然要作流民装扮,躲避他人。王凝之与王涣之究竟得罪了什么人
王凝之告诉王羲之“凉王。”
“凉王”王羲之诧异,眉头紧锁,追问道“你二人怎会得罪凉王”
王涣之也喝完了一杯茶,他呼了一口气,出声言道“从事说来话长。我二人得罪的不是凉王,而是谢艾”
“谢艾”王献之不认识这个人。
王徽之徐徐言道“谢艾此人儒生出身,却三次领兵作战,以少胜多,击退赵国。”
“究竟怎么回事”王羲之询问道。
郗璇开口言道“先让二郎与三郎沐浴更衣。既然归家了,也不急在一时。”
“还是阿娘疼人”王凝之朝郗璇笑了笑。
郗璇眉眼无奈地望着他们。
王凝之缓缓言道“我与三郎以游玩之名,在凉国边境多次徘徊,寻出了三十几条偏僻小径。未曾想,凉王忽然邀请我二人入宫,要招待我二人。我二人觉得此事有问题,故而几番推辞,没有入宫。后来,凉王直接派人拦着我二人,将我二人请入宫中。并且让谢艾几番试探我二人。谢艾此人,心机深沉,他怀疑我二人别有居心。故而以美惑我二人,欲将我二人留在凉州。”
王玄之迷糊了,不解地问道“你二人出门,不是要欣赏美景,记录当地风土人情为何要在凉州边境一带探查偏僻小径”
王徽之瞥了眼王玄之,轻哼道“凉州那边,张氏有异心。晋国迟早要插手凉州事务。当然要提前做好准备。”
王玄之反应过来,面色惊讶“凉王要自立为帝”
王羲之摇头,面色复杂地言道“凉王或许没有那个想法,但是他身旁的人就难说了。一旦有人怂恿,是有这个可能”
王徽之挑眉问王凝之“谢艾怀疑你二人,故而将你二人扣在那边。你二人寻机会逃回来了”
王涣之点头“是也去岁不归来过年,就是被谢艾扣起来了”
“难怪”王肃之轻轻颔首。
王凝之出声说道“谢艾派人寸步不离地跟随我二人,我二人只好与他演戏。用了一载光阴,才麻痹谢艾,伺机逃走。”
“真不容易”王玄之一脸同情地望着两个弟弟。
王凝之看向王献之,告诉他“凉王无雄心,但谢艾有雄心。此人心机深沉,文武兼备。一定要多加注意”
王献之点头,开口言道“二郎与三郎受苦了,先去沐浴更衣,歇歇吧”
恰好仆人提醒热汤已经备好,王凝之与王涣之起身离开。
王凝之与王涣之沐浴更衣后,看到他二人皮肤白嫩光滑,王玄之惊讶“你二人先前到底在脸上涂了什么”
王涣之笑着望向王献之“这个要问官奴。”
“官奴”王玄之转头看向王献之。
此时兄弟几人都聚在东厢,王羲之与郗璇不在,王献之便告诉王玄之“大郎是否还记得昔日阿耶的脸曾被我弄黑过”
王玄之立马想起来了那件事。他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王献之看向王凝之与王涣之,对他二人说道“二郎与三郎累了,不如早些歇息”
王凝之与王涣之摇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归家与亲人团聚,自然要一起守岁”
兄弟几人聚在王徽之的屋里吹牛。王凝之与王涣之聊起他们二人在凉州那边的遭遇。之后又听王玄之等人提起这两年家中发生的事情。
得知王献之曾经想帮助胡人渡江,王凝之与王涣之忍不住数落一番。
“我已知错,二郎与三郎何必再教训我”王献之摇头,转而言道“不如我来一曲”
“好”王徽之拍手。
王献之让阿陌将琴取来,试了试音色,开始弹曲。
王凝之与王涣之听到欢快的调子,忍不住站起来,开始跳舞。
见到他二人如此风骚,王玄之摇头,发出啧啧的声音说道“这便是你二人在凉州那边学会的舞”
“是也。大郎,来起来试试。”王涣之说着,伸出手拉起王玄之。拉着王玄之,教王玄之跳舞。
王操之觉得有趣,主动站起来学他们跳舞。
王肃之被热闹的气氛感染了,拉着王徽之站起来,兄弟几人围绕着王献之跳舞。
王羲之与郗璇过来的时候,看到儿子们玩得这么快乐。夫妻两露出慈祥温柔地笑容。
注意到王羲之与郗璇过来了,王徽之跑过来拉着他们两人一起跳舞。
王献之笑着看众人,心里觉得甚是满足。
忽然从轩窗外飞进来一只鸿雁,王羲之朗声大笑,弯腰将鸿雁抱起来,抱着鸿雁一起跳舞。
阿陌与阿良等仆人站在一旁,也被屋内的气氛感染了,脸上带着幸福欢喜的笑容。
王羲之挥手,让仆人们离开,与自己的亲人团聚。
屋内只剩下王家人,王家人蹦蹦跳跳,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乐趣十足。
翌日傍晚,王徽之打着哈欠过来王献之这边,看到王献之在画画,他惊讶“咦官奴在画昨夕欢快之景”
“嗯。”王献之没有抬头,他轻声回应王徽之。今日醒来后,王献之动笔将昨晚热闹的场景画了下来。
王徽之没有再出声打扰王献之,他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王献之作画。
等王献之收笔,王徽之开口问道“为何有这么多空白官奴想题字”
王献之点头“是也。待诸位醒来后,每人在上面提一行诗。”
“倒是有趣。我先来”王徽之说着,搓了搓双手,将画纸转过来,拿起笔开始挥墨。
等王羲之醒来后,王献之拿着那幅画跑去后院,让王羲之与郗璇一起提笔留下墨迹。
王羲之觉得有趣,没想到小儿子竟然将昨夜的场景画了下来,甚至还让家中每个人提一句诗上去。这幅画,凝聚了王家人的亲情,王羲之问道“可想好此作叫什么”
王献之想了想,告诉王羲之“王家全家福。”
郗璇听了,笑着言道“应当让你姊姊一道回来,将你姊姊画上去。”
王献之告诉郗璇“待阿姊归来,我再将她画上去。并且将阿琦儿与瑾儿一并画上去。”
“甚好”郗璇满意了。她忽然叹了口气,轻声言道“你长嫂与大郎成亲多年,至今未孕。二郎与三郎尚未成家。眼看四郎即将行冠礼,昨日我问他,四郎却说不着急。我何时才能抱上孙儿”
王羲之搂着郗璇,语气温和地宽慰道“时候到了,自然会有。何必着急”
王献之点头附和道“是也。耶娘尚且年轻,何必急在一时”
郗璇推开王羲之,忽然弯下腰拉住王献之的小手,对王献之说道“官奴,你一向擅长说服他人。不如你替阿娘去说说二郎、三郎、四郎让他几人早日成家,我也好早日安心。”
王献之看了眼王羲之,没有马上表态。
见状,郗璇开口对王羲之言道“妾为夫主做了一件新衣,不如夫主回屋试试”
王羲之睨了眼王献之,语气淡淡地回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