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正月轶事”
    转眼到了除夕, 康熙皇帝封了御笔, 准备辞旧迎新。
    保和殿从下午就摆开宴席, 满朝文武到齐,在殿内摆好的长桌前等待。
    吉时一到,鼓乐声起,康熙在龙椅上居中而坐, 后宫嫔妃也按照品级盛装出席。
    首先端上来的汤膳, 就是将汤品用寓意吉祥的对盒盛装, 按品级赐予百官和嫔妃。用过汤品,宴席已摆满各类山珍海味,满汉大餐。
    从康熙的御案开始,菜品依次序在殿内轮转, 意为团聚共享之宴。轮过之后就是正式的酒宴, 各人可随意用餐饮酒,气氛也于此时热烈起来。
    盛宴持续到子时, 康熙率领群臣祭告天地、祈福国泰民安。
    这场宫廷新春联欢会的压轴节目,是皇帝为众臣和后宫赐下福字。臣子也可向皇帝进献应制诗词、对联等新春贺礼。因为不是生辰之礼,不求奢侈华美,多是颂圣、咏春的手书、画作等。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太子胤礽独树一帜,向皇父进献了一件“翠云裘”。
    “翠云裘”据说是能工巧匠以孔雀翠羽制作而成,上绣吉祥云纹,华彩绚烂,富丽辉煌。
    众臣有的鼓掌称善, 称赞太子纯孝;有的瞠目结舌,不知所措;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佥都御史郭琇忍不住出班奏道“太子殿下的献礼太过奢靡,恐有伤风化。”
    奢靡之风不可长以后过年大家都开始攀比给皇帝送名贵奢侈之物怎么办
    胤礽洒然一笑,早有腹稿。
    “郭大人误会了,大年初一皇阿玛将开国宴,宴请各国使臣,翠云裘正是为此而生。唐人王维有诗云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皇阿玛开创万世不易之基业,八方诸国咸服,功绩远超盛唐。此物虽然贵重,也不及皇阿玛恩德之万一。”
    这番颂圣之词文采滔滔,十分应景,立刻有很多官员随声附和。
    康熙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不置可否。后宫嫔妃们眼波流转,皇上没有表示,她们只能沉默是金。
    直郡王胤褆认为太子过于招摇,想教训两句,总算还记得这是御前,不敢放肆。
    诚郡王胤祉低头撇了撇嘴,对太子阿谀之举表示轻蔑。
    后面年轻的皇子们都闷声大发财,静静地看太子表演。
    众人没想到,太子胤礽还意犹未尽。
    “四弟,你府中管事不是也从南边采买了一种雀金裘据说是洋人工匠以孔雀羽毛织成,价值千金。既然都是孔雀羽制成的吉祥之物,何不献给皇阿玛”
    这话可就诛心了。殿内之人都是朝廷重臣,谁不知道四贝勒两个月前重病冲喜之事。他们都听说了,四贝勒身体好转后,派人南下采买时新洋货,以奖赏府中那位冲喜女眷。
    如今太子殿下这话让四贝勒怎么接有珍贵的雀金裘不进献皇上却赏了小妾,和太子一比,在皇上眼中岂不是大大的失分吃个罪过也是有可能的
    十四阿哥胤祯大为不满,要往前挤,刚迈出一步,就被十三阿哥胤祥挡住,还在他胳膊上掐了一把。胤祯吃痛,只好低头不语,心中十分不服。
    老九还在回京途中,老八和老十对视了一眼,都有点意外。
    太子怎么突然针对起四哥来了四哥为人冷傲,但一向是支持太子的啊
    胤禛一直在府中静养,这还是数月来第一次出现在百官面前。
    众人都看得出来,四贝勒清减了许多,但站在那里依然笔直挺拔,显然精神头不错。
    可能因为身上没有差事,与从前相比,四贝勒多了几分从容闲适,没有那种生人勿近的冷硬之感了。
    相比之下,太子胤礽就显得有些咄咄逼人了。文武百官冷眼旁观,心中都有一杆秤。
    康熙也转而看向胤禛,想知道老四会怎么回答。
    胤禛看起来也很意外,出列奏道“启禀皇阿玛,那雀金裘倒是买过一件,只是”他脸上显出一种哭笑不得的神情,“由于保管不善,已经不能穿了。”
    “这是为何四弟,该不会是你的托词吧”胤礽追问道。
    “内宅女眷孤陋寡闻,没见识过西洋工艺。她不服气,说自己也能做得出来,就拆下了一片”
    拆了殿上众人听了大出意外,连康熙都是一愣。
    胤禛面上浮现一层薄薄的红晕,似是十分难堪,“是,皇阿玛恕罪,都是儿子管教不严。儿子已经训斥过她了,罚她闭门思过。”
    恕罪四贝勒有何罪过买了件外国衣裳给小妾,小妾想看看怎么做的,就给拆了。这也算罪过岂有此理啊
    康熙忍俊不禁,问道“那她做得出来吗”
    胤禛窘迫地低头道“做不出来。她说是现有织机太老旧之过,要悬赏巧手匠人加以改进。”
