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天下刑名,官员这么分散,你这边刚一动手,天下早已经大乱了,各地案子没人管了,是不是更要出大事”王纪还是这个观点反驳。
    “不必全换,主官或者换,或者调任就可以。”韦宝道,“只动十来个人,就都解决了。”
    初审、会审的话是有可能面对原告、被告这些人的;复审不可能全部把人从各地带到京城,所以应该是以文案为主。
    拷打犯人、严刑逼供在当时是合法的,理论上除了有功名的读书人以外,过堂时都可以拷打。
    地方上办不了的重大案件归刑部,未必有明确的划分,大体相当于后世的“公安部督办案件”吧。
    实际上一省的刑名官员也不过按察使1副使1n佥事,刑部各司案件少得多,两个官员是比较正常的。
    吏户礼兵刑工,大体是这个顺序吧,刑部地位不算高。
    “换十来个人”王纪惊异于韦宝的想象力,反正他是不敢这么想的。
    “嗯,完成人事改造,刑部上下依然是王大人说了算,而且天下刑名都是王大人说了算,只要刑部做的好,都察院和大理寺就会更加轻松,大理寺的人员不用变动,都察院甚至能继续裁撤不少人但如果刑部继续这么下去,都察院只能负担更多的刑部的工作。王大人,如果你不对刑部上下进行改造,我可以直接往各地派遣御史,替代底下的按察使御史虽然官阶不高,但代表的陛下,就是巡抚总督见到也得给面子。”韦宝道。
    王纪知道韦宝说得出就能做出来,这是一个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的人。
    他忽然很后悔留下听韦宝说这些,感觉被韦宝带歪了路,完全陷入了韦宝的想法,他要是一走了之,不管韦宝说什么做什么,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一套,刑部就是不甩韦宝,他相信韦宝也没有什么办法。
    让御史替代刑部官员,那也只是说说罢了,御史的提拔是需要朝廷的,韦宝现在完成了对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事改造,很多新近官员,但这些人并没有获得司礼监和内阁的任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地方官哪里会理会他们
    “以后天下刑名,比如说咱们预备将一名死囚改成充军发配,问他收10两银子,地方提刑按察使司得2两,刑部得2两,大理寺得2两,都察院得2两,陛下的内帑得2两,这公平吧有罪就是有罪,可以减轻刑罚,允许花钱,但绝不允许颠倒是非黑白,不能让老百姓绝对朝廷律法形同虚设,失去对官府的信任这不单是司法衙门的问题,也同样是整个朝廷的尊严首辅大人,您说是么”韦宝对王纪说完,又问首辅顾秉谦。
    其实司法那一块,顾秉谦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员,根本拿不到银子,拿到的也极少,他是无所谓的。
    但顾秉谦觉得如果真的能够按照韦宝这么做,扫清冤狱,就算降低了判罚尺度,包庇了许多要被治下重罪的人犯,但至少还了被害人清白,很多时候,老百姓就是要一个理字而已,这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过,顾秉谦却没有吭声,即便内心已经倾向于韦宝的法子,他也不会随便给出自己的意见,传统高官都是这么个套路,收银子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拿主意的时候,都是不吭声的。
    “韦大人,这事牵扯太大,过一阵再说吧,我要与很多人商量。”王纪改策略了,从直接抗拒,改成了推诿。
    韦宝呵呵一笑“还要和谁商量大理寺和都察院已经这么做了,这么做,对陛下好,对九千岁好,衙门里的官员也没有少拿银子,对谁都没有损失我就不信王大人算不清楚这笔账,你是愿意拿同样的银子,成天被各种事情烦的焦头烂额,被老百姓大骂贪官庸官,还是愿意拿同样的银子,轻轻松松,还有一个好官身,大家都传颂王大人是包青天在世这不难选择吧至于从你这里,到九千岁这中间的人,我相信,九千岁得了银子之后,会拉平关系的,不用大人操心。”
    “韦大人,你就不要再逼我了,总是要容我考虑一下吧你难道要我现在就答应你”王纪苦着脸道。
    “给王大人一天时间考虑,地方提刑按察使司各衙门更换人员,我派都察院官员配合王大人,一个月之内,全国刑名官员大换血我要大明的天是青天,是蓝天,不要黑的。”韦宝果断限定了期限。
    王纪无奈的和首辅顾秉谦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韦宝笑道“这事还能对谁商量对九千岁商量呗一天时间还不够么明天中午我到王大人府里去。”
    “韦大人,官官相护,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啊,地方提刑按察使司衙门的官员,与布政使司,与地方乡绅,那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你这么硬换,会出大事的,你难道要引得咱们刑部上下被孤立引得地方乡绅不买朝廷的账吗没有这么简单。”王纪道。
    “王大人,有的事情,你要说难,可能你一辈子也做不到有的事情,你要说简单,做了也就做了。当年的首辅张居正大人推行新政之前,多大的阻力不是也一样说做就做了刑部的事情我想过了,以前官员犯案,既往不咎,或者从轻发落,以后一定要严格管理,不能再生出让老百姓寒心的案子,咱们要拿银子,就得向大户动手,不能搜刮民脂民膏刑部所有官员出任地方,只能异地围观,不准回到本地。”韦宝道。
    “地方大员和乡绅不买账怎么办这你还没有说呢,不管了吗”王纪道他们不买账,咱们寸步难行
    “怎么可能寸步难行只要秉公办案,老百姓会支持你们,这就足够了,抓住证据,该抓的抓,该押送京师的押送京师,这不容易吗莫非王大人还要我亲自到哪个省的提刑按察使司替换一个提刑官,做一段时间给王大人看一看吗”韦宝笑道我手里有刀,我头顶有天,我倒要看看,谁敢不配合。不配合的官员,正好告到都察院,一体撤换。
    王纪已经彻底的被带入了韦宝的思维,他虽然是大贪官,依附于魏忠贤的,有谁不是大贪官但他承认韦宝这么做的话,若是真的成功了,对他个人财富和势力,并且有多少影响,他还真的能够更加轻松,获得更好的官声,甚至可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韦大人啊,你还年轻,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为官几年你说的都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一下,得罪的可不是几个人,得罪的是所有地方官和地方的士绅大户咱们为官,只要过得去就行了,有必要这么拼命吗”王纪道“你不要忘了,咱们互相帮衬的是同僚,是官场的朋友,不是那些泥腿子啊。你给泥腿子再多的好处,他们也只是口头说几句,若真的像你说的,做到扫清冤案错案,以后办案出一点纰漏,都要被老百姓数落,那又图什么呢”
    “图良心平安”韦宝坚定的道“图积德行善王大人,你这一世为高官,是你祖上积德行善,你光想着自己,难道就没有为你子孙后代着想过吗刑部在你手上把这套廉政制度推行下去,你将传名于天下,好官声将惠及子孙后代,就是你将来致仕,告老还乡,我相信大人家乡人也会为大人而扬眉吐气的。”

章节目录

明鹿鼎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轩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樟并收藏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