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可能这个人先评论,再交叉出去。
    反正,后面评论的人,很大因素会受到第一个评论的人所影响,不会看的那么仔细,所以,第一个评论试卷的考官对于这个考生的成绩的影响,将会相当之大
    “都说啊这份考卷是哪五个人评过了都站出来。”魏广微见还是没有人答话,摆出了官威。
    考官不留真实姓名和官职,所属部门,但是有专门的代号。
    五个已经在韦宝试卷上评论过的考官当即站了出来,不站出来也不行,躲不过去的,魏广微大人都直接问到了嘛。
    五个人站的战战兢兢地,弯腰驼背,一脸谦恭。
    “你们都是怎么想的按照阅卷的顺序,一个个说一说吧”魏广微坐在居中的太师椅上,看着五个人。
    “我最先评的,我是觉得这个考生的答卷不错,找不出什么疏漏,但是过于老成持重,缺了一些朝气。”第一个评卷的考官战战兢兢地的回答道。
    “哼,你这是叫什么话什么叫过于老成持重朝廷不需要老成持重的人难道需要飞扬跳脱之辈还什么叫缺乏一些朝气你们的职责是找出考生的疏漏以没有问题的卷子为优先推荐的标准作为考官,这都不懂吗在没有疏漏的基础上,再找文笔好,说事全面的人才”魏广微生气道“我看这个考生的卷子,不但没有丝毫错漏之处,而且文笔上层,实为五千多份考卷当中难得一见的好文笔说事也面面俱到,非常老辣,这么好的文章,为什么被你们评论成这样你们都是朝廷的老人了,并不是毛头小子为什么会这样你们几个也说说看”
    第一个阅卷的人,也是被魏广微狠狠训斥了一通的考官,吓得浑身发抖,一句话也不敢说。
    本来如何评论试卷,这是考官的自由,若是没有这个自由,谁还敢当考官啊可现在被魏广微这么一说,似乎他就是来故意破坏朝廷选材的,似乎他已经犯下了什么十恶不赦的重罪了一般。
    第二个阅卷的考官赶紧道“启禀阁老,这两天阅卷太多,难保每一份卷子都逐字逐句的细看,我受到第一位大人评卷的影响,所以大概看了一下,就给出了一个差不多的评语,绝无看低这份卷子的意思啊。”
    “哼你这就更无法原谅哦,第一个人如何评,你就如何评,那每份考卷还有十几个人交叉阅卷做什么不让一个人阅卷就算了吗你们如此草率鲁莽,你们对得起考生们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苦学吗曾几何时,你们自己也是考生,也等着别人为你们阅卷,若是有人如此草率的对待你们的考卷,你们知道了,会作何想说话啊”魏广微厉声道。
    整个堂间静悄悄的,众考官大气都不敢发出来。
    朱延禧放下了手中韦宝的考卷,好言劝道“这份考卷确实不错,却也顶多算的上是中规中矩罢了,也没有到魏大人说的几千份考卷当中最出众一说吧大人息怒。不过,你们阅卷,的确不该受到前面考官评语的影响”
    本来朱延禧这是和稀泥的一套说辞,这事应该就这么过去的。
    但魏广微听后很不高兴怒道“朱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份考卷本来就是上层之作什么叫只是中规中矩罢了你就一定写的出来这样的文章吗难怪连你看事都如此草率,你手下的人才会像你一样草率你们该不会是暗中与某一些考生通了路子,有意包庇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考生得到进士功名吧”
    朱延禧这一下子被魏广微说到了痛处了。
    阉党要弄人上来,东林党自然也要弄人上来
    他们做的更加隐蔽,事先约定好,多用几个少见的语气助词,从而判断是不是自己要扶持通过会试的人。
    但这些都是暗中做的事情,上不得台面说的,而且,十多名考官,除了阉党和东林党的大臣,还有至少一半是中立大臣,并不全都是藏私的。
    “魏大人,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说话要有理有据才成同朝为官,我朱延禧什么时候藏私过你拿出证据,我包庇哪一个考生了我只说了一句这份卷子中规中矩,你就不高兴了吗、是不是觉得我驳了你魏大人的面子那好,我现在就评上五星最优,行了吧”朱延禧说罢,很生气的当真评了个最优给韦宝的试卷,还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朱大人,你不必动气嘛。本主考也是看到这等锦绣文章,心下喜欢。有些情不自禁了。你是知道我的脾气的,向来说话就直,不必与我动气,还是阅卷,阅卷,大家都阅卷吧”魏广微见目的达到了,也不再挤兑朱延禧,微微一笑。
