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辽督师的官位,兵部尚书的官位,这是多少人一生梦寐以求的官位
蓟辽督师还好,能当兵部尚书,将意味着相当于大明的最高一层了。
“陛下,不可,微臣漫说是这样的能力,就是有这样的能力,陛下也不可。陛下别忘了微臣现在才刚刚到十六岁。陛下可以不拘一格破格重用微臣,但天下人不容这样的破格重用,微臣也无法不理世人的口水。”韦宝直接道。
众人刚才听皇帝要让韦宝当蓟辽督师,都是一怔,现在听韦宝一口就回绝了皇帝,更为惊讶。
“陛下,微臣不是不识好歹,微臣以死相报,也难以报答陛下对微臣的知遇之恩,微臣是为陛下,为大明着想。”韦宝解释道“陛下需要微臣做什么,微臣都可以去做,不在位置上,微臣也一样愿意将全部的想法说给陛下知道。即便可能触怒一些人,也可能让陛下不高兴,但只要是对大明好的事情,微臣不计较个人得失。”
朱由校沉吟着点头,
魏忠贤、客巴巴、贞、王体乾等皇帝身边的人。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冯铨和丁绍轼这些阁臣,都觉得韦宝这个人确实不错。
有时候觉得韦宝挺贪财,贪权力的,但这么看来,好像又不像。
韦宝刚才那样剖析辽东局势,那样说东林党轶事,的确是有可能触怒皇帝,触怒东林党的。
“好了,那就按照韦爱卿说的办吧。”朱由校对魏忠贤和几位阁臣道“辽东和蓟州再各裁军一现在固有城堡,全部不能放弃裁军事宜,用山海关驻军与辽东和蓟州各军换防完成,只是不知道让谁去办这件事,高第有这个能力吗上回裁军是韦爱卿一手做成的,现在韦爱卿另委派了海防总督衙门的差事,恐怕没空了。”
上回裁军是韦宝一个人搞定的,其实这一次,本来皇帝可以顺水推舟再让韦宝去,毕竟用不了多少时间,京城离辽东又这么近。
在场的人都是精明人,韦宝、魏忠贤、客巴巴和几位阁臣听皇帝这么说,就知道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什么意思了,就是不想韦宝这趟再插手蓟辽军务。
如果韦宝这趟再插手裁军的事情,那留下的人,不用问,都是韦宝看得上的人,以后韦宝在蓟辽的影响力就太大了
“你们几位阁臣,有什么说的吗”朱由校又追问道。
丁绍轼道“陛下,蓟州要是只留一守军,如何抵挡建奴军有可能的长途奔袭,如何抵挡建奴有可能的绕道袭击辽东现在只有三大军,再减少一,只剩下两人的话,要守住十余座主要城堡和三十多座次要城堡,每处能放多少人”
“这些不用你担心”朱由校不耐烦的高声道“山海关五雄兵,拨出两,还有三人,足矣守卫山海关屏障。两人随时可以支援蓟州和辽东,再说京城附近有京营,实在不行还能调动山西守军和山东守军入京勤王,要养那么多兵马做什么”
魏忠贤忍不住道“就是,陛下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
“朕现在问的是谁适合前去辽东执行撤军重任,其他的事情不要再议了刚才韦爱卿已经说的很清楚,兵力够用朕相信韦爱卿的话”朱由校大声道。
韦宝一汗,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说吧,爱卿。”朱由校顿时换了笑脸。
“陛下,微臣可说八边军足够用,这得有前提,必须有强兵强将,精兵干将精兵强将必须保证足额的兵员,决不能再发生吃空额的事情。要知道,大明以前在蓟辽地区的兵力一直在三十以上啊。现在缩小四倍,哪里敢说一定够用。但微臣也赞成陛下说的,有京营、山东军、大同兵马环伺周围,京城又有一堆兵马,短时间凑三兵马,外围支援超过十五,没什么问题。”韦宝解释道“微臣不把话说清楚,以后出了什么事情,等下说是微臣的事,微臣可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韦宝说罢,对王体乾道“王公公,你们把我的话记清楚,到时候我说不清楚。”
在皇帝身边议事,或者皇帝每天说话,都是有专门的太监做记录的,这可不是开玩笑,所以韦宝特别强调一下。
王体乾道“爵爷,放心,都记好了的。”
王体乾和韦宝在外人面前,一点看不出私底下的关系。
“没人让你负责,放心。”朱由校又好气又好笑的说罢,对顾秉谦道“顾爱卿,你说说吧,你是首辅,谁负责此次裁军合适”
