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辛苦了关姬,在侍女为她打扮后,端坐堂上与田信一起处理杨仪发来的公文。
    她是坐不住的人,长屋外面远近的玩闹、起哄声音深深吸引着她,既想跑出去玩耍,又怕失了礼仪,何况她出去了也跑不动。
    “今年昭阳邑军田能有一千八百顷,大半是灌溉便利的水田。夫人猜一猜,明年秋季时能收多少麦”
    关姬听了头一歪,拿起一把算筹“我算算。”
    田信则提笔书写批示“南阳所在镇戍军屯,皆令秋播麦,春种栗,稻随其土宜。水陆兼用,要使地无遗利,兵无余力。待收获时,能公私俱济。”
    关姬侧头观察“夫君还真应该做个麦侯。”
    田信看一眼她摆在面前散乱的算筹,只是笑笑,拿起另一卷竹简这是杨仪、庞林预估的明年产量预估。
    只是扫一眼,大约麦、栗、稻合计能有八十五万至九十五万石之间;另有许多豆类不算军粮,属于副粮,能有十万石左右。
    征北军一月军粮消耗在五万石,一年消耗在六十万石。
    如果单纯驻守,实际消耗应该在四十五万石左右,这十五万口粮缺额从其他采集的食物中得到补给。
    终于能自给自足,等到后年水利设施越齐备,工具越充足,对地力、水利利用更科学、更高效,就目前的一千五百顷地产粮能达到最少一百五十万石。
    不因别的,就因为这里是灌溉水田。
    而荆南、江东的土汉士民往往一年只种植一茬稻田,就能满足正常的消耗,让差点饿死的田信十分想不通。
    哪怕过去几年缺粮缺的要死,荆南官吏依旧没有推广麦,受限于水稻品种,也没有人推广、试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技术。
    似乎这些官吏只是为了治民、征兵、征税,或者跟境内豪强喝茶。
    不仅长江流域,徐淮地区也缺粮缺的要命,依旧单纯种植水稻或栗,农业技术发展缓慢。
    除非水稻遭灾减产,才会急急忙忙种一茬麦子以保证冬季有饭吃。
    麦子有什么不好
    虽说磨面技术比较落后,麦饼跟法棍一样坚固,可这真的很充饥。
    宁吃栗稻一捧,不吃粗麦一斗。
    想不明白为什么迟迟没有推广小麦,那只好自己来了。
    瞥一眼抓算筹计算的关姬,田信提笔在竹简上批写两个字已知,一把合拢竹简扎捆,放在一边的木盘里,免得被关姬看到。
    昭阳邑,夏侯平领着百余骑士却扑了个空。
    不仅没抓住刘升,也没抓住耿颌。
    博望,刘升、耿颌在十余骑从簇拥下北归,刘升不时回头,那里是张苞禁闭的营垒。
    临走,张苞拒绝见他,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再逗留挑战张苞的耐心,张苞说不好会抓了他们送往襄阳请罪。
    耿颌也不时回头,惆怅不已“公子,难道要为曹氏效力”
    “先看局势,我也希望父亲能北伐成功。”
    刘升面目与刘备酷似,笑容明净“身在曹氏,封侯尚且艰难,我岂会倾心于曹氏”

章节目录

三国骑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更并收藏三国骑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