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年间,朱元璋喜欢修书,解缙从中看到一条青云直上的康庄大道倘若自己领衔编纂一部卷帙浩繁,同时又切合治国需要的大型类书,岂不是一个迎合圣心,从而跻身皇帝核心幕僚圈的绝妙契机
    可惜解缙恃才傲物疏狂不羁,在政治斗争惨败,最终被朱元璋令其回乡随父读书,并许他十年之后再有大用。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命侍读唐愚士等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可惜不久之后驾崩,修书之事不了了之。
    朱元璋驾崩,解缙担心十年之后再有大用的圣旨落空,顾不得母丧未葬,辞别九十岁的老父,急急忙忙赶到应天城奔丧。
    却被人弹劾他违背圣旨,不顾母丧父老,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被贬到河州为吏。
    解缙愤懑无比。
    贬所凄凉无以忍受,于是写信向翰林学士董伦求救,建文帝下旨召解缙回朝,授翰林待诏从九品不入流的闲职。
    解缙是什么人
    是五岁名满乡里的神童,是春风得意的洪武进士,是先帝身前“恩犹父子”的红人。
    且不说官位与待遇的落差,单单是曾经正眼都不愿意瞧上一眼的人,如今却成了他的上司,这一点就足以令恃才傲物的解缙恼怒非常。
    正因如此,解缙对建文帝和董伦并无半点感激。
    朱棣攻入应天后,解缙“驰谒马首”。
    后来朱棣勒令董伦致仕,解缙一言不发冷眼旁观。
    方孝孺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被诛,楼琏受命草诏,归而自尽,之后,解缙便献上了他所起草的诏书。
    解缙有才,可惜被功名利禄蒙蔽了双眼。
    未必有德。
    纪纲在去京营天牢的路上,给锦衣卫下了两道命令。
    善待诏狱之中的黄观。
    全城追查别有二心的建文余党,应天城立即陷入风声鹤唳之中,建文朝当官的臣子们人心惶惶,深恐一不小心全族脑袋搬家。
    黄昏不急。
    一通骚操作猛如虎,他和黄观都不会有性命之虞。
    吴溥父子更不会。
    现在的工作重心在装修上书房、卧室之外,还得有一间实验室,好在吴溥家的院子够大,足够黄昏折腾。
    吴溥也没意见。
    家里的真金白银摆着一堆黄金呐,相信黄昏就对了。
    晚膳时,吴溥说了件事。
    说高贤宁不愿意出仕,纪纲没劝动,大概也得死了。
    黄昏笑说不会死。
    纪纲这个佞臣,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救下了高贤宁须知这位骨鲠读书人在和纪纲交谈时,也把朱棣骂了个狗血淋头。
    纪纲若如实上报,高贤宁被灭个三族一点也不意外。
    不料纪纲隐而不报,还说了些好话。
    朱棣便将高贤宁放回了老家,这位读书人最后活了九十七岁。
    黄昏想猥琐发育。
    然而现实却很残酷,有人看上他家里那堆金子了

章节目录

大明王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时秋风悲画扇并收藏大明王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