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 124 章 (2/2)
王玄之出声问道“五郎,快与我说说,周女郎是如何救你的定然甚是英勇”
王徽之被救回来后,一直不提周玥如如何救他的。王玄之虽然从周玥那里听她叙述了一遍经过,但是他还是想从王徽之口中再听一遍事发经过。试探一下王徽之对周玥的态度。
王肃之点头言道“五郎说说。”
此时,阿良正好回来。王徽之直接命令阿良“将这二人轰出去。”
阿良刚跑完腿,他苦着脸看向王玄之与王肃之。
王玄之无语地说道“五郎,不至于吧你我手足,身为长兄,我理当关爱阿弟”
王徽之冷哼一声“关爱我看大郎与四郎是想看我笑话。阿良,快轰出去”
王玄之与王肃之被阿良请出屋外,两人对视一眼,默默地绕到轩窗处。
王徽之看向葛洪。
葛洪识趣地言道“路途劳累,贫道先归家歇息。”
王徽之对阿良言道“送道长。”
“遵命。”阿良颔首,送葛洪出门。
屋内只剩下王徽之与王献之。
王献之对王徽之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五郎,是否能告诉我经过”
王徽之缓缓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王献之。
刚开始,王献之听得认真。尤其是王徽之谈到阿武等人都是去年接过江的晋国遗民时,王献之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心中沉思起来。
接着,当王徽之讲到周玥时,气氛顿时变了。
王徽之又气又恼地言道“周家女郎不知吃何食长大的,一身牛力遇上她之前,我尚平安,毫发无伤。遇上她后,我变成如今这般,皆拜她所赐”
王献之想笑,却又不敢笑,只能忍着。
王徽之伸手掐王献之的脸蛋,轻哼道“想笑便笑我就知晓,若将此事告诉他人,定会遭人笑话此事你可不许告诉大郎几人”
王献之点头,他笑着,正想回话,忽然听到外面有什么动静。
王徽之也听到了窗外传来的声音,他面色一变,怒吼道“大郎四郎你二人无耻竟一而再偷听我墙角”
王肃之捂着王玄之的嘴巴,出现在轩窗处,他忍着笑意,告诉王徽之“此乃大郎之意”
王玄之拍开王肃之的手,捧腹大笑“真是有趣极了五郎这一身伤,竟然是这么来的”
王徽之黑着脸,恼怒地瞪着窗外的二位兄长。他指着王玄之与王肃之,冲王献之说道“官奴,给我收拾他二人真是过分”
王献之立马站起来,跑到轩窗前,指着王玄之与王肃之言道“大郎,四郎,你二人莫要欺负五郎速速离开五郎要发怒了”
王玄之笑得双腿发软,他跌坐在地上,笑出了眼泪。
王肃之极力忍着笑意,伸手去扶王玄之。
王玄之的笑声,让王徽之越发恼怒,他怒骂道“无耻大郎日后不许踏入我屋门”
王玄之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喘着气说道“我怕是要笑死。四郎,快掐我这里”
王玄之指了个地方,让王肃之帮忙。
王肃之按照王玄之所说的地方,掐了一把。
王玄之浑身颤抖一下,他咳了咳,笑声才停止。
王玄之笑得面色发红,他被王肃之搀扶起来,靠在轩窗上,忍着笑意说道“五郎,你与周女郎倒是扯平了。你无意毁了她的容,她无意伤了你的身。”
闻言,王徽之拧着眉头,神色冷然“何意她毁容与我何干”
王献之好奇地问道“大郎所言何意”
王玄之咳了咳,开口言道“周女郎不能触碰荷叶。接触荷叶,便会过敏,皮肤发痒。她来到会稽那日,在街头遇到五郎。五郎赠了她一枝荷叶。随后,她的容貌便毁了。周女郎此前并不认识五郎。救下五郎后,才得知五郎的身份。官奴,你说五郎与周女郎二人的相遇经历是否有趣”
王献之点头,王徽之跟周玥还真是冤家。
王肃之朗声大笑“倒是有趣妙哉”
王徽之沉默,低眉思量,没有出声回应。
王献之起身言道“五郎,你好好休养。我去处理些事。”
王徽之漫不经心地摆手。
王献之走出屋子,将哈哈大笑的王玄之与忍俊不禁的王肃之拉走。
王羲之正好走进东厢,听到两个儿子的笑声,他诧异地问道“何所乐”