    众大臣都觉得好笑。这位女眷肯定是无能为力了,她仗着宠爱,真会给自己开脱啊
    “那四弟就不曾为皇阿玛准备春节贺礼吗”胤礽不甘心地问道。
    “回禀太子殿下,我准备了一幅应制的书法,以恭贺新春。”胤禛不卑不亢地回答。
    康熙不动声色,心中却很熨帖。胤禛前几天就悄悄的献上了金鸡纳霜,只是依然是成药,没弄来方子。
    这孩子觉得只有成药不够圆满,很是懊恼。听说他还留了几个人在南边,不死心地继续找呢。
    老四什么都好,就是对人对己都要求甚高。看他恢复得差不多了,年后就给他安排差事吧。
    胤礽还要再说,康熙却已经看够了,径自下了结论“太子献礼深得朕心,赏赐鎏金福字。”
    “谢皇阿玛恩典。”胤礽只得谢恩,一番算计终于偃旗息鼓。
    接下来,康熙按照资历地位依次给众人赏赐福字。四贝勒胤禛也得了平平无奇的一张“福”。
    诸位王公大臣都看得到康熙的态度。太子得了鎏金福字,十分荣耀;四贝勒没被责怪,反而得了皇上的一笑,也并不吃亏。
    康熙四十三年,正月初一。
    招待各国使节的国宴之上,康熙皇帝穿着一件孔雀羽串珠彩绣云龙纹吉服,还饰有“山河九鼎”、“太平有象”之纹,通身庄严华贵,威仪无双。
    各国使节无不赞颂天子英伟盖世,齐齐祝愿天子福寿安康。
    那件翠云裘从此无人提起。
    大年初二,皇亲国戚们互相走动拜年。胤禛先赶到永和宫,和十四一起给德妃请安,送上各自准备的年礼。德妃和他们说了一会话,知道今天事情多,就让他们各自去忙。
    出了永和宫,十四跟胤禛说了一声,就跑去找十三了。胤禛则是慢慢走到毓庆宫。
    太子胤礽笑着迎了上来,寒暄了几句,又亲热地拍了拍胤禛的肩膀。
    “老四啊,我还想着,咱哥俩过年在皇阿玛跟前都讨个彩头儿。怎么搞的,你府里那位也太败家了吧,真的拆了这谁想得到啊早知道我就不提这茬儿了”
    二哥,你要演戏,我就陪着,看看你究竟想做什么。
    胤禛一脸无奈,“是啊,弟弟也没想到。她小门小户出来的,没见过好东西,偏偏还不服气。头天赏下去,想给她过年撑点面子,次日早起一看,成两片儿了”
    苏佳氏拿了雀金裘要拆,自然是向他报备过的。
    那个小女子捧着衣料,满眼放光地说道“俄国人纺织配色技艺有独到之处,但裁剪太笨拙了,糟蹋了这料子。贝勒爷放心吧,我一定能做出更好的来咱们的织机也要改改,现在纺纱织布都太慢了”
    是啊,太慢何止是织机,从裕六和平二的报告来看,与西洋器械相比,国内现有的很多机械都过于陈旧,太慢了
    效率太低,也许这就是症结所在。精致是足够精致,但你做一件别人做一百件,衣裳就罢了,挖矿呢炼铁呢造船呢火器呢
    所以胤禛答应了安和,以贝勒府的名义悬赏巧手织工,从改进织机做起。
    这事不显山不露水的,看起来就是有钱烧的。别人讲究吃,四贝勒讲究穿,江南织造的料子看不上,西洋的料子也看不上,要自己做
    就算因为太子的针对,他不得不在皇阿玛和王公大臣们面前当众挑明要“改进纺织机械”,也没有人能看出他真正的心思。胤禛心里一半是庆幸,一半是悲哀。
    他怎么会真的训斥和惩罚苏佳氏她是皇阿玛赐给自己的福运之女,也许真是上天垂怜,让她和自己心有灵犀。若非如此,为什么她精擅的女红总能为他解围,甚至躲过太子的攻讦
    胤礽哈哈大笑,又道“我这里还有几件好皮子做的大氅,下面人孝敬的,还没上过身。一会儿你带回去,看她拆不拆了”
    胤禛没有像从前那样一板一眼的谢绝,而是顺势拱了拱手,“那我就谢谢二哥了。”
    胤礽上下打量了胤禛几眼“老四啊,看来你真是大好了,人也活泛多了,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
    “托皇阿玛的福,静养了这些日子,怎么也好得差不多了。”
    他今天出门拜年,穿的是立领直身湖绸长袍,配福寿如意对襟马褂,前后衣身严丝合缝,显得干练利落。
    不知苏佳氏怎么选的料子,以前穿衣从没有这么服帖过,肩肘活动起来却更加自如,毫无涩滞。
    她要去的尺寸就是他平时制衣的尺寸,怎么做出来就有差别呢就算亲手量身也没这么胤禛干咳了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压住了心中的绮念。
    胤礽紧紧盯着胤禛的表情,突然又是一笑,“你说的没错,托皇阿玛的福,咱们一起指的庶福晋。如今我这个可是已经有喜了,我自然不会亏待她,若生下阿哥,就给她请封侧福晋。你那个怎么样,有动静了么”
    胤禛心里一阵腻歪,放下茶杯道“恭喜二哥了。儿女都是缘分,而且弟弟还在静养,太医让肃一肃的,所以没那么快。”
    胤礽没想到胤禛的肃一肃是完全不近女色,还以为只是减少了去后院的次数,点头笑道“那你可得加把劲了,二哥又要领先一步了。”
