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军心,还是要太子妃的选择,二选一。
    哪怕孙大虎再乖巧,再伶俐,再讨刘禅喜欢,可他们夫妇如今待在江都。
    维护孙大虎,就是维护皇室脸面,又有几个人愿意维护孙大虎
    没几个人愿意,可太多人想要维护皇室的体面,就必须顺带维护孙大虎怎么维护,只能严惩犯事的十七名军吏子弟。
    可这些人怎么严惩杀人不过一刀的事情,却会引发全军哗然
    一桩失败的政治联姻,从孙权背盟开始,就注定了孙大虎的悲剧结局。
    这不是她如何努力,就能规避的;孙权表现的越精彩,她这个女儿受到的反馈、振荡就越大。
    现在的大汉朝廷还没有正式的廷尉府也相当于没有一个正式的机构来判决,判决引发的动荡将直接作用于判决者本人,不会有机构职能来分担。
    如果有廷尉府,不论怎样判决,最重的结果无非就是廷尉卿辞职、下野;各方的怨气也就散了七七八八。
    可现在没有,必须有一人勇敢站出来,将这个问题迅速解决,以避免引发更多问题。
    天色渐暮,关羽做完一切判决,在虎贲护卫下进入永乐宫。
    作为大汉三客,关羽面对刘禅也是有资格称孤的。
    刘禅主动出迎,犹豫困惑“仲父,如今之事就无一缕回转余地”
    “一点都无。”
    空阔殿内,关羽面容沉静“天下之事,汉中、襄樊两战之后本愈发明朗,唯有孙权作祟,反复生乱;北伐大胜以来,形势趋于平稳,朝廷可从容收拾局面,也是孙权作祟,此乃汉之心腹大患也。”
    刘禅垂眉不语,似乎这样就能对抗关羽。
    关羽眨眨眼,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劝解刘禅,这场注定失败的婚姻,当时每个人都有责任,都想借助这场婚姻完成彼此的联合,可谁能想到给孙权留下那么大的回转余地,孙权却执意要争一把天命
    妹妹的命,女儿的命,还有儿子孙登的命,这些孙权都可以舍弃实在是低估了孙权、人性的丑陋。
    收敛思绪,关羽开口“公嗣,可听闻致良知,无不胜之语”
    “略有耳闻,系孝先兄破败徐公明之际,讲与定国兄的。”
    刘禅坐正,抬头祈望“仲父言下之意,如今孝先兄出面斡旋,就能保住大虎”
    关羽不做回应,另说“我等老人皆以为孝先所言有理,仅仅良知二字,就有大学问。可天下事,纠纷大,各执一词,混淆黑白指鹿为马,皆因这良知二字不能讲,也不能认。”
    “心存良知,自知有所争,有所不争。”
    说着关羽做笑,笑容嘲讽“譬如孙权,他若有一缕良知,便不会生出无妄争心。太多人德不配位,才能有缺,难道就此沉沦,泯然于众不,彼辈自有争心,为争名位,无所不用其极。盖因彼辈,心无良知。”
    刘禅端正坐姿,关羽不可能来跟他讲述良知二字背后的学问,必有深意。
    “孝先亦有良知,公嗣可知,孝先平生只骂过一人”
    刘禅讪讪做笑,左右思考“不是曹操,便是孙权。”
    “非也,曹孟德有其不得已之难处,何况世人皆骂,无须孝先再动口舌;孙权也不需骂,此人不以为耻反引为荣。孝先所骂者,原太子家令来敏是也。”
    关羽上下打量刘禅,刘禅略有羞愧低头,就听关羽说“公嗣心中自明,无须为来敏掩饰。来敏此人,良知欠缺,自比贤良方正,欲辱孝先而自贵。若非陛下在近处,孝先当日必手刃此人。”
    “诸葛公严惩来敏,意在告诫诸人不可冒犯孝先。否则孝先大肆诛连,必动摇国家根本。”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骑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更并收藏三国骑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