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娘家生的,头胎,艰难了些。
    在娘家做月子,亲娘照顾,不用说,做的双月子。
    后面的,二三四五六,五个,农闲时,生了有十天,光去教书就算轻巧,幸福的事情。
    如果遇到农忙,学校要放农忙假,她也得干农活。不用搬搬抬抬,不用出重力,就是轻巧幸福
    不过,不论多苦,她还是比二嫂子幸福许多。二嫂子只有生长子,做了个满月。其他的,能够做七天月子,已经算好。
    二哥,不懂心疼他的妻子。尽管,这是他自己要娶的。
    不过,也难怪二嫂长得不大好看,又没有娘家,没有人支撑。
    听她爸爸丈夫说,当初二哥娶二嫂,不顾全家人反对,硬要娶
    就是因为二嫂长的高高大大,黑黑蛮蛮,力气也很大,挑二百斤东西可以走几十里山路,比一个大男人都厉害,都能干活。
    二嫂可能很喜欢二哥,在外人面前很有些土匪样子,在二哥面前却是个乖乖的小黑兔。从来不反驳二哥的意见。
    生产队里,计公分,分东西的时候,哪个人觉得大堂哥,二哥没算公平,想挑事,二嫂有意无意地在社员们周围走二圈,就没人敢说话。
    当然,大哥二哥其实觉悟都很高,没有什么不公平。有的,只是一点小差别。
    整个高家村,整个二队,大半个一队,大半个三队,全部是一个祖宗下来的高家人。
    大家的宗族观念很重,如果跟外姓争抢,那是一窝蜂地上。高家,杨家,都出了好几个当红军的,这在解放前后,也很震慑人。
    杨冬青家与高长明家也是有点亲戚关系的。杨冬青的姑妈嫁给了高长明的姑丈当填房。
    作为亲戚,打小就在共同的亲戚家见过,还一起玩过。以前的人,原配死了,原配的娘家还一直会与女婿家走动的。
    比如高长明他们死了姑妈,姑丈又娶,他们一直会叫姑丈,对姑丈新娶的填房也是称呼姑妈。
    又与新姑妈娘家成亲戚,而且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大家一直都互相走动,互相扶持的那种,是真正的当亲戚。
    杨冬青没嫁过来高家时,跟着表哥们一样称呼婆婆做舅娘,称呼丈夫两兄弟做表哥。
    杨冬青看看还在逗小女儿的丈夫,觉得想远了。以前的亲戚,如今更是亲得很了。看着丈夫已经不再年轻好看的脸
    又话说回来,接着前面的有趣事件回味,她当初听婆婆讲这些,又亲眼见了些,觉得青春美好。
    据说,二嫂没嫁给二哥以前,在生产队里,三个大男人欺负二嫂的姨丈,她站出去,一个人打赢了三个大男人。
    从那个时候起,抚养二嫂长大的她的姨丈,以及表哥些也不再嫌弃她吃得多。
    她姨,也终于扬眉吐气,更是在二哥求娶二嫂以后,她姨的精神面貌,整个的不同。
    不过,杨冬青好笑的时候又想想二哥的年轻时候,也难怪二嫂和她姨都喜欢二哥得要命。她姨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二哥跟丈夫一样,都是一表人材,又读过高小,会打一手好算盘,解放前,十一二岁,就去给人家当个账房。
    如今,也是大队的会计。当年,上下几条村子,可是许多人想嫁给他。
    不过,杨冬青并不喜欢二嫂,也不讨厌。最初见到二嫂,觉得她样子好怪,好丑。但是,二嫂不让她挑水,总是帮她忙,她又不觉得她难看。
    可是,又想到二嫂总是嫌弃她力气小,一副鄙视她只能捡稻穗,不能挑担子的模样,还说她的脚杆像秧鸡,她又喜欢二嫂不起来,一点也喜欢不起来。
    “长明,冬青,我倒了一大杯水,放了点点的蜂糖,你们二个睡前喝了。”今晚上的菜咸了点。
    阿婆端杯水进来房间,放在小窗户下面的柜子顶上。这个柜子半人大人高,方便放东西。上面还放着阿婆的纺车。
    “谢谢娘您先喝点嘛,娃儿伙喝点没有”她们还在外面,看着竹筐里的豆腐流口水。
    “我喝过了。娃儿伙也喝了,个个人都喝了点。就怕大家半夜口渴,起来找水喝。”
    阿婆摆摆手,放下东西,出去前又就着儿子的手,逗逗小孙女
    “你咋还不睡呢,啊睁着大眼睛做啥子看稀奇啊”阿婆逗着孙女,扫一眼儿媳妇的房间
    心里嘀咕你爹娘的房间,家伙什都堆到了顶,有啥子好看。以前,她和丈夫住的时候,没堆这许多物件,亮亮堂堂的。
    儿媳妇娘家陪嫁的家具多,也不好,占地方。不过,她自己当初的赔嫁也不少,大儿媳妇没有嫁妆,衣柜,大箱子,都给了大儿媳妇使用。
