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妙手回春的太子妃替贤妃娘娘治好了头风,她一直身体康健, 最多染个风寒意思意思, 也不敢再劳儿子媳妇大驾。
然而便宜病的余威尚在,两人听见黄门禀报, 不自觉地露出狐疑之色。
贤妃娘娘的便宜病如雷贯耳, 那小黄门自然也知晓,无奈道“确是心疾,今日陶奉御不当值, 皇后娘娘特地遣人去陶府请他入宫为贤妃娘娘诊治。”
一听此话,尉迟越的神色方才焦急起来“赶紧备驾。”
虽说生母不着调, 但毕竟血脉相连, 得知她真的犯了急病, 说不担心也是假的。
他看向沈宜秋,目光有些迟疑, 他们姑媳关系不好他一清二楚,生母这人欺软怕硬,这辈子还罢了, 上一世小丸忍气吞声,她可没少给她气受。
沈宜秋却道“我随殿下一起去。”
她两辈子都不曾听闻贤妃有心疾,可张皇后既然都遣人去请陶奉御了, 这病自然假不了。
贤妃为何突发心疾, 她倒是有些好奇。
何况毕竟是太子生母, 装病可以不理睬, 真病却是不能不探望的。
好在她本就穿了见客的衣衫, 也不用回去更衣梳妆。
片刻后车马备好,两人便即登车,向蓬莱宫疾驰而去。
到得飞霜殿,两人还未进门,便听见寝殿中传来郭贤妃高亢的哭声。
不是以往那种惹人怜爱、梨花带雨的饮泣,却是如丧考妣、撕心裂肺的嚎啕。
尉迟越听到生母哭得中气十足,心下稍安,看来这心疾是没有大碍了。
黄门进去通禀,里面的哭声渐渐止住。
尉迟越和沈宜秋走进寝殿,只见郭贤妃床边旁边围着一群宫人黄门,陶奉御站在一边。
床上纱帐半掩,贤妃娘娘靠在床头,一手捂着脸。
她一向格外爱俏,不施粉黛绝不见人,如今却蓬着头,脸上的桃花妆被眼泪冲得沟沟壑壑,花成了一片。
一双水杏眼更是肿成了胡桃,只剩一条细缝。
不等尉迟越和沈宜秋上前行礼,贤妃凄婉地唤道“三郎,阿娘差点就死了”
尉迟越道“母妃切莫作此不祥语。怎的突然犯起心疾”
郭贤妃说不出话来,嘴一瘪,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陶奉御适时道“娘娘今日突犯厥心痛,好在及时服了栝楼汤,方才仆又替娘娘行了针,已无大碍。不过此症不可轻忽,娘娘还需好好将养,最要紧是放宽心。”
郭贤妃呜咽了一声,含糊道“叫我怎么宽心”
尉迟越无可奈何,对陶奉御作了个揖“有劳陶奉御从府中赶来。”
陶奉御道“殿下言重,仆奉皇后娘娘之命为贤妃娘娘诊治,是分所应当。仆将药方与脉案留下,就不叨扰娘娘歇息了。”
说罢便向太子、太子妃和贤妃几人告辞。
待陶奉御退出去,尉迟越又屏退了宫人和黄门,这才问道“母妃,究竟出了何事”
郭贤妃看了一眼儿媳,有些欲言又止。
但儿子不发话,她也不好叫儿媳出去,只是噙着泪直摇头“你就别问了”
沈宜秋便借口有事去趟甘露殿,辞出了飞霜殿。
待她走后,殿中只剩下儿子和她两人,郭贤妃这才放下捂着脸颊的手。
尉迟越这才发现,生母脸上赫然是一个红红的掌印,半边脸坟起老高。
他不由骇然“这是怎么回事”
他虽这么问,心里已经隐隐明白。
在这宫里,能打郭贤妃的只有帝后两人,张皇后可不是这般不讲道理、磋磨妾室的主母。
而生母虽爱暗中与张皇后较劲,明面上是不敢去得罪她的。
那就只能是皇帝打的。可贤妃向来得宠,又诞育了两个皇子,便是闹闹别扭,也没有上手打脸的道理。
尉迟越蹙了蹙眉“是圣人”
郭贤妃点点头,又抽噎起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太子叫她哭得脑仁疼,捏了捏眉心“母妃你好好说,究竟出了什么事”
郭贤妃终于忍不住“嗷”一声嚎啕起来“还不是何婉蕙那头白眼狼,枉我这么多年把她当成亲女儿”
尉迟越一怔“何家表妹怎么了”
郭贤妃止住了哭,眼里简直要冒出火来,咬牙切齿道“还表妹,人家都成你庶母啦”
这话宛如一个响雷在尉迟越耳边炸开,他半晌方才明白过来,也不知道是惊骇居多还是愤怒居多。
他皱起眉头,良久方道“其中可有误会”
贤妃嗤笑了一声“误会我方才找过去时,她还躺在御床上下不来呢”
尉迟越想到那情形,头皮一阵发麻,身上不知起了几层鸡皮疙瘩,恶心得双耳嗡鸣,几欲昏厥。
他知道他阿耶荒唐,但如此荒唐还是始料未及。
他虽不想娶何婉蕙,但打小的情分不能抹煞,对表妹的遭遇很是愤慨,沉下脸道“圣人也太过了,我去劝谏一二。”
“你还道那小狐魅是被强迫的”贤妃冷哼了一声,对屏风外喊道“春藤,你进来”
片刻后,一个小黄门拄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拐进来,向尉迟越行礼“奴拜见殿下”
