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琴音悠扬,与白锦儿上次听到的平沙落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平沙落雁意境高远,如秋水万里绵延,见雁群翻飞于湖波之上。
    而此时陶阳弹的曲子,却与平沙落雁大相径庭。
    白锦儿不懂琴,也不懂音律前世的时候学了会儿钢琴,连二级都没有考过;吉他更惨,只学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被家长美其名曰复习考试,硬生生掐掉了。
    所以那日陶阳应约弹琴给她听的时候,白锦儿只是尴尬地用尽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赞美之词。
    陶阳在弹什么,白锦儿并不知道。
    可随着少年手起指落,摇按滚挑,一种莫名的情绪,忽地从白锦儿的心底冒了出来。
    琴曲委婉,初音重尾调轻,好似有一翩翩公子披衣敞怀坐于面前,饮酒作歌,抒发胸臆。
    只是,这胸臆无关青山水秀,无关江山社稷;抒的是心中绵绵相思,抒的是隐忍而热烈的情意。
    琴声似其语声,忽而高昂激烈,忽而婉转低回忽而是捶胸顿足的真情流露,忽而是酣醉疲懒的窃窃私语。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啊。
    白锦儿听着陶阳的琴曲,原本紧紧握住的双手,慢慢地松开了。
    他弹琴时总是那么专注,眼望着琴,手抚着琴,一弦一音,一动一静,似乎坐在那里,便自己成了一个世界。谁都影响不到他的。
    白锦儿看着他头上的白玉簪,在乌黑的发丝里莹润明亮的像被掰碎的一瓣月亮。
    在场众人无不屏息凝神,坐在白锦儿身边的妇人看着陶阳,由衷地说了一句
    “真是个俊俏郎君啊,”
    “若我还年轻些,怕是魂都要被他勾了去。”
    原本还呆傻傻看着陶阳的白锦儿顿时触电般地转过头来,看着自己身边的妇人。
    妇人害羞地用帕子捂着嘴轻笑,
    “只是现在,我怕是做他阿娘都有余了。”
    白锦儿尴尬地和着笑了笑,可心里竟莫名地松下一口气来。
    除了这边心思妄动的白锦儿,在场还有几人,听琴的心思也不平静。
    石玉宁才听陶阳起一个音时,便皱起了眉;想起方才陶阳脸上心神不定的表情,石玉宁无奈地暗暗叹了口气。
    这小子,还是没有听从自己的劝告。
    陶隐竹听着,眼神也从原先的平淡,变得有些疑惑。他听着听着,忽然抬眼,在四处扫过,在扫到白锦儿身上的时候,略微的停了停。
    随后,他又转回头来,看了看弹琴的儿子。
    看看儿子,看看白锦儿;看看白锦儿,看看儿子。
    一丝明光,从他的眼里闪过。
    陶隐竹笑了,他的笑是发自肺腑的,就像是发现了什么极有意思的事情一般。最后一次把眼神从白锦儿身上收回来的时候,他痛快地饮了面前的一杯酒。
    而陶金氏坐在他的身边,一头的雾水。
    琴音渐渐缓了,最后在一声轻鸣之后,陶阳慢慢放下了自己的手。他的表情很放松,就像是说出了一件大心事一般的痛快。理理袍子站起身,陶阳对着移到侧首的陈公行了一礼,
    “献丑了,陈叔叔。”
    陈公显然也沉浸于这悠扬的琴韵,他站起身,脸上的表情意犹未尽,
    “三郎这么些年的琴艺,愈发是增进了,陶老弟教的好啊。”
    “哪里哪里,陈公过奖了,”
    刚饮完一壶陶隐竹坐在地上支起左腿,笑眯眯地对着陈公拱了拱手。
    “哈哈哈,陶老弟还是这般不拘小节,”
    “来人,给陶公上新酒”说完,陈公很是和蔼地拍了拍陶阳的肩膀,
    “将我给三郎备的礼物拿上来。”
    “喏”
    陶阳的礼一直未撤,恭恭敬敬地开口
    “多谢陈叔叔。”
    喝多了陈府里上好的花茶,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盛唐小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光含翡翠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光含翡翠容并收藏盛唐小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