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各个部门平时合作都按照严的规定执行。
如果不是不能串门, 收到消息的研究员,哪里还需要主动申请参观学习航天器1102项目, 早就去看看量子推进器是个什么东西了。
他们清楚真空零点能,看过沈明洲和邵炼的论文, 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足以改变整个航天推进器研究方向, 美国nasa研究出来的最强推进器,那也是离子电推方向, 根本不是相同概念。
然而, 比起研究员的诧异,沈明洲从推进器设计到阐述原理都显得外平静。
他略带遗憾的说“确实没办法做出论文里提到过的商用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我运用在太空车上的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只能改变它的行驶方向,但是内部的系统供能, 可能依然需要核能或者太阳能。”
邵炼看了看大家困惑的眼神,立刻理解了研究员们的心情。
又是沈明洲惯常的遗憾式谦虚,导致大家怀疑听到的不是事实。
他抬手就捏了捏沈明洲的后颈, 摆起了大家长的教育模式,“你这是什么坏习惯, 别遗憾了,能够改变太空车行驶方向,已经是重大突破了。”
“可我想做出完全依靠真空零点能供能的太空车,然后实现整个航天器1102的独立能量循环。”
沈明洲一句话说的相当认真。
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的运用广泛, 他试做的不过是量子推进器其中一种最基础的应用。
他见过空中运输船与无人驾驶救人机满天飞行的盛景, 量子推进器的无穷潜力, 足够支撑航天器1102的独立能量循环。
沈明洲说起未来的计划,完全不顾实验室里满是其他部门的研究员。
每一句话都在努力证明真空零点能的无限潜力。
换作外面宣讲,恐怕会被各位研究者默默认为是量子力学狂热爱好者,在说一些百年后才可能触及边缘的超前思想。
可他是沈明洲。
他眼睛里有光。
坦白而真诚的,说服了所有人,投入到太空车独立依靠真空零点能的研究之中。
有点疯狂的计划,偏离了沈明洲的想要“测试一下太空车”的单纯想法。
等大家做出了实验品太空车之后,它已经理论上拥有了支撑机体运行210小时以上的供能能力。
当然,是量子推进器和太阳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几个部门共同合作出来的产物,不过是航天器1102项目的第一步。
沈明洲说“它的目标是,保证驾驶舱内的小白鼠成功存活7x24小时后,活着返回地球。”
真空零点能与太阳能混合供能太空车准备搭乘长征火箭那天,不过是普通群众平静又安宁的一天。
除非新闻大肆报道、电视台进行直播,否则根本没有多少人对国内频繁发射的火箭感兴趣。
但这一次,显得有些不同。
没有铺天盖地的报道,却采取的是海射模式。
习惯了沙漠酒泉基地发射火箭的群众,看到新闻报道提起了一丝兴趣。
距离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之后,国内累计完成了二十次陆基发射和八次海射。
稀有的海射模式,当然会吸引更多的讨论者观看报道。
国家航天局的消息一出来,就在网上反复传播。
本次海射搭载了两颗技术试验卫星、三颗商业卫星,还有一辆特殊量子太空车。
已经生活在光量子计算机笼罩之中的居民们,见到量子太空车并不觉得新奇。
可是,这辆特殊量子太空车竟然还有两对小白鼠
“怎么回事我们不送宇航员吗”
“生物辐射实验吧,美国不也经常送老鼠上天。”
质疑的声音和科普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四只小白鼠的关注度,一度比量子太空车更高。