    朱延禧见魏广微没有再攻击自己,也不想与魏广微正面敌对,无奈的面无表情走开。
    “你们五个人,最后阅卷等所有人都批改过之后,才轮到你们批改,太不当回事了若再如此,我要参你们”魏广微并没有就此打住,看刚才被自己训斥的五个人,没有一个是他这一边的,知道他们不是东林党的人,就是中立大臣,所以也没有客气的。
    五个人见魏广微不再追究,如蒙大赦,哪里敢耍脾气,赶紧一起施礼,都说谨遵魏大人吩咐,绝不敢再马虎草率阅卷。
    魏广微抚须一笑,暗忖让这五个家伙最后阅卷,他们被自己这番训斥一通,肯定怕了,再阅卷的时候,肯定会以自己的评语为参照这样一来,还能多弄几个要保举的人过关
    魏广微随即道“这份卷子重新誊抄一遍请朱大人先评过,我再评不要让这么好的文章蒙羞”
    “是,谨遵魏大人吩咐”负责誊抄卷子的几名书办不敢怠慢,赶紧答应了。
    魏广微至此,都让朱延禧先评卷,然后他再评
    这样一来,也能看清楚那些卷子是东林党力保的
    反正朱延禧说好的卷子,他都用尽恶劣评语,狠狠驳斥
    如此过了两日,五千多份试卷中选出了评论最佳的308份,这就是本次会试的过关者。
    这些人,实际上已经是大明的新科进士了。
    选出了308分卷子还不算完事,还得给这些人排名
    按照往年惯例,会试的排名将极大的影响殿试排名。
    会试的前三名,基本上也就是殿试的前三名了。
    殿试几乎就是走个过场,让皇帝看一看这些新科进士,训几句话。
    让新科进士们感受一下天恩和龙威。
    当然,皇帝有权在殿试的时候重新调整排名,不过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除非太不合皇帝的意,或者有人太合皇帝的心意。
    这种调整,一般都是很轻微的,顶多调整一两个人。
    会试放榜分为一甲,二甲,三甲。
    一甲三人,二甲六七十人,剩余的几百人都是三甲。
    一甲二甲先不分,先要笼统的分出最优秀的六十人
    然后再从这最优秀的60人当中分出最优秀的前三名,然后对这前三名进行排位,同时也要对那二甲的57人进行排位。
    相对来说,三甲的二百多人如何排名,就无关痛痒了。
    谁也不会在乎自己在三甲是多少位数。
    这最后一次排位,速度其实很快,因为每份卷子都有十五个考官的评论,以及画上去的星星,光数星星就能排出来。
    韦宝因为有了魏广微大人的强力加持,排在了前五,却也只是前五,正好第五名,没有进入前三甲。
    因为前五的考卷几乎都是满分
    虽然韦宝的卷子搞定了朱延禧,还搞定了最开始改卷的五个考官,还有他自己这一边的三个考官,等于十五名考官当中,有十人是给了满分可还有五个人呢,这五个人要么是东林党,要么是中立大臣。
    有两名中立大臣给了四颗星,也是很高的评价了,却并没有给满分。
    这个结果,让魏广微有些无可奈何,那两个没有给出满分的中立大臣,他也不方便再抓过来训斥别人,否则就太露痕迹了。
    还有让魏广微很不高兴的地方就是,他所力保的人当中,除了韦宝还有其他人,这次力保的五个人,居然一个前三甲都没有
    韦宝第五,另外一个魏广微力保的人第四,本来那个人,魏广微是十分看好能够进入前三甲的
    可惜,前三甲全部是满分评论
    魏忠贤要求魏广微保证拿到进士功名的另外三人,则全部在三甲榜上,吴三辅自然也在三甲榜单中。
    最后的结果出来,朱延禧对魏广微道“魏大人,一切都照着程序走,你有何意见吗、”
    “没有,很好”魏广微虽然很不爽这个结果,正在愁闷该如何向厂公回禀,却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如此作答。
    因为,的确再难找出借口了。

章节目录

明鹿鼎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轩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樟并收藏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