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琅琊王

    司马道生主动请缨, 要率兵南下击退外寇。此举令百官惊讶

    尤其是顾和。顾和用意味深长地打量着司马道生。众所皆知,司马道生是个头脑简单的贵族子弟。顾和笃定,这肯定是王献之的意思

    武陵王直接表态支持司马道生。小皇帝亦是表态支持司马道生。其他世家不表态, 静静观望。

    有了小皇帝与武陵王的支持, 又没人反对, 于是司马道生率兵南下的事情很快定下来。

    听闻司马道生主动请缨,要率兵南下击退外寇。名士们感到惊讶贵族子弟当中,竟然会有司马道生这样为国效力一身正气的人于是, 众人纷纷写诗文称赞司马道生。

    对于此事,司马道生本来是不接受的。在王献之的再三恳求下,他才勉强答应此事。没想到他还没出征,就被这么多人夸赞了

    听到外面的人都在夸赞他,司马道生心情美滋滋的。越发听从王献之的话。

    司马道生率兵出京那一日,百姓们围在街道两旁挥手送军队出征。

    司马道生感受到了众人对他的期待, 心中终于产生了几分责任感。

    司马道生率兵离京后,由武陵王来掌管京城的军队。

    殷浩与顾和凑够了五万金, 殷浩忽然建议让刘惔亲自去送赎金,一定要把褚裒救回来。

    顾和觉得殷浩这是在坑刘惔, 立马反对这个建议。

    若是刘惔拿了赎金, 在路上出事, 亦或是最后无法救出褚裒。那殷浩就有机会向太后告状,把责任推卸在刘惔的身上了

    刘惔却笑着答应了。

    顾和面色不快地离开殷浩家, 特地去寻刘惔, 劝刘惔改变主意。

    “真长慎重此事万万不能答应若是你不能救回褚公, 恐怕殷深源会将所有责任推卸给你”

    刘惔给顾和倒茶,笑着言道“多谢足下关怀。既然惔已经答应此事,岂有反悔之理惔会小心谨慎的”

    顾和叹气“真长乃真高士”

    难怪王献之当初评价刘惔傲骨如松刘惔此人,才是真名士

    刘惔拿起麈尾,轻轻摇晃,徐徐言道“惔离开后,希望足下在朝堂上多加注意”

    顾和眯起小眼睛,低声言道“真长之意”

    刘惔目光深邃地与顾和对视“武陵王忠心为国,一切举动,皆为天下苍生所谋。”

    顾和了然,眼神一亮。刘惔这是在告诉他,武陵王背后之人就是王献之王献之忠心为国,一切举动,皆为天下苍生所谋

    顾和笑起来,他高兴地颔首“武陵王乃大才之人,顾某定然尽力相助”

    刘惔放下麈尾,笑着与顾和对饮。

    殷浩一直守在刘家外面。看到顾和离开刘家,他冷哼一声。吩咐仆人驱车前往荀家。

    刘惔带着五万金离开京城后,直接前往南下,追上司马道生的军队。

    仲秋时节,山间菊花朵朵绽放。天上的白云淡若轻烟,天空湛蓝深远。

    戴逵宣布要举办第三场个人艺术展。这次的艺术展的主题是“人间美郎”。消息刚放出来,建康的贵族子弟立马争相抢票。

    不出一日,门票竟然炒到了十万金一票

    殷浩听说了此事,恨自己没有早日与戴逵结交。

    听说戴逵与王徽之交好。于是殷浩特地拜访王羲之,希望能通过王羲之,接触王徽之。然后再通过王徽之勾搭上戴逵。

    王徽之正在琢磨发型,听说殷浩来寻他,直接拒绝不见。

    王羲之招待了殷浩一刻钟,见殷浩多次向他暗示艺术展门票的事情,王羲之没了耐心。于是开口向殷浩重提辞官一事。

    一听到王羲之提辞官一事,就让殷浩感到头疼。见今日没什么收获,殷浩只好起身告辞。

    殷浩离开后,王羲之蹙着眉头,一个人静坐在窗前沉思。

    王献之走进屋内,看到王羲之在发呆,他笑着开口叫道“阿耶”

    王羲之回神,他对王献之扬起温和的笑容,招手让小儿子过来。

    王献之脱鞋来到王羲之的身旁,出声问道“阿耶方才在想什么”

    王羲之叹气道“阿耶在反省,为何当初识人不清。”

    王献之告诉王羲之“人心隔肚皮,阿耶岂会看得清楚何必为一个不值得的人,花费心思”

    王羲之颔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小儿子的脸,他淡笑着言道“阿耶不如你与五郎。”

    王羲之自诩聪慧,但是在识人方面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如。这些时日,王羲之一直在自我反省。论才华天赋,他不如五儿子。论心机手腕,他不如幼子。王羲之自己也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如此性子,当真不适合庙堂。

    戴逵的义卖之举,让王羲之明白了一件事。不一定非要踏入庙堂,通过政治手段才能拯救苍生。哪怕隐居在野,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他人