顾秉谦沉吟道“此事非同,闹不好会出大乱子的,将辽东军撤回关内,他们必定知道为了什么。上回裁军,已经有许多辽东将领上本子抗争。”
朱由校不耐烦道“朕知道,朕想听你说人选,尽是说这些朕知道的事有什么用。”
“微臣觉得,比韦爵爷更适合的人选,陛下又说韦爵爷没空,微臣暂时想不出合适的人选,高第大人主持这样的事,恐怕是难以服众的。”
这就搞笑了,高第是朝廷正式任命了的蓟辽经略,而韦宝只是一个监军,现在韦宝在众人眼中的能力和声望,反而远远超越了高第,让人弄不清楚到底谁才是蓟辽经略了。
“行了行了,退下”朱由校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这说了不等于没说吗韦爱卿再有才能,总不成大明以后有事,就只能韦爱卿去办吧要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这事,本来就应该你首辅亲自出马”
顾秉谦被皇帝一句话吓得腿差点软了,他是庸碌无能,只知道逢迎上级,溜须拍马的人,并什么真才实学,完全是科考八股文的产物,顶多说当官的限久了,经验比较丰富。
顾秉谦还想着实在不行就告老还乡算了,总能混个首辅致仕还乡的美名。
要是在这个节骨眼让自己去辽东,自己以后就全完了,顾秉谦知道自己这么大的本事节制关外那些虎狼之师,搞不好先把自己给做了。
幸好皇帝也不是不知道顾秉谦有多少能耐,并再说让顾秉谦去辽东的话,“你们都说说,每个人都得说话”
结果,几位阁臣都支支吾吾开不了口。
朱由校愤愤然坐下,拍了一下座椅扶手,“要你们有什么用朕不愿意上朝,就是看到们只知道吵架,遇事一个有本事做事的现在只召见你们内阁,就你们几个人在场,你们还是说不出话,大明养的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吗”
韦宝闻言,暗暗高兴,虽然他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已经让统计署的将消息带往辽东军各部,并且在各部煽风点火,抗议裁军,哗变,并且声明,除了韦爵爷来,他们谁的话都不听。
但那毕竟要时间,如果皇帝现在能让他去辽东,就很美妙了。
至于海防总督衙
蓟辽督师还好,能当兵部尚书,将意味着相当于大明的最高一层了。
“陛下,不可,微臣漫说是这样的能力,就是有这样的能力,陛下也不可。陛下别忘了微臣现在才刚刚到十六岁。陛下可以不拘一格破格重用微臣,但天下人不容这样的破格重用,微臣也无法不理世人的口水。”韦宝直接道。
众人刚才听皇帝要让韦宝当蓟辽督师,都是一怔,现在听韦宝一口就回绝了皇帝,更为惊讶。
“陛下,微臣不是不识好歹,微臣以死相报,也难以报答陛下对微臣的知遇之恩,微臣是为陛下,为大明着想。”韦宝解释道“陛下需要微臣做什么,微臣都可以去做,不在位置上,微臣也一样愿意将全部的想法说给陛下知道。即便可能触怒一些人,也可能让陛下不高兴,但只要是对大明好的事情,微臣不计较个人得失。”
朱由校沉吟着点头,
魏忠贤、客巴巴、贞、王体乾等皇帝身边的人。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冯铨和丁绍轼这些阁臣,都觉得韦宝这个人确实不错。
有时候觉得韦宝挺贪财,贪权力的,但这么看来,好像又不像。
韦宝刚才那样剖析辽东局势,那样说东林党轶事,的确是有可能触怒皇帝,触怒东林党的。
“好了,那就按照韦爱卿说的办吧。”朱由校对魏忠贤和几位阁臣道“辽东和蓟州再各裁军一现在固有城堡,全部不能放弃裁军事宜,用山海关驻军与辽东和蓟州各军换防完成,只是不知道让谁去办这件事,高第有这个能力吗上回裁军是韦爱卿一手做成的,现在韦爱卿另委派了海防总督衙门的差事,恐怕没空了。”
上回裁军是韦宝一个人搞定的,其实这一次,本来皇帝可以顺水推舟再让韦宝去,毕竟用不了多少时间,京城离辽东又这么近。
在场的人都是精明人,韦宝、魏忠贤、客巴巴和几位阁臣听皇帝这么说,就知道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什么意思了,就是不想韦宝这趟再插手蓟辽军务。
如果韦宝这趟再插手裁军的事情,那留下的人,不用问,都是韦宝看得上的人,以后韦宝在蓟辽的影响力就太大了
“你们几位阁臣,有什么说的吗”朱由校又追问道。
