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条道上的苦命人呀。
    不过,他们的苦命属于过去,从这一刻开始,这些人都是大明正儿八经的官场中人了,都是有国家编制的人了
    吴三辅在人群中特别显眼,因为别人就算不哭,也都颇为伤感,只有吴三辅是咧着嘴直乐的。
    吴三辅看见韦宝回头了,冲韦宝摇了摇手,示意打招呼。
    韦宝想笑笑不出来,暗忖你个没心没肺的老哥哟,又将头转回去了。
    出了长安门,这条道就是进士们夸官游街的道了。
    一路上悬挂了大红灯笼,布置了不少红绸彩带啥的,看得出来破费不少。
    为首的鸿胪寺官员手持金榜,金榜上面盖着皇帝大印。
    金榜被贴在一方指定的墙面,那里有御林军的将领等候为新科进士们保驾护航。
    虽然京城的治安好的不能再好,这么多人在一起,也不至于有什么贼人敢乱来。
    但这个排场是肯定要的,这不是做给进士们看的,而是做给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们看的。
    金榜贴好,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们又对进士们恭贺一番。
    居然还有三名不知道多大年纪,反正看起来至少九十出头的老者来为状元、榜眼和探花郎戴大红花,批大红绸子。
    “好,好,真精神啊。”帮韦宝戴大红花批大红绸子的老者老的都缩起来了,眯着眼睛看韦宝。
    “谢谢谢谢。”韦宝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位,不知道算民间代表,还是退休老干部估计是老百姓,因为老者穿的是崭新的常服,并不是什么官服,如果是退休老干部的话,退休致仕之后,这种盛大的吉庆场合,应该也是穿官服的吧
    不但戴大红花,批大红绸子,状元、榜眼和探花郎三人还能骑马,这对于其余进士是没有的。
    吴孔嘉眼睛几乎喷火,看着跨上了枣红大马,意气风发,帅的无以复加的韦宝,恨不得一脚踢马屁股上去,给韦宝踢下来。
    这些本来都应该是自己的啊
    韦宝摸了摸身下的高头骏马,暗忖,比起自己的赤鹿来,似乎还差的远呢,自己的赤鹿可是汗血宝马,一天跑五六百里都没问题
    千里马,那都是夸张,其实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汗血宝马能一天跑500里都是极限了
    韦宝的赤鹿和吴雪霞的黄山楂是宝马中的宝马,本来是建奴偷运给吴家的货品,被韦宝劫持了的。
    这种等级的马,可遇不可求,全世界不超过20匹。
    在建奴那边,也就是努尔哈赤和几个旗主王爷才有资格拥有,连亲儿子都未必能弄到一匹。
    给吴襄也只是为了弄到关内卖上大价钱罢了。
    恰巧被韦宝给截获了。
    御林军旗鼓开道,手举状奉牌走在前面,两侧是宫中乐队吹吹打打锣鼓喧天。
    周围是礼部准备的人燃放爆竹,鞭炮齐鸣。
    噼里啪啦的,热闹,喜庆异常。
    街道边上来观礼的老百姓们也很热情,不停的欢呼。
    获得最多欢呼的本来应该是状元郎。
    无奈今科的探花郎颜值实在是太高了,把所有的目光都吸引走了还不算,还很亲民,一路上不停的微笑,搞的跟后世选美小姐得奖之后答谢一般。
    倒不是状元余煌和榜眼华琪芳太端着,太古板,太严肃啥的,而是两个人此时犹如置身梦里面,激动的难以自已,哪里还顾得上与围观老百姓互动啊
    “那人是状元吧最俊的那个。”一名老太问道。
    “不是,那是探花,他在三人中最后面嘛。”老太的儿子答道。
    “哦,我还以为他是状元呢,应该把状元给这小伙子,看着最顺眼。”
    老太的话惹得旁边几人一起笑了,不过,大家都是善意的笑。
    长得帅是最主要的方面。
    次要方面还是韦宝的年纪。
    状元和榜眼都是四十开外的人,一众进士也大都四十以上,至少也是三十出头的人。
    可韦宝呢
    15岁。
    15岁还不算完,关键韦宝长的出嫩,这时代十二三岁的好些小孩看上去都要比韦宝老。
    年轻真好,青春无敌啊。
    一个这么年轻的人获得了金榜题名,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励志的故事
    很多人成功了,但是到了四五十岁才成功,他们的成就被年纪限制了,成功,也相应的要被打折扣。
