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策马疾驰到麦城时已然天黑,过漳水桥,就见橘林馆前凉亭里许多人在低声探讨。
    虽听不清楚,可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振奋,以及蓬勃锐气。
    一种新的文化解释规则将要在这里产生,每一个人都是见证着,亲历者,推动者。
    自张白游水溺亡后,田信也对这些卫率教员采取了军吏的管理办法,想玩水也可以,集中去水池里游泳,外出游猎也要集体行动,避免新的悲剧发生。
    昨天制定声韵母元音表后,今天田信又继续筛选文字,一个字有好几种读音实属正常,各地发音有偏差。
    正常来说,形声字的读音应该相近才对,可文字发展过程与口音转变并非一致,所以一字异音的情况都有,更别说是形声字,或字形结构接近的字。
    例如街亭的街,念皆亭,还是念该亭闾左是念吕左还是鲁左
    文字传承变动小,读音发展变化才大。
    现在田信从家中所藏的字表里的提取文字,将原来按照部首结构排列的字表重新以拼音排表,这个过程里排除解构复杂,多有歧义的文字,将多音字进行偏重优先归类。
    自己这里完成拼音文字排表,再交由卫率教员筛选一次,增补、删除一些在启蒙中效果不大的文字。
    最后进行常见词组排列,一词一种释义这就完成了字典的草稿。
    之后就是印刷草纸,在草纸上誊抄、排版;其后就是雕刻铜版,进行铜版印刷。
    心中有明确的编纂、印刷的工作顺序;又有储备好的字表、拼音表,还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最费时间的反而是定版、雕版工作。
    如果是别人,光是前期准备就需半年、一年;编纂过程中对文字读音的归类、释义的争执完全可吵到天荒地老;排版过程中的优先顺序,又是个争论点。
    别人三年、五年才能完成的启蒙字典编录、印刷,田信这里的目标是三个月。
    “三月未免太急,臣以为一年为佳。”
    陆延协同田信整理字表“应等世方兄归来,一同着手编纂。”
    “世方会回来的,虞仲翔在天之灵,也不愿子嗣受劳形之苦。”
    田信说着索性抽出一页公文纸,对虞世方书写征调令,征虞世方为陈国少儿启蒙字典编撰。
    担心遗忘,因为忙碌别的事情导致此事延后,发生其他变动。所以田信按着此刻的想法,书写征令,征集自己想要的编修团队。
    总编是自己,副总编是廖立、蔡昭姬;总编之下有虞世方、张祗、陆延、庞宏、夏侯玄、典满等六名编撰,其下以扩充为二十八人的卫率教员充为检校,作为副手协助其他编撰整理档案,或誊抄文字,或协助定版。
    最终定版,肯定是用自己的手稿。
    排完大致字表,由陆延拿去召集徘徊等待的依旧的卫率教员,田信则略作收拾,来到前院接见张飞。
    厅内蜡烛点燃,扣着素纱灯罩,光线明亮、柔和,而非昏黄。
    “翼德公突然造访,必有要事呀。”
    田信端着一盘餐点进来,张飞则端茶浅酌,呵呵做笑“我来为孝先解忧,不知孝先愿拿什么酬谢”
    “那翼德公想要什么”
    田信落座,将盘中烤馍馍片、果酱碟子摆到桌案中间“翼德公也知我家底,除了寥寥无几不能割舍的,余下之物可由翼德公挑选。”
    “孝先看不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骑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更并收藏三国骑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