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骊山脚下,太白庙岗,吴质本阵所在。
    太白庙岗两侧是山溪日积月累冲刷的宽阔山沟,使得太白庙岗成为一块儿山脚下突出的高地,且坡面陡峭,十分利于防守。
    而山溪冲刷的山沟另一边,又是其他山岗、山梁,都已有魏军结寨,修筑为据点,相互照应。
    想要攻拔吴质的本阵,就要从别处绕道,走山梁从背后杀过来。
    因此太白庙岗山梁上已开始垒砌土石墙壁,开凿堑壕,做各种防守战备。
    张雄从前线驰马奔来,山岗下吴质的帐下亲兵迎上来牵马,张雄一跃下马询问“大都督何在”
    说着就要往太白庙岗走去,这座山岗在魏军口头简化为白岗,为了方便通行、信息传递,有几条打了许多绳结的麻绳从岗上垂下,己方信使、军吏可以抓着绳索迅速往来。
    这也没办法,选这里做本阵,可以有效预防田信单骑突阵。
    “都督在太白庙,与王司徒对弈。”
    留守军吏指着山岗北侧,还给张雄前来一匹新马,张雄当即换马前往太白庙。
    相隔大约一里地,转眼就至,太白庙四周悬挂、树立了许多白幡,幡旗宽一尺长七尺,在风中展开,使得太白庙笼在一片素白中。
    在大魏经学家眼里,太白庙是象征金德的庙宇;西方太白之金,不管是白帝道统,还是五斗米道宣扬的白虎监兵神君,总之种种迹象都表明太白庙背后的神灵是很能打的,最起码跟兵主蚩尤是同行。
    而田信反对五德学说,又挑刺,认为按着五德顺逆来推,上古夏朝乃是木德,夏朝之前的虞朝是水德。只有虞夏之间的帝位传承,才勉强能算是禅让,万物、文明起源于水,是水生木。
    夏为木德,商克夏,是金德;周克商,是火德;秦灭周,是水德。
    汉克秦,所以汉初是土德;因游牧的匈奴算木德,所以自武帝时改大汉为火德。
    田信的这个理论也颇受曹丕认同,只是他不认同田信对魏国德行的划分,在田信分类里,魏篡汉,应该是水德才对。
    对于大魏水德这个说辞,曹丕是坚决反对的。
    不管曹丕怎么说,反正田信麾下的北府兵、岭南的湘军、汉僮军,都是青黑、灰绿相间的服色;日常礼服才是跟汉军一致的赤红色主调,再加上青黑配色。
    田信都这么说了,那很多人就跟着宣扬这套田氏五德学说;既然北府兵是木德,还有青龙见于蓝田这种谣言,那么就多参拜太白庙起码吏士们会心安,金克木,就这么简单。
    金又能生水,有益咳咳。
    张雄来时,太白庙里吴质正在庙堂内焚香,此刻祷告可以说是真的很虔诚。
    庙堂走廊里司徒王朗负手而立,身为大魏三公、监军,他代表的是朝廷的威严和天子的节杖;军中谁都可以参拜太白庙,唯独他不可以参拜。
    他代表的是大魏天子的威仪,他若参拜,就意味着大魏要重新册封神灵。
    豫州有老子庙,曹丕刚登基时就遣人稍稍整修了一下,算是对先贤的敬重;可结果导致豫州、兖州士民以为这座老子庙十分神异,争相参拜以至于耽误正常的生产、政务,曹丕就下令豫州刺史吕贡整肃风气,禁止士民参拜。
    结果这道命令下达没多久,吕贡就在汉军北伐时,被马岱麾下的铁骑冲死在夜战里。而后,就是关东四州的动荡、失陷,天下大半落于汉军掌控。
    因此,老子庙反倒在豫州更显得神异
    不止是老子庙,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骑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更并收藏三国骑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