王玄之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清了清嗓音,回答道“得知五郎趣事,觉得甚是有趣。”
闻言,王羲之眉头微动,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何事如此有趣”
王肃之摆手言道“阿耶不妨亲自询问五郎。”
王羲之眯着眼睛,打量这三个儿子。觉得这几个儿子,肯定是得知了王徽之的糗事,才会笑得如此开心。王徽之会把自己的糗事告诉他人吗当然不会肯定是王玄之等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知了王徽之的糗事。
王羲之口气淡淡地言道“大郎与四郎身为五郎兄长,要以身作则,岂能欺负五郎”
被王羲之数落了,王玄之笑意收敛,咳了咳,回答道“阿耶,我知错。这就去抄写家训。”
王羲之摇头“多翻译几册帛书。”
闻言,王玄之苦着脸,无奈地点头“知晓了。”
王羲之视线一转,目光落在王肃之身上。
王肃之理了理衣袖,仪表堂堂地开口言道“阿耶,我会郑重向五郎致歉并多加照顾五郎”
王羲之满意地颔首,视线落在王献之的身上。
王献之一脸无辜地说道“五郎留我在屋内,将事情告诉我时,遭大郎与四郎听墙角。”
言下之意,王献之可没有偷听
王羲之点头,他对王玄之与王肃之摆手,让这两个儿子先离开。
王玄之与王肃之离开之后,王羲之揽着王献之的肩头,笑容温和地言道“官奴随阿耶去看鹅池看看鸿雁如何”
王献之若头所思地瞟了眼王羲之,缓缓说道“莫非阿耶想打听五郎的事情只可惜我已答应过五郎,不会告诉他人。做人要言而有信。”
王羲之的笑容僵了一瞬间,他恢复自然的神色,泰然地言道“官奴多虑。阿耶只是想与你去赏鹅。”
王献之告诉王羲之“我还有事情要处理,不如晚些再陪阿耶赏鹅”
王羲之颔首“官奴有事,便去忙吧”
王献之点头,带着阿陌离开。
来到关押那些贼人的地方,王献之询问了阿武,他们这些人被朝廷安置在何地耕种。
问清楚后,王献之语气平静地言道“送阿武等人回泾县,当着其他遗民的面,斩杀这些人。”
闻言,阿陌惊呆了。
阿武等人大惊失色,瞪着眼睛冲王献之吼道“王七郎为何要杀某等某等并未伤害王五郎只是将他掳走罢了”
王献之面无神色,语气冷淡地言道“因为诸位不愿意珍惜太平生活,出来为非作歹,制造社会混乱。留着诸位,只会祸害其他人。诸位当初决定出来为非作歹时,必定做好了面对死的准备。如今何必畏惧求饶”
阿武面色惨白,声音颤抖地言道“某听闻,王七郎乃宽厚善良之人,心怀侠义之心。某等愿意改过,王七郎为何不愿给某等一个机会”
王献之冷漠地说道“机会已经给过,是诸位不珍惜。去岁,晋国上下团结一致,救助遗民过江。此举,是希望遗民能过太平日子,并非是为了让诸位拿起刀子,威胁晋人,伤我同胞。既然诸位不想当普普通通的好人,那便到地狱当恶鬼吧送这些人回泾县,让所有遗民亲眼看这些人人头落地。”
说完,王献之转身离开。
“王七郎王七郎”阿武嘶吼着。
王献之面无表情地行走在街上。阿陌默默地跟着王献之。
王献之极少在街道上步行。他的出现吸引了街上的路人,许多人立马跑上来围住王献之。
“这是哪家的小郎君,生得如此俊美宛若仙人之子”
“小郎君,这是我家种的瓜,快拿着”
王献之的心情原本很糟糕,但是被众人友善关怀后,他的心情渐渐好转。
见王献之没有抵触路人的亲近,阿陌便没有阻止这些人。
直到有人伸出手触碰王献之的脸蛋,阿陌才开口提醒道“我家郎君乃琅琊王七郎”
“琅琊王七郎”
“竟是王七郎”
“果真是落雁美郎容貌过人”
百姓们纷纷退开,不敢再放肆。
“听闻王逸少一房,去岁捐了八十万石粮救助遗民其中,王七郎功劳最大”
“是也是也王七郎还曾因救几个仆人,与庾家子弟斗殴”
“此事我也知晓王七郎,乃善良之人”
阿陌低声询问王献之“七郎,是否上车”
王献之点头。
王献之被人搀扶着上车后,外面的百姓还不肯离去,依然在讨论王献之做的事。
王献之轻声吩咐道“归家。”
“遵命。”阿陌颔首。
身在建康的王彪之,听说了王献之做的事,他十分满意,笑着言道“孺子可教矣”
