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个小太监一通忙活,给崇祯换好了袍服。而后崇祯便带着徐应元和方正化走出了养心殿。
    京城的冬季,干燥且寒冷。刚刚从温暖的大殿中走出,一阵寒风迎面吹来,让崇祯不由的打了个冷战。在殿中已经想得有些发昏的头脑,随即清醒了很多。崇祯紧了紧领口的毛皮领子,穿过养心殿南面的养心门,慢慢的走进外侧的永巷。
    天上的太阳斜斜的挂着,黄色的琉璃瓦在白花花的光线下泛着一层微光。崇祯一边慢慢的走着一边随意的看着,然而,没过多久,心中又不由自主的开始盘算起来。“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满清第一次进关大约是在崇祯二年。此时,明末农民起义似乎已经开始,不过大规模的爆发好像也是在崇祯二年左右。也就是说大明至少还有一到两年的平静期。在这段时间中,政治上虽然还能再做一些事,但是不宜做的太急,毕竟自己刚刚当政,威望和权利并不太稳。而军事上的任何一个大的动作,都需要大笔财物的投入。现在虽然抄家抄出了一部分钱财,但这些毕竟不能都投入到军队之中。所以,现在在军事上除了能调动几个军官之外,训练一两只小部队外,怕是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崇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寒冷的北风带着他的袍角一下一下的摇动着。
    就在崇祯派王承恩建立内账房时,一个挣钱的计划就已在崇祯的脑海中慢慢成型。这个计划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需要一个代理人,一切的后续操作都要以这个人的名义来进行。第二层需要一个计划执行人,这个人需要一定的商业头脑。执行人倒还好说,崇祯相信在明末这个商业还算发达的时期一定能找的出来。不过这个代理人就不太好找,首先这个人要好控制,要能切实的执行自己的命令。第二,这个人要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要能吓阻一些小人物,不能什么事都让他这个皇帝出面。
    崇祯对这个代理人头疼了很久,一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首先崇祯不想在朝中的那些文武官员中挑选,这些人在官场中的牵绊都太深,很难能完全执行他的计划。同样崇祯也不想在那些勋贵中挑选,大明现在的那些勋贵,已经烂到了根上,如果用了他们,说不定那些银子就成了打狗的肉包子。除了文武勋贵之外,之剩宦官和外戚了。宦官崇祯不太想用,因为宦官的名声太差,会给他的整体计划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想来想去,也就剩下崇祯后妃的三家外戚了,不过在崇祯后世的记忆中,这三家外戚好像都不怎么样。周后家的就不用说了,财迷吝啬到了极处,而且目光短浅,要是将计划交给他,他绝对敢直接将银子吞了。其他的那两家和周家也差不多,毕竟在历史上,都已经兵临城下了,这两家都死守银子一毛不拔。“唉难啊看来实在不行只能用身边的这些太监了。”

章节目录

大明鸿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解剑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解剑玄并收藏大明鸿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