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也不大,也就一人多高,直径在三米左右。
    中坑则是队员们在大坑的中间挖出来的,那直径也就一米。
    可是在中坑的前面还有一个小坑,那个小坑则是用来坐锅的,那就相当于老百姓家的锅台了。
    此时,小北风他们一些队员正站在中坑的边上好奇的看着雷鸣的“发明创造”。
    “把锅坐上来”雷鸣命令。
    于是,王大力将一口十二印的大铁锅就坐到了那个相当于锅台的小坑上。
    那小坑里面已经放上了柴草和枯木。
    “把锅台边堵起来,别让它露烟露火,把那三条烟沟盖起来。”雷鸣再次指挥。
    队员们自然就依令行事。
    就在那坐着铁锅的小坑的另一端却是已经挖了三条不深的小沟与那小坑相连。
    这个队员们已经看懂了,那就相当于烟囱了。
    “各位兄弟、各位大当家的,小店今天头一回燎锅底儿,如果有招待不周让之处还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雷鸣微笑着说道。
    同时,他还双手一抱拳向着四圈的队员们作了一揖,于是大家就笑,却没有人再接话了。
    雷鸣也不以为意,却是在自己的那个中坑里蹲下身来,掏出火柴点燃了一块桦树皮从下面塞到了那小坑中间。
    原来,他所站着的这个中炕与小坑之间的土壁已经挖穿了。
    这样的话,他点火添柴却是都在那中间的孔洞之中完成了,如此一来处然避免了火光外露。
    这时,围在周围的队员们虽然看不到火光,但却看到那相当于烟囱的排烟沟之中已是冒出烟来了。
    只不过,那烟三面有黑土挡着,上面却又被盖了树枝,于是那势必往上走的青烟也只能从那树枝的缝隙中冒了出来。
    只是这么一冒却已经和百姓家的烟囱不一样了。
    百姓家的烟囱那都是朝天的一个通道,所以那炊烟便会升起如柱状,什么“袅袅炊烟”也好,“大漠孤烟直”也罢,那都是这么来的。
    而这种直上蓝天的柱状炊烟自然是容易被远方的人发现的。
    可是,雷鸣所用的这三个烟道在冒出烟来就不同了,因为它是在沟上面并且又盖了树枝,所以那烟出来时就是成片的。
    而这时所有人就成那成片的经过树枝稀释的烟在升到了那大坑上后便被山野间的微风吹散了,根本就看不出一点柱状的烟来
    “真不错真不错”所有人都大声赞叹了起来。
    要说烧火没烟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不让烟升上天空就在刚出地面时被吹散了,这也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了。
    有这样的一个排烟灶,如果一旦有日伪军搜山,他们想在远处看到这里冒烟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了
    “报告,对面观察哨来信了,没有看到烟”这时何玉英跑过来报告道。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是骡子是马必须得拉出来溜溜。
    为了确保雷鸣所研究出来的这个排烟的方法切实有效,他们却是分别在对面的四五百米处的山头、山腰山脚处放了观察哨。
    他们是在模仿来搜山的敌人,那就是看到底这里冒烟的时候在远处是否能够发现。
    那三个观察哨在观察之后通知这头的办法自然是打的旗语。
    “再把这个大坑用木头棚起来再做上伪装,这样冬天大锅烧出来的水汽多少也会挡一下。
    另外睡觉的火炕烧火是也这样处理。
    烧火用的木头一定要先备干的,湿的不能用,烟太大”雷鸣再次解释道。

章节目录

抗联薪火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哲并收藏抗联薪火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