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边,羊耽来迎妻子,目送夏侯霸离去。
    他作为泰山人,汉军北伐期间因种种考虑,被曹丕违规任命为泰山郡守;别的郡守还能弃官潜逃,他逃都没地方逃,为了保全乡土,只好交联各方,一边遥遵洛阳朝廷的命令,一边又接受曹植、刘封的调遣。
    满宠一把火烧光吴军的战意,也加速了青徐二州的向心力。
    泰山人自然是不能继续做泰山郡守的,青徐防线的汉军兵力薄弱,又出于亲自到江都朝廷这里请罪、游说、交朋友、观望形势等等考虑,就在夏侯霸护卫下举家迁来。
    羊耽的妻子辛宪英也是素纱遮面,这种妆容正火速流行于贵戚女子之间,出行时戴着斗笠、素纱,既有朦胧之美,还能遮蔽阳光,还能阻碍疫气。
    辛宪英在江都待了几天时间,也就缝制了一顶素纱斗笠,以便出行。
    她素来极有看法,与丈夫走在橘林馆、军营之间的硬化地面“麦城士民殷富,果真家家有织机,无有织机也有旋车纺机,实难想象。邓邑士民流传麦城富足,如今眼见为实。”
    三十六七岁的她正是阅历、精神专注的黄金年龄,十分感慨“各处街道整齐规划,虽不如邓邑宽阔,但也胜在洁净、繁华。几处勾栏女闾取乐之处,路无醉人,实乃盛世、文明之邑。”
    羊耽也在麦城街坊里转了一圈,麦城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城墙,只有七个坊。
    这七个坊夹在沮水、漳水之间,南北展开一共两排,左边西三坊,右边东四坊,东四坊与漳水桥之间就是麦城砖砌军营,军营北边就是橘林馆。
    两座码头,小码头在军营边,大码头在西三坊;沮水流量较小,人工开挖、扩展出一片河湾用来停泊船只,充当码头。
    村、庄、里社、乡社、亭舍还有各种聚落、乡邑、县邑都是有墙壁的,小的有里墙,大的有城墙。
    麦城有坊无墙,这是典型的大都无墙,没有了筑城耗费,也方便规划,利于商业交流,好处有太多唯一缺点就是安全感。
    羊耽也是感慨颇多,与妻子来到路边凉亭歇脚,一时不知该怎么形容。
    对于盛世当代人谁见过真正的盛世
    见过雒阳繁华的老人尚存,也有许多乱世老人担心子孙后人遗忘乱世,写了许多汉末都邑的记录图表。
    将记忆中的盛世模样用文字记录,这是他们对过去的怀念,是对未来的期望。
    没人清楚真正的盛世,只有各自想象中的盛世。
    而田信用了快四年时间,发展出来的麦城,已经有了一种盛世的轮廓。
    麦城不是一步步发展来的,几乎是跨越性的发展,每一步跨出还都正确的踩对位置。
    几乎找不到第二个麦城,邺都人口稠密不假,可普遍都是聚集起来耕种的士户人口为主;曹丕的洛阳更是一个大军营,一切为了军事进行服务。
    南阳宛城本是天下有名的大邑,可黄巾以来的战乱彻底摧毁了这里。
    新修筑的邓邑虽然规划的颇有气象,可随着北府改编,田信迁移人口开发岭南,邓邑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衰败。
    与邓邑隔岸比邻的襄阳至今空荡荡的,一点也没有刘表时期的繁华。甚至襄阳城中有大片的宅基地、空地被开垦,成了农田、菜地。
    江都也是,江都士户追随关羽迁移江东后,江都庞大、成熟的手工业群体也没了,原始的贸易网络被摧毁。
    现在江都固然空阔,没人跟朝廷百官的家属,仆从们争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骑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更并收藏三国骑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