王彪之写下手书,交给阿四“即刻送到七郎手上,守在七郎身旁。”
“遵命”阿四点头。
王徽之被救回来后,一直不提周玥如如何救他的。王玄之虽然从周玥那里听她叙述了一遍经过,但是他还是想从王徽之口中再听一遍事发经过。试探一下王徽之对周玥的态度。
王肃之点头言道“五郎说说。”
此时,阿良正好回来。王徽之直接命令阿良“将这二人轰出去。”
阿良刚跑完腿,他苦着脸看向王玄之与王肃之。
王玄之无语地说道“五郎,不至于吧你我手足,身为长兄,我理当关爱阿弟”
王徽之冷哼一声“关爱我看大郎与四郎是想看我笑话。阿良,快轰出去”
王玄之与王肃之被阿良请出屋外,两人对视一眼,默默地绕到轩窗处。
王徽之看向葛洪。
葛洪识趣地言道“路途劳累,贫道先归家歇息。”
王徽之对阿良言道“送道长。”
“遵命。”阿良颔首,送葛洪出门。
屋内只剩下王徽之与王献之。
王献之对王徽之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五郎,是否能告诉我经过”
王徽之缓缓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王献之。
刚开始,王献之听得认真。尤其是王徽之谈到阿武等人都是去年接过江的晋国遗民时,王献之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心中沉思起来。
接着,当王徽之讲到周玥时,气氛顿时变了。
王徽之又气又恼地言道“周家女郎不知吃何食长大的,一身牛力遇上她之前,我尚平安,毫发无伤。遇上她后,我变成如今这般,皆拜她所赐”
王献之想笑,却又不敢笑,只能忍着。
王徽之伸手掐王献之的脸蛋,轻哼道“想笑便笑我就知晓,若将此事告诉他人,定会遭人笑话此事你可不许告诉大郎几人”
王献之点头,他笑着,正想回话,忽然听到外面有什么动静。
王徽之也听到了窗外传来的声音,他面色一变,怒吼道“大郎四郎你二人无耻竟一而再偷听我墙角”
王肃之捂着王玄之的嘴巴,出现在轩窗处,他忍着笑意,告诉王徽之“此乃大郎之意”
王玄之拍开王肃之的手,捧腹大笑“真是有趣极了五郎这一身伤,竟然是这么来的”
王徽之黑着脸,恼怒地瞪着窗外的二位兄长。他指着王玄之与王肃之,冲王献之说道“官奴,给我收拾他二人真是过分”
王献之立马站起来,跑到轩窗前,指着王玄之与王肃之言道“大郎,四郎,你二人莫要欺负五郎速速离开五郎要发怒了”
王玄之笑得双腿发软,他跌坐在地上,笑出了眼泪。
王肃之极力忍着笑意,伸手去扶王玄之。
王玄之的笑声,让王徽之越发恼怒,他怒骂道“无耻大郎日后不许踏入我屋门”
王玄之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喘着气说道“我怕是要笑死。四郎,快掐我这里”
王玄之指了个地方,让王肃之帮忙。
王肃之按照王玄之所说的地方,掐了一把。
王玄之浑身颤抖一下,他咳了咳,笑声才停止。
王玄之笑得面色发红,他被王肃之搀扶起来,靠在轩窗上,忍着笑意说道“五郎,你与周女郎倒是扯平了。你无意毁了她的容,她无意伤了你的身。”
闻言,王徽之拧着眉头,神色冷然“何意她毁容与我何干”
王献之好奇地问道“大郎所言何意”
王玄之咳了咳,开口言道“周女郎不能触碰荷叶。接触荷叶,便会过敏,皮肤发痒。她来到会稽那日,在街头遇到五郎。五郎赠了她一枝荷叶。随后,她的容貌便毁了。周女郎此前并不认识五郎。救下五郎后,才得知五郎的身份。官奴,你说五郎与周女郎二人的相遇经历是否有趣”
王献之点头,王徽之跟周玥还真是冤家。
王肃之朗声大笑“倒是有趣妙哉”
王徽之沉默,低眉思量,没有出声回应。
王献之起身言道“五郎,你好好休养。我去处理些事。”
王徽之漫不经心地摆手。
王献之走出屋子,将哈哈大笑的王玄之与忍俊不禁的王肃之拉走。
王羲之正好走进东厢,听到两个儿子的笑声,他诧异地问道“何所乐”
王玄之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清了清嗓音,回答道“得知五郎趣事,觉得甚是有趣。”
