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矣,该抚饶为之、亦善为之。
    “士大夫”不直接骂天启,应该是给崇祯面子,也可能是因为天启有魏忠贤这个“背锅俠”。
    评论天启的一生,魏忠贤和客氏这俩位应该算是受了池鱼之灾,虽然这俩位有很多小问题,但绝不至于这么臭名昭著,可以说都是天启惹的祸。
    天启皇帝朱由校竟然敢对“君子”们不敬,“君子”们怎么会和你客气。
    宫里的事谁敢说比现在在场的一个秉笔太监“刘若愚”清楚
    刘若愚现在就在旁边笔录,就在韦爵爷的正对面坐着。
    刘若愚曾经记载“夫以乳媪,俨然住宫,自视为圣上八母之一,亦僭妄殊宠极矣。且倏出倏入,人多讶之,道路流传讹言不一,尚有非臣子之所忍言者,皆不足信也。”
    内臣“刘若愚”的书是创作地点是天牢,目的是自证清白,或者说是为了保命。
    据说“刘若愚”写完这本书后就被放了。
    刘若愚想活着就必需跟着主旋律走,抹黑魏忠贤,书中还提到了七君子。
    可以确定刘若愚是不会美化魏忠贤和客氏的,他都承认的事情,那就应该是真实的。
    所以,记录天启皇帝朱由校,以及魏忠贤和客巴巴的,刘若愚应该属于最重要的证人之一了。
    刘若愚有点像是后世的污点证人。
    只是刘若愚做的是伪证,他是迫于无奈,算情有可原。
    而且刘若愚也是个妙人,在书中留下了很多彩蛋。
    明史是在“后金”皇帝的“亲切关怀”下、几十位“大儒”耗时“数十年”“精心”编写而成。
    “神器”都需要血祭,“后金”的精神法宝“明史”当然也不能例外,但血却是“明朝遗民”的血。
    “后金”为了“纠正”汉人“错误”的历史,可谓是煞费苦心,禁毁数十万本书可是体力活,成本很高。
    客氏原名客印月,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八岁入宫,定兴县民侯二之妻,生有一子,曰国兴,身份奶娘。
    客巴巴的相好魏忠贤,泰昌元年,1620年、三十三岁,冬封奉圣夫人。
    天启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并不是创新,神宗给奶娘的封号是戴圣夫人,由一个封号做出的那些猜测显得十分可笑。
    封乳母金氏戴圣夫人给冠服,升其夫锦衣卫正千户,王鉴为指挥佥事。明神宗实录隆庆六年八月记载的事情。
    客氏“每日天将明即至殿内,候先帝圣驾醒,始至御前,甲夜晚七点后回咸安宫。”可谓是忠勤客氏“出宫暂归私第,必先期奏知”。可谓有规矩。客氏悉心保存天启胎发、疮痂,及累年剃发落齿,及剪下指甲”,可谓重情义。
    她应该算是“细处有瑕,大节无亏”,喜奢华、爱排场或许有之,一朝富贵,多数人都会有点飘,衣锦还乡不只是男人的专利。
    但别的罪名实在太过荒谬,毫无实证,也不符合逻辑。
    明史说客氏“妖艳”“狠毒”“开放”,天启宫词说客氏“时将四十,颜色如二八”,但酌中志只说客氏“狠毒”“越制”“奢华”“善谋”。
    “酌中志”记载;惜薪司一刘姓内官是魏忠贤母亲的族弟,也就是说魏忠贤没进宫之前就对宫里的事物有一定了解,他进宫时应该有准备的。
    进宫就能在“隶司礼监秉笔掌东厂太监孙暹名下,派与御马监刘吉祥照管。”也说明魏忠贤是个“有能力”或者“有关系”的人。
    一个有外貌、有心机、有手段、会为人处事还会武功的人怎么可能穷,说魏忠贤因为“穷”进宫根本说不通。
    若说因为要“出人头地”好像也说不通,毕竟他不能预知未来,宫里的争斗是很激烈的,宫里那么多内臣,老资格的也不少,想成“厂臣”的难度不亚于成为“将军”。
    魏忠贤为什么进宫真的可以算是一个迷,也许跟刘若愚一样因为做了一个梦就进宫了。
    魏忠贤1589年入宫,在御马监做事,后入甲字库任职一肥差,刘若愚说是“马谦”一直照着魏忠贤,还救过他的命。
    但另一章又写马谦“性刚直”“持正不阿”。
    明显的矛盾,这存在两种可能,一种;魏忠贤是个人品不错的人,至少表面上是的。
    一种;这段是刘若愚为了抹黑魏忠贤编造的。这段里,有个魏忠贤“私往四川”的故事,本身漏洞明显“魏忠贤被倒吊三天,三天不吃不喝”竟然没事,只能说老魏真非常人也。
    魏忠贤1605年入东宫,办才人王皇后及先帝天启之膳,刘若愚说魏忠贤是托了魏朝的关系。
    但另一章又写“朝与贤既客氏私人,曾结盟为兄弟,贤居长而朝顾次之,称曰大魏,二魏。”
    明显的有内涵,魏忠贤如果没有根基,没有能力,魏朝怎么会和结拜魏朝难道喜欢把自己变成“二魏”
    这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魏忠贤有自己的人脉,不是魏朝的关系。
    一种是魏忠贤处人为事的本领强到没边,跟谁都能成为朋友。
    1605年光宗是太子,天启是皇长孙,谁都知道这个职位的含金量,魏忠贤能得到这个职位,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能力和手段。
    当时魏忠贤人品作风应该也不差,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神宗和光宗是不会允许一个“臭名昭著”“满口脏话”“不学无术”“人品低劣”的“无赖”接触小“天启”的。
    天启又不是捡来的,皇长孙不是开玩笑的。
    魏忠贤真的是“文盲”吗
    一个智商很高,情商爆表的人,怎么可能是文盲
    想要爬上高位怎么能不学习
    想要操纵朝廷,怎么能不认识字
    而且“熹宗实录”记载周宗建说魏忠贤“一丁不识”时,魏忠贤还非常生气的争辩,说明他应该是认识字的。
    “明史”里也有魏忠贤读书的记载。当然他的水平可能不高。
    为人处世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阿谀奉承也是需要知识量的。
    魏忠贤能跟一帮有知识的内臣一起玩,能和一帮有知识的人处的不错,能把一帮有知识的领导哄高兴,这技术绝对不简单。

章节目录

明鹿鼎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轩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樟并收藏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