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地图道“建奴出兵,无非是攻打宁远城,或者长途奔袭山海关,我觉得,山海关有重兵把守,建奴轻易不敢来,此次作战,很有可能攻打宁远。”
    高第说罢,很想问一问宁远有多少驻军,多少老百姓,却又想到,自己堂堂经略,这个都不知道恐怕不合适,便对吴襄道“吴将军,准备五万石粮草,一万军士,准备支援宁远城”
    吴襄当即抱拳道“是经略大人”
    “其他各处小心防备吧,这段时间,各地坚守,一有敌情马上报至督师府,山海关现在坐拥蓟辽半数以上大军,还得准备两万到三万人,随时增援。”高第道。
    韦宝和众人听的暗暗点头,虽然都看出来高第这货啥都不知道,不过这么小的范围,其实也没啥好准备好分派的,要是让韦宝说,韦宝估计自己也就大概这么几句话。
    高第见没人表示异议,稍微松口气,对于自己的机智还是挺满意的,暗忖不过如此嘛。心惊胆战,呵呵,不也就这么回事
    “督师大人,如何您有什么要说的吗”高第看向孙承宗。
    “现在蓟辽军事是高大人指挥,高大人说如何就如何吧你都说完了,就这样”孙承宗皱了皱眉头道。
    “嗯,马上派报信骑兵通知各处坚守,注意敌情啊,等建奴和蒙古人动手之后,咱们再想对策吧,不然还能如何建奴和蒙古人都是铁骑,行军速度快,神出鬼没的。”高第笑道。
    高第原本的方略与韦宝是一样的,也是想全面放弃辽东,只固守山海关和蓟州一带,防备建奴偷袭京畿重地便可。
    方略正确的情况下,高第虽然不懂军事,做出的策略也没有多少问题,以不变应万变,的确是一个法门,并且还不容易被挑出毛病来。
    “方才高大人说,得先考虑建奴从何处起兵,你只说建奴会攻打宁远城,你已经料定了建奴的进攻方向了吗”孙承宗皱了皱眉头道“建奴如果多路出击呢而且就算建奴单路出击,什么都不做,只攻击宁远城,还玩过去一向的围点打援一套,高大人如何应对什么都不管了,全部交给山海关总兵去想,是这样吗让骑兵报信,只说让他们固守,注意敌情,就这样完了,是吗高大人这个经略当的可真轻松,若是如此简单,朝廷不如派一只阿猫阿狗坐督师位置也一样,反正底下人都能自行想办法。”
    高第被孙承宗说的一愣一愣的,怒气又升腾了几分,本来感觉自己表现的还可以,合着被你孙承宗说的一无是处了“那督师大人说怎么办我才能有限”
    “老夫马上要走的人,如果老夫今日已经走了,你能指望老夫给你出谋划策吗是你当经略,还是老夫当经略”孙承宗皱了皱眉头道。
    高第不敢再顶撞孙承宗,求助的看向韦宝。
    韦宝却依然表情如一,一副坐等议事结束的样子。
    不过韦宝也没有露出丝毫不耐烦。
    监军其实是这世上最容易做的工作了,如何可以的话,韦宝恨不得戴个大墨镜假寐,睡一觉,便万事大吉了。
    全场沉寂了两三分钟,高第实在忍不住了,打破沉默道“谁还有话要说大家畅所欲言嘛,只要对边军有利,对抗击建奴有利,本经略都会虚心采纳。”
    还是没人说话。
    这让高第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难怪谁当了主将或者地方官,都要被底下人都换成自己的亲信,没有亲信,这日子没法过。
    韦宝本来想说两句,帮高第圆个场,议事便结束了,但是看出来孙承宗像是带了气,故意找茬,韦宝就索性不吭声了,大不了就耗着呗,你孙承宗年纪那么大,还能秉的过我吗
    而且你孙承宗秉的住不吃饭,还能秉的住不睡觉吗年近七十,时时刻刻都犯困的吧
    旁人也都是韦宝这样的想法,一个个都是石化状态,内心期盼议事早点结束。
    表面却一个个不急不躁,无所谓的模样。
    韦宝其实挺熟悉这种氛围的,比起天地会开会,大明体制内才更像是后世,一堆吃了饭不干活混日子的人,大家都混呗。
    又过了五六分钟,全场依然寂静一片,高第又忍不住看了看孙承宗,然后道“若是大家都觉得就如此办,那就散了吧,有人负责通报各军吗”
    站在最外面的一名武官模样的人抱拳道“末将负责,只要经略让书办注明送到何处,送予何人,末将会派人送信。”
    高第点了点头那行吧,我让人把各项军令写好,你就发出去吧。
    “末将遵命”负责联络的武将再次抱拳。
    “诸位将军,大人,走吧咱们接着去为吴将军和韦爵爷祝贺。”高第又看了一眼孙承宗,然后站起身道。
    众人松口气,全场一下子嘈杂起来。
    如果不是孙承宗在场,估计马上就能有说有笑起来,大家觉得高第这人还行,遇事不慌不忙,倒是有一些大员气度。
    “恩师怎么了”韦宝轻声问孙承宗,看见孙承宗依然板着脸,坐的端端正正的。
    “没什么。”孙承宗叹口气道“恐怕老夫是真的老了吧,每个人行事风格不同,老夫也不能全按照自己习惯的来,可能高大人如此指派也不错”
    “是啊,恩师也别太过操心了,好好休息一段,我说过,恩师以后有的忙,只要调整好心态,静观其变便是,将来朝廷肯定还有想到恩师,重用恩师的日子,恩师忙了这许多年,也该好好的歇一阵了。”韦宝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的却不是这样的。
    韦宝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孙承宗这次走人,虽然到了崇祯朝又有一阵短暂的复出,但是孙承宗与东林党的关系也一般般,加上崇祯是不好相处的人,孙承宗没复出多久便真正的彻底告老还乡了。
    这种黑暗的朝廷,做事太较真,太想着朝廷啊,想着百姓啊,事情就没法做了。
    反而是高第这种混日子的,到了哪个朝廷都能混的风生水起。
    不说风生水起,靠资历,靠做人,保住高官厚禄是没问题的。
    孙承宗看了韦宝一眼,觉得有时候,自己这个弟子还算是真诚的,至少韦宝不会说什么陛下会挽留自己,婉拒自己告老还乡这种话。
    孙承宗自己很清楚,自己这趟走人是走定了,时间问题,陛下碍于情面,会慰留一段,估计也就个把月。
    不过这回陛下会亲自前来为韦宝主婚,而现在建奴和蒙古人来犯,陛下肯定没法立时过来,估计得推辞一阵子,至少要等建奴和蒙古人退了,边防安宁,陛下才会来。
    皇帝下了圣旨的事情,一般是不会更改的。
    “走吧,吃你和吴大人升迁的喜酒去”孙承宗忽然笑了起来,“老夫眼下就是闲云野鹤。有好酒好菜,为何不享用,要躲在督师府啃窝头”
    韦宝呵呵一笑“恩师何必要啃窝头再苦也苦不到大明督师头上呀。恩师这是在骂弟子呢。”
    孙承宗看韦宝一眼,同样呵呵一笑,却没说啥。暗忖同人不同命,自己的官位是靠自己一步步努力得来的,都是苦出来的,可自己这个关门弟子呢
    谁的日子都不如韦宝好过,人家可不苦。

章节目录

明鹿鼎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轩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樟并收藏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