    而韦宝这个年纪,只能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韦宝的未来是绚丽多彩的,拥有了探花郎的头衔,韦宝就是成天喝茶看报纸,在办公室跷二郎腿,混到三十岁,至少也是四品大员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那探花郎到底多大啊哪儿的人啊”
    “探花郎叫什么名字啊”
    “探花郎没有娶亲吧看上去好小啊。”
    “探花郎的爹娘来了吗”
    一大堆问题,几乎全部都是围绕韦宝来的。
    更有不少寒门的姑娘小媳妇偶尔尖叫一两声,惹得一群哄笑,搞的比后世脑c追星族还夸张。
    弄的韦宝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只能还给他们更加温暖的笑容。
    实际上这时候吴雪霞、王秋雅和贞明公主等人都来了,只是人太多,根本无法靠近,只能坐在马车中,远远的看着。
    李成楝带着老婆孩子一大家人也来了,也同样在人群中。
    李成楝见韦宝过来,见韦宝这么威风,简直如同他自己骑着御马游街一般,高兴的将手掌合拢成喇叭状,大声叫韦宝。
    韦宝听见了,对李成楝挥了挥手。
    “是我二叔那个是我二叔二叔好威风啊”李成楝最小的儿子李乐土高兴的大叫着。
    李乐水和李乐山也不停的挥手喊二叔。
    旁边的围观者一听说这家人与韦宝是亲戚,急忙纷纷向他们打听探花郎的情况。
    李成楝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唾沫横飞的将韦宝的家世、籍贯、年纪、婚配情况啥的竹筒倒豆腐的往外冒。
    众人一阵艳羡,都说探花郎好厉害,原来还是寒门子弟啊
    原来探花郎就是京城和北直隶的天地商号的大老板啊
    又会读书,又会做买卖。
    一时之间,韦宝的各种故事如同风一般在京城疯传,演变成传奇,演变成神话故事了都快。
    变相的,也让今天各家天地商号的生意都好了至少两三倍,大家都想去探花郎的铺子里面看看,顺便听一听探花郎的故事。
    可以预见,不用等到明天,天桥下和各大酒楼那些说书的人,最火热的题材一定是寒门子弟出了一个探花郎的故事。
    甚至不少说书的在场的人,现在就已经开始疯狂的酝酿各种版本的探花郎故事了呢。
    连听闻了韦宝今日要夸官游街的熊兆珪和熊欣儿也来了。
    熊兆珪被王家的人打伤了腰骨,不过幸好韦宝请了郎中为他医治,而且万幸的是没有打断骨头,现在已经能拄着拐杖下地了。
    熊欣儿本来不让他来,说她自己去看一看,然后回去告诉他。
    但熊兆珪感念韦宝的大恩,说恩公夸官游街,一定要去捧个人场才是。
    熊欣儿拗不过他,只得扶着他来。
    韦宝同样也没有看见人群当中的熊家兄妹。
    熊欣儿满耳都是身边众人在夸赞韦宝的声音,都是关于辽西韦公子的各种版本的故事,心里甜丝丝的,轻声对熊兆珪道“哥哥,韦公子真威风。”
    “那是好人自有好报”熊兆珪乐呵呵的道我本来以为恩公只是进士,却原来中了探花啊恩公真有本事
    熊家兄妹的确不知道韦宝中的是探花郎
    包括李成楝一家人、吴雪霞、王秋雅和贞明公主她们也是才知道的。
    因为今天金殿宣布,才知道韦宝中了探花郎嘛。
    在惊喜的基础上的佩服,才是揷了翅膀的佩服。
    吴雪霞还稍微好一点,只是佩服韦宝做人厉害,没有想到魏忠贤真的肯帮韦宝。
    其余的人是一点都不知道韦宝这一路怎么一步步得到天大的功名的,都以为探花郎韦大人是天纵奇才,少年天赋异禀啥的。
    “我早说了我家公子是文曲星下凡我们那里的人都知道”范大脑袋这个时候也忙坏了,听了各种版本关于探花郎的故事,他恨不得今天就加入说书人大军,到处去讲故事去。
    不过,他身为天地会的管事,肯定没有那么多空闲了,只能借着旁观公子爷夸官游街的空挡,不停的向周边的人宣传。
    而且范大脑袋很聪明,还并不以韦家管事的身份,而只是以一个普通北直隶老百姓的身份说这事,都说是听说的。
    辽西也有人在京城这边的,自然也有人听说过韦宝是文曲星下凡的故事。
    所以,这就又为探花郎众多神话故事,多添了一篇。
    其实添不添加这一篇都无所谓,说书人不差这种素材,还有说探花郎韦大人是太白金星转世的呢。

章节目录

明鹿鼎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轩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樟并收藏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