    清澈纯净的眼眸静静地望着王羲之,王献之摇头说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长。阿耶何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这种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官奴所言甚是。”王羲之点头,他望向窗外,轻声言道“建康是个是非之地,阿耶不适合待在此地。再过二月,阿耶要回会稽了。”

    再过两个月,王彪之与王献之就可以除服上朝议政了。而王羲之,还要为卫夫人守丧。

    王献之告诉王羲之“现在的阿耶,如同笼中之鸟,一点都不快乐。我希望阿耶能回到山林之间,找回那种轻松舒畅的感觉。”

    自从卫夫人去世后,王羲之一直郁郁不乐。平日里总是一个人待在书房练字。王羲之的字,现在缺少了飘逸的感觉。字体仿佛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看了之后,令人觉得压抑,不自然。

    王羲之愕然,他低眉垂眸望向王献之。放下手,手缩回衣袖里。王羲之沉默。

    这段时日,王羲之也察觉到自己的书法退步了。无形之中,仿佛有种东西束缚住了他,让他挣脱不出这种困境。

    “阿耶知晓了。”王羲之眉眼温柔地看着王献之。

    “官奴”

    外面传来了王徽之的叫声。

    王徽之踩着木履“哒哒哒”地走进屋里,他冲王献之招手“过来看看我设计的造型”

    王羲之来了兴趣,他与王献之一起去看王徽之设计的造型。

    王徽之画了上百张发型图,让王献之与王羲之提意见。父子三人讨论起发型来。

    戴逵的第三场个人艺术展,展出了十一幅美郎图。画中的主角分别是谢安、王濛、王羲之、许询、王玄之、武陵王。

    其中,以谢安为主角的有两幅画,以王濛为主角的有两幅画,以许询为主角的有两幅画,以王玄之为主角的有两幅画,以武陵王为主角的有一幅画,以王羲之为主角的有一幅画。

    最后一幅画,是这些人的合集。六个人在山林间把酒言欢,姿态风流,俊美撩人。

    除了画作之外,戴逵还展出了四尊雕像。根据王献之的建议,戴逵做了萌萌的会稽四美雕像。虽然与会稽四美本人长得不像,但是神态却有相似之处,令人觉得有趣可爱。

    以谢安为主角的两幅画作,被炒到了五十万金一幅

    那幅几位美郎把酒言欢的画作,甚至炒到了百万金

    戴逵的艺术展结束之后,殷浩听闻此事,立马被那些金钱数目吓晕了。到了晚间才慢悠悠地醒来。

    必须得想个办法勾搭上戴逵

    既然王徽之不配合,那殷浩只能另想办法接近戴逵了殷浩打算去寻戴逵之兄戴逯。先接近戴逯,再通过戴逯接近戴逵

    戴逵举办完第三场艺术展后,武陵王忽然上表提议,要求朝廷安排修建运河的专项经费顾和表示支持

    朝廷哪有钱修建运河以殷浩为首的官员,直接反对拿钱修建运河。

    荀蕤与庾家的官员,纷纷表态反对。

    看到荀蕤反对,顾和诧异。

    荀蕤为尚书左丞,是顾和的手下。顾和万万没料到荀蕤竟然会与他政见相反

    武陵王目光淡淡地扫了眼殷浩,又望向荀蕤与庾家官员。他退一步,便说修建运河的费用向民间求款,不从国库支取费用。

    殷浩觉得武陵王肯定筹不到钱,便没有继续反对。

    于是这件事就敲定下来了,修建运河的专项费用资金,由都水台来向民间筹集

    司马道生率兵南下,由武陵王暂代都水使者一职。下朝后,武陵王直接让人颁布公告,向百姓们征集项目款。

    顾和下朝后打算与荀蕤好好谈谈,没想到殷浩一直跟着他们两人,让顾和无法与荀蕤单独交谈。

    顾和越发厌恶殷浩,回家后他直接写了一封信跟王献之吐槽殷浩这个人。

    王献之收到顾和的手书,看完之后,他来到王羲之的院子。

    “官奴来了。”王羲之今日没有练字,他在看书。许久未看书,今日看了一些古文,他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

    见王羲之神情怡然,王献之走过去,他坐到王羲之的身旁,笑着说道“阿耶在看书”

    王羲之颔首,他眉眼温润地看着王献之,温声询问道“何事寻我”

    王献之告诉王羲之“有些事想问问阿耶。”

    “但说无妨。”王羲之放下书。

    王献之问道“阿耶可了解荀令远此人”

    王羲之没想到王献之会突然问起荀蕤,他沉吟片刻,缓缓言道“荀令远其人,性子耿直,少时以仪操出名。会稽王对其甚是欣赏。”

    王献之点头,继续看着王羲之。

    王羲之想了想,又说道“殷深源对荀令远与其弟甚是看中。”

    “荀令远其弟”王献之诧异。

    王羲之告诉王献之“其弟大名荀羡,字令则。少有美名,其人如玉。年十五,成帝下旨,命其娶寻阳公主。荀令则不愿尚公主,遂逃婚,后被朝廷带回。最终与寻阳公主喜结连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爹是王羲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格拉提拉米苏并收藏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