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制定出一套像样的作战计划,他就必须先搞清楚,所谓的“立夏之震”,到底是一场大地震,还是小地震。
    关于这个问题,书中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稍加思索,华兴就猜出了结果立夏之震肯定是一次小地震。
    因为但凡大地震,书中的记录都会相对详细,很少会如此简单。
    就好比公元前70年,在山东诸城昌乐一带,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书中是这样写的
    “宣帝本始四年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北海邪坏祖宗庙城廓,杀六千余人。”
    还有稍微简单点的“汉元帝建昭四年,蓝田地震,山崩,拥灞水。安阳岸崩。壅泾水,泾水逆流。”ii
    不难看出,在大地震的记录中,除了地点和时间外,记录者通常还要说一下地震的范围与受灾情况。
    而像这种只有寥寥几字的记录,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场希望被历史铭记的事件,否则记录者也不会如此的轻描淡写。
    所以在华兴看来,此震八成是一场强度较低的地震。
    既然是场小地震,想让它直接毁灭敌军就不可能了。
    若想利用此事赢得战斗,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对方打一场“攻心战”。
    只要让对方相信,这是一次足以毁天灭地的灾难,那寨中的敌人就会不攻自破。
    于是,经过彻夜思考,华兴才最终想出了这条“召降”之计。
    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有两个难题需要他来解决ii
    第一,他虽然知道地震在立夏当天,但一天有24个小时,地震具体会发生在什么时候,他并不清楚。
    所以华兴今早天还没亮就来到了祭坛下,之后就一屁股坐在上面再没下来过。等了大约四、五个小时,才终于等来了地震。
    第二,若本次地震的震感太小或时间太短,那肯定不足以令敌军军心崩溃。
    所以,他便安排了“筑坛祭天”、“茜草染水”、“攀山落石”等环节,以此来增强灾难的效果。
    目前就从结果来看,效果还算不错。
    可作为一名22世纪的军人,华兴又是如何懂得建造祭坛的呢
    要说此点,倒跟他未来的记忆无关,而是他前一阵在皇宫里学到的“新知识”。
    当时桂公公怕华兴无聊,给他找了不少书籍其中有一本是专门讲述历届皇帝祭天的事。
    里面不光是祭坛,就包括祭品、时辰、着装、禁忌等许多方面都有提及。
    华兴看过后,刚好就记住了,这次便派上了用场。
    所谓开卷有益,说的一点不错。
    见华兴听过自己的问题后半天不说话,脸上还挂着一抹神秘的微笑,唐盛只好再次追问道
    “将军,您怎么不说话啦您要是早些使用秘术,那咱们不早就赢了吗”
    在这件事上,华兴肯定不能跟唐盛实话实说。
    因为就算说了,对方也未必会相信。
    所以思量片刻后,就见华兴故作高深的摇了摇头,口中只留下六个大字
    “天机不可泄露”

章节目录

抱歉,刘备是我杀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之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之壹并收藏抱歉,刘备是我杀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