经历了振奋人心的宇航员升空返回地球,再来看小白鼠上天,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
网络看过就散。
火箭顺利升空之后,唯有例行报道,讲了讲“中国又一次成功完成海射任务”。
从那一天起,沈明洲懂得了邵炼的紧张。
进入轨道的太空车里,仅仅是两对小白鼠,都能让他反复查看数据,与普通白鼠生理指标进行比对。
屏幕上传回的录像视频、参数指标,都有一定延迟。
宇宙干扰比想象中更多,沈明洲目不转睛盯着屏幕,时刻都在担忧小白鼠们的状况。
总控系统自动控制太空车的轨道运行。
驾驶舱内四只白鼠活蹦乱跳,沈明洲却看得愁眉不展。
“休息一下。”邵炼看不下去了,伸手强行捂住他的眼睛。
7x24小时无特殊防护能力的测试,沈明洲才看了三个小时,就让他感到担心。
沈明洲闭了闭眼,抓着他的手不放,叹了口气。
“我现在完全理解你当初的害怕了。”
邵炼轻哼一声,不承认,“我哪有害怕。”
成年男人口是心非,不妨碍沈明洲皱着眉点了点屏幕数据。
“你看这三行指标,一直在变。虽然还在标准指数之内,但是我始终担心是太空车内部出现了问题。”沈明洲认真的谈数据,“这还只是四只白鼠而已。”
剩下的话他没有说。
四只白鼠于他来说,不过是普通的实验目标。
当初邵炼经历了一系列前期测试,顺利完成了生物实验,进入到宇航员入舱阶段,突然出现问题,心情绝对是他焦虑感的千万倍。
然而,邵炼总说,自己记不太清当时的感受。
可他下意识的抗拒令沈明洲感同身受,愈加沉重。
邵炼见沈明洲这样,也不继续安慰。
他仔细核对了沈明洲指出的数据,调出三小时内的指数变化情况,得出了专业结论纯属沈明洲想太多。
邵炼还有心情笑道“小白鼠是动物,又不是精准的测试机器,这种标准范围内的波动,难道不是它们首次来到太空,紧张又兴奋的反应吗”
他随意的玩笑,逗乐了周围安静做事的研究员。
他们完全习惯了与记忆中不同的邵炼,这两个年轻人待在一起开小差聊天的话,听起来都外有意思。
也许是研究员们的笑声,软化了安静空气中的沉闷。
沈明洲确实觉得自己过
如果不是不能串门, 收到消息的研究员,哪里还需要主动申请参观学习航天器1102项目, 早就去看看量子推进器是个什么东西了。
他们清楚真空零点能,看过沈明洲和邵炼的论文, 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足以改变整个航天推进器研究方向, 美国nasa研究出来的最强推进器,那也是离子电推方向, 根本不是相同概念。
然而, 比起研究员的诧异,沈明洲从推进器设计到阐述原理都显得外平静。
他略带遗憾的说“确实没办法做出论文里提到过的商用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我运用在太空车上的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只能改变它的行驶方向,但是内部的系统供能, 可能依然需要核能或者太阳能。”
邵炼看了看大家困惑的眼神,立刻理解了研究员们的心情。
又是沈明洲惯常的遗憾式谦虚,导致大家怀疑听到的不是事实。
他抬手就捏了捏沈明洲的后颈, 摆起了大家长的教育模式,“你这是什么坏习惯, 别遗憾了,能够改变太空车行驶方向,已经是重大突破了。”
“可我想做出完全依靠真空零点能供能的太空车,然后实现整个航天器1102的独立能量循环。”
沈明洲一句话说的相当认真。
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的运用广泛, 他试做的不过是量子推进器其中一种最基础的应用。
他见过空中运输船与无人驾驶救人机满天飞行的盛景, 量子推进器的无穷潜力, 足够支撑航天器1102的独立能量循环。
沈明洲说起未来的计划,完全不顾实验室里满是其他部门的研究员。
每一句话都在努力证明真空零点能的无限潜力。
换作外面宣讲,恐怕会被各位研究者默默认为是量子力学狂热爱好者,在说一些百年后才可能触及边缘的超前思想。