闻言,王羲之眉头微动,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何事如此有趣”
王肃之摆手言道“阿耶不妨亲自询问五郎。”
王羲之眯着眼睛,打量这三个儿子。觉得这几个儿子,肯定是得知了王徽之的糗事,才会笑得如此开心。王徽之会把自己的糗事告诉他人吗当然不会肯定是王玄之等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知了王徽之的糗事。
王羲之口气淡淡地言道“大郎与四郎身为五郎兄长,要以身作则,岂能欺负五郎”
被王羲之数落了,王玄之笑意收敛,咳了咳,回答道“阿耶,我知错。这就去抄写家训。”
王羲之摇头“多翻译几册帛书。”
闻言,王玄之苦着脸,无奈地点头“知晓了。”
王羲之视线一转,目光落在王肃之身上。
王肃之理了理衣袖,仪表堂堂地开口言道“阿耶,我会郑重向五郎致歉并多加照顾五郎”
王羲之满意地颔首,视线落在王献之的身上。
王献之一脸无辜地说道“五郎留我在屋内,将事情告诉我时,遭大郎与四郎听墙角。”
言下之意,王献之可没有偷听
王羲之点头,他对王玄之与王肃之摆手,让这两个儿子先离开。
王玄之与王肃之离开之后,王羲之揽着王献之的肩头,笑容温和地言道“官奴随阿耶去看鹅池看看鸿雁如何”
王献之若头所思地瞟了眼王羲之,缓缓说道“莫非阿耶想打听五郎的事情只可惜我已答应过五郎,不会告诉他人。做人要言而有信。”
王羲之的笑容僵了一瞬间,他恢复自然的神色,泰然地言道“官奴多虑。阿耶只是想与你去赏鹅。”
王献之告诉王羲之“我还有事情要处理,不如晚些再陪阿耶赏鹅”
王羲之颔首“官奴有事,便去忙吧”
王献之点头,带着阿陌离开。
来到关押那些贼人的地方,王献之询问了阿武,他们这些人被朝廷安置在何地耕种。
问清楚后,王献之语气平静地言道“送阿武等人回泾县,当着其他遗民的面,斩杀这些人。”
闻言,阿陌惊呆了。
阿武等人大惊失色,瞪着眼睛冲王献之吼道“王七郎为何要杀某等某等并未伤害王五郎只是将他掳走罢了”
王献之面无神色,语气冷淡地言道“因为诸位不愿意珍惜太平生活,出来为非作歹,制造社会混乱。留着诸位,只会祸害其他人。诸位当初决定出来为非作歹时,必定做好了面对死的准备。如今何必畏惧求饶”
阿武面色惨白,声音颤抖地言道“某听闻,王七郎乃宽厚善良之人,心怀侠义之心。某等愿意改过,王七郎为何不愿给某等一个机会”
王献之冷漠地说道“机会已经给过,是诸位不珍惜。去岁,晋国上下团结一致,救助遗民过江。此举,是希望遗民能过太平日子,并非是为了让诸位拿起刀子,威胁晋人,伤我同胞。既然诸位不想当普普通通的好人,那便到地狱当恶鬼吧送这些人回泾县,让所有遗民亲眼看这些人人头落地。”
说完,王献之转身离开。
“王七郎王七郎”阿武嘶吼着。
王献之面无表情地行走在街上。阿陌默默地跟着王献之。
王献之极少在街道上步行。他的出现吸引了街上的路人,许多人立马跑上来围住王献之。
“这是哪家的小郎君,生得如此俊美宛若仙人之子”
“小郎君,这是我家种的瓜,快拿着”
王献之的心情原本很糟糕,但是被众人友善关怀后,他的心情渐渐好转。
见王献之没有抵触路人的亲近,阿陌便没有阻止这些人。
直到有人伸出手触碰王献之的脸蛋,阿陌才开口提醒道“我家郎君乃琅琊王七郎”
“琅琊王七郎”
“竟是王七郎”
“果真是落雁美郎容貌过人”
百姓们纷纷退开,不敢再放肆。
“听闻王逸少一房,去岁捐了八十万石粮救助遗民其中,王七郎功劳最大”
“是也是也王七郎还曾因救几个仆人,与庾家子弟斗殴”
“此事我也知晓王七郎,乃善良之人”
阿陌低声询问王献之“七郎,是否上车”
王献之点头。
王献之被人搀扶着上车后,外面的百姓还不肯离去,依然在讨论王献之做的事。
王献之轻声吩咐道“归家。”
“遵命。”阿陌颔首。
身在建康的王彪之,听说了王献之做的事,他十分满意,笑着言道“孺子可教矣”
王彪之写下手书,交给阿四“即刻送到七郎手上,守在七郎身旁。”
“遵命”阿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