    这种事有什么好比的胤禛心中愤愤不平。一面想着不用在意,一面还是感到了天性被挑战的滋味。
    没关系,等正月过完,隆冬就过去了大半,用不了多久,就该开春了
    可惜天公不会总是成人之美。你想要春暖花开,现实依然滴水成冰。
    胤禛回到府中,看到平二的审讯结果,心情立即坠入了冰窟。
    那个英国人被救起来的时候,平二给他验过伤,只断了几根肋骨,头上挨了一下,肿了个大包,除此以外,胳膊腿侥幸无事,内脏也只是轻伤。虽然一路捆着运到了京城,但并没有受到更多虐待。
    这人的体质也不错。一开始害怕,哇啦哇啦说个不停。后来身上的伤口发炎,发热昏睡了几天就没有大碍。只是时间长了,他有几次想溜走,失败以后就不言不语,要么装睡,要么东张西望,眼珠子乱转。所有人都看出这小子不是个老实人。
    到了京城,平二把这个人安置在一间密室里,贝勒府的大夫给他用了不少好药,养了几天。他的情况大大好转。平二和府里最好的通译一起坐到他对面,向他问话。
    他说自己是英国人,名叫罗宾范普鲁斯特,祖上是荷兰贵族,今年二十岁,是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他的老师名叫哈维卫斯理,是牛津大学的医学教授,因为研究人体解剖,被教皇判成异端而烧死,他带着老师的书籍和仪器逃亡东方,却被教廷的杀手追上,才坠落池塘。
    平二不通洋文,但他通晓人性。在把握人心方面他是数一数二的专家。只看这个罗宾说话时游移不定的眼神和言不由衷的态度,就可以断定他在说谎。
    这是个骗子,不仅愚弄了自己,还辜负了主子的期望。
    平二的目光越来越凶残和暴戾。他最终失去了耐心,让通译先出去,自己留在密室里好好“招待”了罗宾。
    结果这个洋鬼子根本不是硬骨头,十成手段只用了一成,就彻底崩溃,哀哀痛哭,甚至还会用蹩脚的中文喊饶命。
    再次审讯,罗宾彻底老实了。
    他的确是个没落贵族,无亲无故,曾经考入牛津文学院,会写几首酸诗,却只为拈花惹草,攀附权贵,做上流社会贵妇的入幕之宾。
    仗着祖宗给的名头和不错的容貌,罗宾欠下了不少风流债,很快成为圈子里的公敌,败坏了学校的名声,终于被学校开除。
    可罗宾不思悔改,他已经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不肯正经谋生。多年颓废生活让他早把良心丢弃,脸皮赛过牛皮。
    没有了牛津大学菁英的身份,贵妇们不能拿罗宾来攀比,纷纷失去兴趣。很快的,软饭这一行他也失业了。人只要开始堕落,就没个底线,罗宾终于铤而走险,沦为匪类。
    他生性懦弱,不敢杀人放火,只会小偷小摸,招摇撞骗。他比别的盗匪更会伪装自己,眼光也更加高杆和精准。
    珠宝首饰值钱,但并不好出手,警方盯得很紧,风险太大。他开始伪造签名、窃取珍贵文件进行倒卖。得手了几次之后,他的胆子越来越大。
    有一次,一个工厂主请罗宾偷窃竞争对手的产品配方。这笔“生意”给罗宾提了醒。他想起牛津大学里有很多最新的科研成果,都极具商业价值。对于将自己无情开除的牛津大学,罗宾一直心怀怨恨。
    他精心化装准备了一番,一天晚上借学院舞会混入了校园,潜入自然科学院大楼,偷窃了一批书籍和文件,还有最新的实验仪器。正要离开时,被一位深夜还在工作的老教授抓个正着。
    罗宾惊慌之下推倒教授逃跑,没想到教授年老体衰,心脏病发作一命呜呼。
    从盗窃犯变成杀人犯,罗宾不敢想象后果,连夜带着偷来的东西坐船逃往东方。他想着凭借这些资料,去往异国他乡求个富贵也不难。
    罗宾不知道的是,此时除了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处于工业革命前夕,工商业比较发达,亚洲大陆依然沉睡,他的资料根本卖不出去。
    他只知道自己一路上处处碰壁,坐船越走越远,到了广州下船时,因为衣着不俗,被一伙歹徒当做肥羊,一路跟踪他上岸。结果抢了他的箱子一看,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不值钱的纸张和丑陋的瓶子,歹徒们大怒,打了他一顿,最后将他抛入荷塘灭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清穿之安然自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虎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虎游并收藏清穿之安然自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