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章 (1/2)
才睁开眼睛,后面的老洋人就一惊一乍地指着众人身后“不对呀,那脚步声不是水滴石头的声音”
听了老洋人的惊呼,其余几人也使劲睁着有些不适应光线的眼睛向后边看去,数米开外,似乎依稀看到有个黑黝黝的影子。
鹧鸪哨拔出枪来,对准了后边那团黑色影子,这时不远处那团黑影在众人眼中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好像是一只黑色的手,比昆仑的脑袋还要大上两号比把头哥的脑袋大四号 。
距离他们十余步开外,隧道在这里像是被什么力量拧了一把,形成了一个“8”宇形,就在“8字形中间扭曲比较靠近顶上的部分,白色的墙壁上赫然呈现出一只巨大的黑手。
不过这只手的形状并不十分清晰,手电筒的光束落在黑手之上,才发现原来那只手并非是在隧道里面,而是贴在外头,与他们隔着一层隧道墙,白色隧道只有一层很薄很晶莹,却很坚固的外壳,至少顶端是这样,在洁白光润的墙体上。那黑手的阴影显得比较扎眼,目力所及之处,全是白的,唯独那手掌黝黑一团,但那段隧道曲折,看不到后边是否还有其余的东西。
难道隧道中时有时无,忽快忽慢的脚步声,就是那只手发出来的不过人手不可能有如此巨大,那是手还是什么野兽的脚掌从隧道一路经过的途中,会不时感到头顶有凉风灌下。可能隧道顶上每隔一段,便有缺口,上面的东西。可以随时进入隧道内部。看来众人的判断对了向着低处走,否则一旦走了回头路,怕是已经横尸在隧道里了,现在没别的选择,别管后边有什么,只能接着向前走。
于是众人怀着忐忑的心情,转身向前,尽头的石壁已在近前,但刚一挪步,就听整条隧道里“嘭”的一声巨响,如闷雷一般,众人急忙回头去看,只见后方的隧道顶上,又多了一只黑色大手,他们一停住,它便不再有动静,但显然在刚才我们前行的一瞬间,它也跟着迈了一步,隧道非常拢音,声音格外震撼人心,“击雷山”可能就是由此得名。
这时众人的心情都十分压抑,但在心里也明白,这条路怕是有去无回,事到临头,反而心平气和了下来,看了看面前刚才摸了半天的石壁,隧道确实已经到了尽头,四周墙上都是一只只睁眼的符号,这里所有的结晶石都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扭曲起来。
一大块麻花形状的花白岩石,从地面兀突的冒出一米多高的一截,石体彻底的扭曲了,而且不是往一个方向,所以摸起来是像麻花,外边有些又黑又碎的腐烂木屑,可能在以前有个木制结构围绕着这块怪石,可以蹬着爬到上边。
鹧鸪哨攀住顶端向里一看,这原来是个斜井的井口,深处白芒芒的一片,没有尽头,井口里面有台阶,但都快磨损成一条斜坡了,以前不知有多少奴隶俘虏,被当做祭品从这里驱赶下去。
大伙一商量,走吧,于是又是由鹧鸪哨打头阵,一个漂亮姿势下去了。
然后是张栀、花灵和老洋人陆续跟着下去。最后陈玉楼也爬上井口,只是一个没踩稳滑了下去。
井下的这条通道很宽敞,倒喇叭,口窄底大,整体是圆弧形,斜度大约有四十五度,下斜面上则有无数人工开凿的简易石槽,用来给下去的人蹬踩。只是又浅又滑,加之过磨损的过于厉害,一旦滑下去就等于坐了滑梯,速度很快,不到尽头,便很难停住。
陈玉楼用登山镐减速,滑了不知多深,水晶斜坡终于平缓下来,他从洞中出来,被张栀一把拉住,见其他四人都已经站定。
众人身处之地,是一个大得惊人的水晶矿洞,高有数十米的穹庐上,不时渗下水滴,地下湖悬在头顶,水晶石脉纵横交错,头顶上全是一丛丛向下戟张的晶体。他们是站在入口的一个平台上,脚下尽是白茫茫的云气,这些像白雾、又像水蒸汽般的云气是结晶体异化而产生的石烟,都保持着恒久的高度,将洞穴从中间一分为二,截为两层,下边如同是个白云聚成的湖泊,由于看不见下面的情况,被石烟一遮,使得这洞窟显得又扁又宽,不过却并不怎么觉得压抑。
在这片云海中浮出一座黄玉般的山体,入口处的平台,与玉山的顶端,有一条石径凌空相联,那是一个半化石半植物般的粗藤,被修成了一段通行用的天架,长有三十余米,宽约五米,十分工整,下边没入白云之中;天梁上立着许多古老的白色石人,与献王墓中的天乩图何其相似。
老洋人踩了踩这石径还很坚固,足可以承接人体的重量,站在上面向下看,云生足底,根本无法见到下面的地形。
没有过多耽搁,等众人稍微喘了口气,便踩着悬在云上的天架走上了淡黄色的石峰,这里地形是个很工整的半圆形,顶上一线旗云飘摇不定,给人以一种在虚无缥缈间的神秘感觉,头顶的晶脉中,不时有鬼火般的亮光闪烁,忽生忽灭,多达数百,望之灿若星汉。
淡黄色的山上,颜色略深的地方,隐隐似是一副苍老的面孔,但不可能是人为修的,在近处也看不出石峰是什么地质结构。