可他是沈明洲。
他眼睛里有光。
坦白而真诚的,说服了所有人,投入到太空车独立依靠真空零点能的研究之中。
有点疯狂的计划,偏离了沈明洲的想要“测试一下太空车”的单纯想法。
等大家做出了实验品太空车之后,它已经理论上拥有了支撑机体运行210小时以上的供能能力。
当然,是量子推进器和太阳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几个部门共同合作出来的产物,不过是航天器1102项目的第一步。
沈明洲说“它的目标是,保证驾驶舱内的小白鼠成功存活7x24小时后,活着返回地球。”
真空零点能与太阳能混合供能太空车准备搭乘长征火箭那天,不过是普通群众平静又安宁的一天。
除非新闻大肆报道、电视台进行直播,否则根本没有多少人对国内频繁发射的火箭感兴趣。
但这一次,显得有些不同。
没有铺天盖地的报道,却采取的是海射模式。
习惯了沙漠酒泉基地发射火箭的群众,看到新闻报道提起了一丝兴趣。
距离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之后,国内累计完成了二十次陆基发射和八次海射。
稀有的海射模式,当然会吸引更多的讨论者观看报道。
国家航天局的消息一出来,就在网上反复传播。
本次海射搭载了两颗技术试验卫星、三颗商业卫星,还有一辆特殊量子太空车。
已经生活在光量子计算机笼罩之中的居民们,见到量子太空车并不觉得新奇。
可是,这辆特殊量子太空车竟然还有两对小白鼠
“怎么回事我们不送宇航员吗”
“生物辐射实验吧,美国不也经常送老鼠上天。”
质疑的声音和科普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四只小白鼠的关注度,一度比量子太空车更高。
经历了振奋人心的宇航员升空返回地球,再来看小白鼠上天,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
网络看过就散。
火箭顺利升空之后,唯有例行报道,讲了讲“中国又一次成功完成海射任务”。
从那一天起,沈明洲懂得了邵炼的紧张。
进入轨道的太空车里,仅仅是两对小白鼠,都能让他反复查看数据,与普通白鼠生理指标进行比对。
屏幕上传回的录像视频、参数指标,都有一定延迟。
宇宙干扰比想象中更多,沈明洲目不转睛盯着屏幕,时刻都在担忧小白鼠们的状况。
总控系统自动控制太空车的轨道运行。
驾驶舱内四只白鼠活蹦乱跳,沈明洲却看得愁眉不展。
“休息一下。”邵炼看不下去了,伸手强行捂住他的眼睛。
7x24小时无特殊防护能力的测试,沈明洲才看了三个小时,就让他感到担心。
沈明洲闭了闭眼,抓着他的手不放,叹了口气。
“我现在完全理解你当初的害怕了。”
邵炼轻哼一声,不承认,“我哪有害怕。”
成年男人口是心非,不妨碍沈明洲皱着眉点了点屏幕数据。
“你看这三行指标,一直在变。虽然还在标准指数之内,但是我始终担心是太空车内部出现了问题。”沈明洲认真的谈数据,“这还只是四只白鼠而已。”
剩下的话他没有说。
四只白鼠于他来说,不过是普通的实验目标。
当初邵炼经历了一系列前期测试,顺利完成了生物实验,进入到宇航员入舱阶段,突然出现问题,心情绝对是他焦虑感的千万倍。
然而,邵炼总说,自己记不太清当时的感受。
可他下意识的抗拒令沈明洲感同身受,愈加沉重。
邵炼见沈明洲这样,也不继续安慰。
他仔细核对了沈明洲指出的数据,调出三小时内的指数变化情况,得出了专业结论纯属沈明洲想太多。
邵炼还有心情笑道“小白鼠是动物,又不是精准的测试机器,这种标准范围内的波动,难道不是它们首次来到太空,紧张又兴奋的反应吗”
他随意的玩笑,逗乐了周围安静做事的研究员。
他们完全习惯了与记忆中不同的邵炼,这两个年轻人待在一起开小差聊天的话,听起来都外有意思。
也许是研究员们的笑声,软化了安静空气中的沉闷。
沈明洲确实觉得自己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