    大儿媳妇高高大大粗粗壮壮,性格鲁直,没有什么心机,有啥子喜欢不喜欢全在面上
    对她这个婆婆不哄,也不顶嘴。有时候,她生气起来,捶大儿媳妇两下,她也乖乖受着,还让人多打两下子,让人气不得笑不得。
    小儿媳妇又太过于娇小秀气,人甜嘴甜,性情敏感,有啥子又全藏在心头,还爱争强好胜。
    哄她这个婆婆哄得很好,哄得她没有因为小儿媳妇没生出儿子而冲她发过火。也是看得小儿媳妇总是一张笑脸迎人的份上。
    与人争执,计较,小儿媳妇也是笑咪咪的。她觉得这是涵养好,大家小姐的风范。她没死丈夫之前,也是这么一番作派。
    她高余二娘阿婆娘家姓余,曾经也是糖坊主的女儿,也是读过书的小姐。也是有涵养的妇人。
    只是,丈夫死了,为了保护住这个小家的家产,为了二个儿子读书,求人骂人说人唱做念打,使用了个全。你不泼辣都不行。
    她只希望小儿媳妇永远有这样子的涵养下去,也希望小儿子一直平平安安的。不要那么迂腐,有啥子危险净冲前头
    男人才是顶梁柱,小儿子现在七个闺女,都要靠他撑腰保护,若是有什么损伤,可咋子办让他转业,他又不肯。真是伤心。
    话说回来,二个儿子,二个儿媳妇,两对夫妻,也算配对了。两对夫妻的性格脾气取长补短。虽然她嫌点归嫌点,心里还是蛮得意。
    整个县羡慕佩服她高余二娘的人也多得很。她只希望自己可以多活几年,多照看孙子孙女们几年。
    林野高玲看着老太太陷入回忆中的那副慈眉善目的相貌,咧嘴笑了,又双手乱挥,挣扎着想看看水杯。
    父亲傻愣愣的不动弹,可能是他以为不打扰母亲想事情,毕竟,明天娘的生日。
    娘可能想念外祖们和舅舅姨妈们了,可是,动乱,让大家分散了,如今,没有啥子消息。
    “啊”高玲大叫。
    “你叫啥子,没规矩,没见阿婆跟你老子想事情”
    杨冬青也被小女儿打断回忆,又吓一跳,于是,训小女儿。
    她在想在娘家的小二小三,不晓得过年的时候,她舅舅们送不送她们回来。
    “她啷个小,晓得啥子,高兴了肯定叫唤”阿婆淡淡的说一句,又逗小孙女,“小玲儿,你想咋个嘛”
    林野高玲拼命偏头往水杯那里看。
    “哦,你这是口渴,想要喝水”阿婆好像是明白了,见小孙女叉小手,样子可爱,像是想让她抱的意思。
    她心里高兴,都说惹奶娃儿喜欢的老人长寿。于是,她接过小孙女来抱着,吩咐儿子,“你去倒点白开水来冷着,一会儿给小玲儿喂两口。”
    林野见爸爸将自己递出去了就车身出房门,妈妈也跟着出去了。
    她小手指水杯,啊啊啊地叫,阿婆怕吵,只好抱她过去,将襁褓倾斜,让她认真地看看看稀奇地看。
    走近了,头又在水杯上方,趁此机会,林野又费力投了一颗大还丹进水杯。
    大还丹已经算低阶灵药,应该够补爸爸妈妈损伤严重的身体了。
    丹药进水,点溅了一下,很快化开。
    阿婆好似是听到了一点水滴的声音,以为房梁上落下了灰尘,俯下头去瞧瞧
    “啊”,林野又叫,水滴似的口水流了出来。馋的,闻到蜂蜜的香气。
    阿婆见了,以为是小孙女的口水滴进去,还笑嗔“你好有孝哦,让你爹娘吃你的口水”
    不过,都说口水治大病,阿婆也尝点,也好活到一百岁。
    阿婆拿起杯,检查看看,水杯里没有灰尘,还是淡金色的样子。随即,喝两口。大半杯水,喝两口也不影响儿子儿媳妇喝。
    林野听了阿婆的话,又见阿婆湿润了的嘴唇,眉开眼笑。心想小孙女不敢保证您老活一百岁,至少保证您活过前世的七十岁,且能够无病无痛。
    高玲啊高玲,你贡献一颗魂魄,我还你因果,先保证让你的阿婆和父母,都健康起来
    林野估计,高玲几姐妹以后的悲剧,与阿婆的早早去世和父亲在大山地震救灾时的断腿有关系。
    母亲可能也是因为在以后的许多年里窘迫怕了,所以,她才死死地抓住会挣钱,又听话的高玲不放手。
    林野觉得,高玲赠了一场大机缘给她,她回赠一场大机缘给她的父母家人。
    拥有健康的身体,聪明的头脑,谁能说不是机缘。

章节目录

综穿本本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云开月明1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开月明19并收藏综穿本本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