贤妃没好
然而便宜病的余威尚在,两人听见黄门禀报, 不自觉地露出狐疑之色。
贤妃娘娘的便宜病如雷贯耳, 那小黄门自然也知晓,无奈道“确是心疾,今日陶奉御不当值, 皇后娘娘特地遣人去陶府请他入宫为贤妃娘娘诊治。”
一听此话,尉迟越的神色方才焦急起来“赶紧备驾。”
虽说生母不着调, 但毕竟血脉相连, 得知她真的犯了急病, 说不担心也是假的。
他看向沈宜秋,目光有些迟疑, 他们姑媳关系不好他一清二楚,生母这人欺软怕硬,这辈子还罢了, 上一世小丸忍气吞声,她可没少给她气受。
沈宜秋却道“我随殿下一起去。”
她两辈子都不曾听闻贤妃有心疾,可张皇后既然都遣人去请陶奉御了, 这病自然假不了。
贤妃为何突发心疾, 她倒是有些好奇。
何况毕竟是太子生母, 装病可以不理睬, 真病却是不能不探望的。
好在她本就穿了见客的衣衫, 也不用回去更衣梳妆。
片刻后车马备好,两人便即登车,向蓬莱宫疾驰而去。
到得飞霜殿,两人还未进门,便听见寝殿中传来郭贤妃高亢的哭声。
不是以往那种惹人怜爱、梨花带雨的饮泣,却是如丧考妣、撕心裂肺的嚎啕。
尉迟越听到生母哭得中气十足,心下稍安,看来这心疾是没有大碍了。
黄门进去通禀,里面的哭声渐渐止住。
尉迟越和沈宜秋走进寝殿,只见郭贤妃床边旁边围着一群宫人黄门,陶奉御站在一边。
床上纱帐半掩,贤妃娘娘靠在床头,一手捂着脸。
她一向格外爱俏,不施粉黛绝不见人,如今却蓬着头,脸上的桃花妆被眼泪冲得沟沟壑壑,花成了一片。
一双水杏眼更是肿成了胡桃,只剩一条细缝。
不等尉迟越和沈宜秋上前行礼,贤妃凄婉地唤道“三郎,阿娘差点就死了”
尉迟越道“母妃切莫作此不祥语。怎的突然犯起心疾”
郭贤妃说不出话来,嘴一瘪,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陶奉御适时道“娘娘今日突犯厥心痛,好在及时服了栝楼汤,方才仆又替娘娘行了针,已无大碍。不过此症不可轻忽,娘娘还需好好将养,最要紧是放宽心。”
郭贤妃呜咽了一声,含糊道“叫我怎么宽心”
尉迟越无可奈何,对陶奉御作了个揖“有劳陶奉御从府中赶来。”
陶奉御道“殿下言重,仆奉皇后娘娘之命为贤妃娘娘诊治,是分所应当。仆将药方与脉案留下,就不叨扰娘娘歇息了。”
说罢便向太子、太子妃和贤妃几人告辞。
待陶奉御退出去,尉迟越又屏退了宫人和黄门,这才问道“母妃,究竟出了何事”
郭贤妃看了一眼儿媳,有些欲言又止。
但儿子不发话,她也不好叫儿媳出去,只是噙着泪直摇头“你就别问了”
沈宜秋便借口有事去趟甘露殿,辞出了飞霜殿。
待她走后,殿中只剩下儿子和她两人,郭贤妃这才放下捂着脸颊的手。
尉迟越这才发现,生母脸上赫然是一个红红的掌印,半边脸坟起老高。
他不由骇然“这是怎么回事”
他虽这么问,心里已经隐隐明白。
在这宫里,能打郭贤妃的只有帝后两人,张皇后可不是这般不讲道理、磋磨妾室的主母。
而生母虽爱暗中与张皇后较劲,明面上是不敢去得罪她的。
那就只能是皇帝打的。可贤妃向来得宠,又诞育了两个皇子,便是闹闹别扭,也没有上手打脸的道理。
尉迟越蹙了蹙眉“是圣人”
郭贤妃点点头,又抽噎起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太子叫她哭得脑仁疼,捏了捏眉心“母妃你好好说,究竟出了什么事”
郭贤妃终于忍不住“嗷”一声嚎啕起来“还不是何婉蕙那头白眼狼,枉我这么多年把她当成亲女儿”
尉迟越一怔“何家表妹怎么了”
郭贤妃止住了哭,眼里简直要冒出火来,咬牙切齿道“还表妹,人家都成你庶母啦”
这话宛如一个响雷在尉迟越耳边炸开,他半晌方才明白过来,也不知道是惊骇居多还是愤怒居多。
他皱起眉头,良久方道“其中可有误会”
贤妃嗤笑了一声“误会我方才找过去时,她还躺在御床上下不来呢”
尉迟越想到那情形,头皮一阵发麻,身上不知起了几层鸡皮疙瘩,恶心得双耳嗡鸣,几欲昏厥。
他知道他阿耶荒唐,但如此荒唐还是始料未及。
他虽不想娶何婉蕙,但打小的情分不能抹煞,对表妹的遭遇很是愤慨,沉下脸道“圣人也太过了,我去劝谏一二。”
“你还道那小狐魅是被强迫的”贤妃冷哼了一声,对屏风外喊道“春藤,你进来”
片刻后,一个小黄门拄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拐进来,向尉迟越行礼“奴拜见殿下”
贤妃没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