丁绍轼道“陛下,蓟州要是只留一守军,如何抵挡建奴军有可能的长途奔袭,如何抵挡建奴有可能的绕道袭击辽东现在只有三大军,再减少一,只剩下两人的话,要守住十余座主要城堡和三十多座次要城堡,每处能放多少人”
“这些不用你担心”朱由校不耐烦的高声道“山海关五雄兵,拨出两,还有三人,足矣守卫山海关屏障。两人随时可以支援蓟州和辽东,再说京城附近有京营,实在不行还能调动山西守军和山东守军入京勤王,要养那么多兵马做什么”
魏忠贤忍不住道“就是,陛下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
“朕现在问的是谁适合前去辽东执行撤军重任,其他的事情不要再议了刚才韦爱卿已经说的很清楚,兵力够用朕相信韦爱卿的话”朱由校大声道。
韦宝一汗,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说吧,爱卿。”朱由校顿时换了笑脸。
“陛下,微臣可说八边军足够用,这得有前提,必须有强兵强将,精兵干将精兵强将必须保证足额的兵员,决不能再发生吃空额的事情。要知道,大明以前在蓟辽地区的兵力一直在三十以上啊。现在缩小四倍,哪里敢说一定够用。但微臣也赞成陛下说的,有京营、山东军、大同兵马环伺周围,京城又有一堆兵马,短时间凑三兵马,外围支援超过十五,没什么问题。”韦宝解释道“微臣不把话说清楚,以后出了什么事情,等下说是微臣的事,微臣可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韦宝说罢,对王体乾道“王公公,你们把我的话记清楚,到时候我说不清楚。”
在皇帝身边议事,或者皇帝每天说话,都是有专门的太监做记录的,这可不是开玩笑,所以韦宝特别强调一下。
王体乾道“爵爷,放心,都记好了的。”
王体乾和韦宝在外人面前,一点看不出私底下的关系。
“没人让你负责,放心。”朱由校又好气又好笑的说罢,对顾秉谦道“顾爱卿,你说说吧,你是首辅,谁负责此次裁军合适”
顾秉谦沉吟道“此事非同,闹不好会出大乱子的,将辽东军撤回关内,他们必定知道为了什么。上回裁军,已经有许多辽东将领上本子抗争。”
朱由校不耐烦道“朕知道,朕想听你说人选,尽是说这些朕知道的事有什么用。”
“微臣觉得,比韦爵爷更适合的人选,陛下又说韦爵爷没空,微臣暂时想不出合适的人选,高第大人主持这样的事,恐怕是难以服众的。”
这就搞笑了,高第是朝廷正式任命了的蓟辽经略,而韦宝只是一个监军,现在韦宝在众人眼中的能力和声望,反而远远超越了高第,让人弄不清楚到底谁才是蓟辽经略了。
“行了行了,退下”朱由校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这说了不等于没说吗韦爱卿再有才能,总不成大明以后有事,就只能韦爱卿去办吧要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这事,本来就应该你首辅亲自出马”
顾秉谦被皇帝一句话吓得腿差点软了,他是庸碌无能,只知道逢迎上级,溜须拍马的人,并什么真才实学,完全是科考八股文的产物,顶多说当官的限久了,经验比较丰富。
顾秉谦还想着实在不行就告老还乡算了,总能混个首辅致仕还乡的美名。
要是在这个节骨眼让自己去辽东,自己以后就全完了,顾秉谦知道自己这么大的本事节制关外那些虎狼之师,搞不好先把自己给做了。
幸好皇帝也不是不知道顾秉谦有多少能耐,并再说让顾秉谦去辽东的话,“你们都说说,每个人都得说话”
结果,几位阁臣都支支吾吾开不了口。
朱由校愤愤然坐下,拍了一下座椅扶手,“要你们有什么用朕不愿意上朝,就是看到们只知道吵架,遇事一个有本事做事的现在只召见你们内阁,就你们几个人在场,你们还是说不出话,大明养的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吗”
韦宝闻言,暗暗高兴,虽然他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已经让统计署的将消息带往辽东军各部,并且在各部煽风点火,抗议裁军,哗变,并且声明,除了韦爵爷来,他们谁的话都不听。
但那毕竟要时间,如果皇帝现在能让他去辽东,就很美妙了。
至于海防总督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