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不让人家到处看看吧
    现在韦家庄真的没有什么地方能让人随便看看了。
    因为整个韦家庄,从人们的服装穿着,但行事风格,到教育,到生产。
    都与大明很不一样了
    还有到处都是他的头像,到处是宣传标语。
    要说个人崇拜,天地会治下地区的个人崇拜可不是魏忠贤那种修几座生祠能够比拟的了。
    韦宝好不容易劝说魏忠贤不要再修建他个人的生祠,要造生祠也是与皇帝塑像摆在一起,现在别人去他的地盘看过,肯定会把各种见闻流传出去。
    到时候,还不得给他订一个欺君之罪,谋反重罪啊
    “这倒是可以,韦家庄咱家是去过的,不过也有一年多了,当初搞的就不错,这一年多,以韦大人的本事,肯定又大变样了。”刘朝闻言也来了兴趣。
    胡良辅和纪用两个大太监也同样感兴趣。
    上哪儿去打秋风,这是他们这些高官和太监们最喜欢的事情了。
    韦宝见几个人说的热火朝天,没有办法装听不到,干笑一下“不是不欢迎大人和几位大公公,实在是穷乡僻壤,怕污了贵人的眼睛。还是直接去山海关吧,那里有天地商号的会馆,条件比乡下好的多,要不是看望父母,我都不愿意去乡下,我们那里全是难民,我这人心善,有人求到韦家庄去,我一般都是收留的。多少人没饭吃啊,看到高大人和几位大公公这样的朝廷大员,还不得一起哭闹啊、到时候,不但没玩到什么,反而给几位贵人添堵,闹心,我的罪过就大了。”
    高第和几个大太监听韦宝这么说,打消了不少热情,虽然有点怀疑韦宝说的太夸张了,却也没有往深处去想,觉得韦宝的地盘,还不就是乡下嘛,乡下地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既然去山海关也等同于去韦宝的地盘,不去乡下也没有什么。
    韦宝急忙补充道“高大人,几位大公公,等到了山海关,让你们看看我待客的热情,绝对不比地方那些官绅轻。”
    高第和几个大太监听韦宝这么说,都高兴起来了,听话听音,听出韦宝是什么意思了。
    “韦大人一向大方,豪气之名名满天下,谁不知道”胡良辅笑着拍马屁道“韦大人的事情,在宫里面,大家伙都是抢着替韦大人办差的,每次都有重赏。”
    “不错的,要是陛下有什么旨意传给韦大人,谁不抢着去抢不到的人,都要难过好些天。”纪用也笑道。
    高第与刘朝也笑着点头称是,几个人比赛夸赞韦宝。
    “我听说韦大人手上有几百万人了辽民都跑到韦大人手上去了”高第忽然问道。
    韦宝又一惊,暗忖高第的本事的确比这些大太监高一些,问的都是一些节骨眼的话题。
    “是不少人,我也没有正经算过,百八万人应该有,也没有几百万那么夸张。人多,吃饭是大难事啊,每一个月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现在这个年头,谁要是能管人一顿饱饭,天底下的穷人都能跑来人多没用有那么多地给人种地才成,看看现在这种年景,不是旱灾就是涝灾,要么就是地震,日子没发过”韦宝轻描淡写的道。
    高第闻言点了点头,“的确是啊,只有大明南方的肥沃土地,才是好田地,在北方,弄了人多,是没有什么用韦大人又这么心善,心善的人,很难存出多少大钱来的。”
    “没错,人不能太心善,以后再有人去韦家庄,韦大人还是别都收留了,有落不到啥好处,还被人说韦大人你拼命招揽人,怕怀疑韦大人有什么用心呢。”刘朝好心提醒了一句。
    韦宝知道刘朝这是好意,这种流言蜚语已经传了很久了,刘朝是宫里面的大太监,皇帝身边的人,肯定听到了很多,刘朝都听到了,更不用说整个大明朝廷和地方上的士绅大户他们都听到过什么了。
    韦宝喊冤道“刘公公,咱们是最熟悉的吧你是知道我的,您也是懂军事的,要一些饭都吃不饱的泥腿子能干什么这些人大字不识一个,除了能吃饭,还能干什么我还不就是纯粹是善良,不忍心看人都冻死饿死了吗跟着我,不说都能挺过去,总好过以前在辽东,不是被建奴杀,就是被那些个只知道收佃租的大户挤兑死,我就是不忍心。”
    “知道,知道,辽东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刘朝笑道“我每逢听到有人说韦大人什么,我都帮忙顶来着。”
    “多谢刘公公”韦宝急忙谢道。
    纪用和胡良辅也趁机卖好,都说在外面没少说韦宝的好话,尤其是在陛下面前没少说。
    韦宝赶紧又一一谢过。
    “只是,韦大人你弄走了那么多辽民,辽东的土地怕是都没人种了吧那些辽东大户肯定生气不知道会不会影响这回韦大人与吴家结亲的事儿”刘朝一副不经意的样子。
    好像是替韦宝着想,其实是在挑拨离间。
    太监最爱好做的事情,要么弄钱,要么播弄是非,挑拨离间
    这帮人就是一帮心理和身体都不健全的人。
    “应该不会,至少表面上不会做的太难看。”高第分析道“韦大人是陛下亲自委派的监军,管着他们呢再说韦大人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他们不看僧面看佛面吧还有,吴家在辽西多大的声望啊不看韦大人的面子,也得看吴襄大人的面子吧”
    刘朝点了点头,“那蓟辽的将领们肯定更要给面子了,毕竟韦大人是孙督师的弟子嘛。”
    韦宝不等高第说话,率先道“这真的说不好。”
    “这怎么话说的”刘朝奇道“难道谁还敢不给韦大人面子那不就是不给孙督师面子吗”
    刘朝一来因为感兴趣。
    二来因为听意思,这里面有矛盾。
    三来因为这一趟他们来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做掉孙承宗,这是正事
    所以,对这个话题十分有兴趣,尖细的嗓音不由的又拔高了不少。
    韦宝摇了摇头,一副不愿意说的意思。
    其实韦宝是想与高第和三个大太监更加亲近一些,表面他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而不是站在孙承宗那边的
    要不然,韦宝其实对于孙承宗和孙承宗底下的蓟辽将领会不会支持他,并不是十分关心
    韦宝只对自己能获取多少利益关心。
    要不然,对于孙承宗能不能继续镇守辽东,韦宝也是无所谓的态度。
    其实谁镇守都一样,只要不莽撞胡乱出兵,只要能叫的到大明朝廷按时供应粮饷过来,都能立足辽东。
    立足辽东本来就不是什么难事。
    原来的历史中,直到崇祯倒台前夕,整个大明都已经崩溃倒塌了,山海关不是都还在明军手里吗
    那时候,大明的江山都已经烂光了,不复存在了,不是照样握有半个辽东吗、
    所以,韦宝根本就没有在意过谁执掌辽东。
    至于孙承宗对于自己个人的帮助,其实孙承宗已经完成了任务。
    现在韦宝已经是正四品朝廷大员,并且与皇帝搭上了交情,并且还娶了英国公张维贤的女儿,是英国公府的女婿。
    凭着这些深厚的政治背景,有没有孙承宗这个老师,没有啥帮助了。
    现在的情况倒是反过来,韦宝不需要依靠孙督师,而孙督师实际上有很多事情,倒是要反过来依靠韦宝的。
    因为孙承宗没有韦宝的人脉,没有韦宝那么多的钱,想要做成点什么事情,不靠这个学生,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高第本来是不打算说的,见韦宝开了头,才道“韦大人的顾虑不无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鹿鼎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轩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樟并收藏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