断后的陈玉
听了老洋人的惊呼,其余几人也使劲睁着有些不适应光线的眼睛向后边看去,数米开外,似乎依稀看到有个黑黝黝的影子。
鹧鸪哨拔出枪来,对准了后边那团黑色影子,这时不远处那团黑影在众人眼中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好像是一只黑色的手,比昆仑的脑袋还要大上两号比把头哥的脑袋大四号 。
距离他们十余步开外,隧道在这里像是被什么力量拧了一把,形成了一个“8”宇形,就在“8字形中间扭曲比较靠近顶上的部分,白色的墙壁上赫然呈现出一只巨大的黑手。
不过这只手的形状并不十分清晰,手电筒的光束落在黑手之上,才发现原来那只手并非是在隧道里面,而是贴在外头,与他们隔着一层隧道墙,白色隧道只有一层很薄很晶莹,却很坚固的外壳,至少顶端是这样,在洁白光润的墙体上。那黑手的阴影显得比较扎眼,目力所及之处,全是白的,唯独那手掌黝黑一团,但那段隧道曲折,看不到后边是否还有其余的东西。
难道隧道中时有时无,忽快忽慢的脚步声,就是那只手发出来的不过人手不可能有如此巨大,那是手还是什么野兽的脚掌从隧道一路经过的途中,会不时感到头顶有凉风灌下。可能隧道顶上每隔一段,便有缺口,上面的东西。可以随时进入隧道内部。看来众人的判断对了向着低处走,否则一旦走了回头路,怕是已经横尸在隧道里了,现在没别的选择,别管后边有什么,只能接着向前走。
于是众人怀着忐忑的心情,转身向前,尽头的石壁已在近前,但刚一挪步,就听整条隧道里“嘭”的一声巨响,如闷雷一般,众人急忙回头去看,只见后方的隧道顶上,又多了一只黑色大手,他们一停住,它便不再有动静,但显然在刚才我们前行的一瞬间,它也跟着迈了一步,隧道非常拢音,声音格外震撼人心,“击雷山”可能就是由此得名。
这时众人的心情都十分压抑,但在心里也明白,这条路怕是有去无回,事到临头,反而心平气和了下来,看了看面前刚才摸了半天的石壁,隧道确实已经到了尽头,四周墙上都是一只只睁眼的符号,这里所有的结晶石都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扭曲起来。
一大块麻花形状的花白岩石,从地面兀突的冒出一米多高的一截,石体彻底的扭曲了,而且不是往一个方向,所以摸起来是像麻花,外边有些又黑又碎的腐烂木屑,可能在以前有个木制结构围绕着这块怪石,可以蹬着爬到上边。
鹧鸪哨攀住顶端向里一看,这原来是个斜井的井口,深处白芒芒的一片,没有尽头,井口里面有台阶,但都快磨损成一条斜坡了,以前不知有多少奴隶俘虏,被当做祭品从这里驱赶下去。
大伙一商量,走吧,于是又是由鹧鸪哨打头阵,一个漂亮姿势下去了。
然后是张栀、花灵和老洋人陆续跟着下去。最后陈玉楼也爬上井口,只是一个没踩稳滑了下去。
井下的这条通道很宽敞,倒喇叭,口窄底大,整体是圆弧形,斜度大约有四十五度,下斜面上则有无数人工开凿的简易石槽,用来给下去的人蹬踩。只是又浅又滑,加之过磨损的过于厉害,一旦滑下去就等于坐了滑梯,速度很快,不到尽头,便很难停住。
陈玉楼用登山镐减速,滑了不知多深,水晶斜坡终于平缓下来,他从洞中出来,被张栀一把拉住,见其他四人都已经站定。
众人身处之地,是一个大得惊人的水晶矿洞,高有数十米的穹庐上,不时渗下水滴,地下湖悬在头顶,水晶石脉纵横交错,头顶上全是一丛丛向下戟张的晶体。他们是站在入口的一个平台上,脚下尽是白茫茫的云气,这些像白雾、又像水蒸汽般的云气是结晶体异化而产生的石烟,都保持着恒久的高度,将洞穴从中间一分为二,截为两层,下边如同是个白云聚成的湖泊,由于看不见下面的情况,被石烟一遮,使得这洞窟显得又扁又宽,不过却并不怎么觉得压抑。
在这片云海中浮出一座黄玉般的山体,入口处的平台,与玉山的顶端,有一条石径凌空相联,那是一个半化石半植物般的粗藤,被修成了一段通行用的天架,长有三十余米,宽约五米,十分工整,下边没入白云之中;天梁上立着许多古老的白色石人,与献王墓中的天乩图何其相似。
老洋人踩了踩这石径还很坚固,足可以承接人体的重量,站在上面向下看,云生足底,根本无法见到下面的地形。
没有过多耽搁,等众人稍微喘了口气,便踩着悬在云上的天架走上了淡黄色的石峰,这里地形是个很工整的半圆形,顶上一线旗云飘摇不定,给人以一种在虚无缥缈间的神秘感觉,头顶的晶脉中,不时有鬼火般的亮光闪烁,忽生忽灭,多达数百,望之灿若星汉。
淡黄色的山上,颜色略深的地方,隐隐似是一副苍老的面孔,但不可能是人为修的,在近处也看不出石峰是什么地质结构。
断后的陈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