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尉迟越死而复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何婉蕙, 可在看清楚来人的一瞬间,他心头掠过的并非意外之喜, 却是淡淡的失落。
随即他便觉错愕, 何婉蕙自小与他情分非比寻常, 也是他上辈子最宠爱的妃嫔,这一世无疑是要再续前缘的, 按说好不容易见到相思之人,他该欣喜若狂才对, 可他只觉有些茫然。
不等他分辨清楚, 何婉蕙的泪水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了“表兄怎的不顾惜着身子”
尉迟越一见她哭,脑海中一空,顾不上想别的, 方才的念头已指缝中的流沙悄然溜走。
他哑着嗓子安慰她道“只是一点风寒罢了,不碍事的, 你别哭。”
郭贤妃搂了搂外甥女的肩头“阿蕙入宫来陪我几日, 才到我殿中,一听说三郎染了风寒, 立即心忧如焚, 连晚膳都顾不上用, 便急急地赶来了。”
尉迟越见到何婉蕙自是欣然,但是对生母的作派却着实反感, 她打的什么主意, 简直是司马昭之心。
上回他虽义正词严地拒绝了郭贤妃, 但她显然还未放弃。
他不接茬, 只是对内侍道“去替贤妃娘娘和何娘子传膳。”
何婉蕙低眉浅笑“阿蕙谢过表兄。”
尉迟越又道“九娘这向可好”
何婉蕙眼中掠过一丝凄然,不过转瞬即逝,她只是笑了笑“阿蕙很好,多谢表兄挂怀。”
尉迟越不由内疚起来,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重生以来,对她实在算不得挂怀,十日里倒有八日想不起她来。
不过他政务繁忙,自然不能在儿女情长上花多少心思。
何婉蕙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不解道“怎么未见阿嫂”
提到沈宜秋,尉迟越胸口一闷,不等他回答,郭贤妃便道“太子妃何等尊贵,怎可这么称呼人家,私下里说说便罢了,当面可千万要恭谨些,莫要惹了太子妃的不快。”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点嘲讽的意味“太子妃执掌东宫日理万机,哪像我们这么闲”
尉迟越掀起眼皮冷冷地看了生母一眼,郭贤妃的声音立即微弱下去。
她见沈宜秋不在,便有些故态复萌,儿子这一眼却叫她回想起飞霜殿中的经历,实在有些不寒而栗。
尉迟越这才对何婉蕙道“太子妃体弱,是孤叫她别来的。”话出口才发觉自己不知在为谁辩解,不由垂眸自嘲地一笑。
何婉蕙看在眼里,咬了咬下唇,从袖子里掏出一样物事,却是一对精巧的鸾凤香囊“前些时日阿耶微恙,阿蕙在家中侍疾,至今未得拜见太子妃娘娘,做了一对小玩意儿,谨贺表兄与娘娘新婚吉祥。”
她将两只香囊并在一起,飞鸾舞凤便合作一个圆。
她手巧,女红比起宫中针绣坊的绣娘不差,纹样配色更是有股子文士的雅致。
尉迟越道“有心了。”
郭贤妃连声称赞“我们阿蕙的手真是巧,前日你替我绣的那条腰带,圣人见了也赞不绝口,还说要托你绣一幅老君像呢。”
何婉蕙羞涩地低下头“圣人和姨母谬赞。”
皇帝笃信黄老之术,能替他绣老君像,便是在他跟前挂了号,若是得个封赏,也能抬高她身份。
说不定皇帝多问两句,郭贤妃顺理成章将两人的事一说,没准皇帝一高兴开金口,祁家的婚事便能退了。
尉迟越明白他生母的心思,微微蹙眉“那么大一幅画像,绣起来伤神费力,针绣坊又不是没有绣工。”
郭贤妃还欲说什么,何婉蕙却道“表兄这是心疼阿蕙。”抿唇一笑,手指不由自主地绞着腰间系香囊的丝绳。
说了两句话,便有内侍过来问道“启禀殿下,药汤已经煎好,可要现在服用”
尉迟越命他端上来。
片刻后,便有内侍端了药碗进来,另一名内侍正要去接,何婉蕙却道“中贵人,让我来吧。”
那内侍惶恐道“怎么好劳动何娘子。”
何婉蕙却已将袖子挽入金臂钏,露出雪白的胳膊。
尉迟越起初不以为意,毕竟于他而言,几个月前何婉蕙还是他的妃子,喂个汤药实在算不得什么事。
待何婉蕙端起药碗,他方才回过神来,眼前的表妹不是上辈子的表妹,她眼下有婚约在身,男女授受不亲,她如此行事十分不妥,若是叫人知道了,未免于她闺誉有损。
他忙道“这些事让下人做便是。”
何婉蕙俏皮地皱了皱鼻子,微微拖长了音调道“表兄莫非怕阿蕙粗手笨脚把药汤洒了”
尉迟越道“你毕竟也及笄了”
话音未落,何婉蕙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眼眶又红了起来“表兄别见怪,是阿蕙思虑不周,只道自己心里一片光风霁月,不曾想到落在别人眼里是多么恬不知耻”
尉迟越有些脑仁疼,不由解释“孤不是这个意思。”
何婉蕙低下头,两串泪珠便落了下来“阿蕙都明白,只不过怀念小时候,不想因为年岁渐长便与表兄生分了”
尉迟越经她这么一提,不由想起小时候他出天花,成日关在院子里,连生母都不肯踏足他的寝殿,只敢在门外看一眼。
宫人内侍见了他也是一脸畏怯,不得已时才近他身。
何婉蕙却常常趁着姨母不注意,悄悄溜进来陪他,坐在他床边与他说话,他怎么赶也赶不走。
自那时起,这时不时在生母殿中见上一面的小表妹,便走进了他心里。
想起往事,尉迟越的心肠硬不起来了,他无奈道“你莫要再哭了,是孤不好。”
何婉蕙抽出帕子拭了拭泪,轻轻吸了吸鼻子“阿蕙知道。”
便即端起碗来,手执汤匙舀了一勺递到他嘴边“表兄快喝药吧,药汤都快凉了。”
尉迟越喝了一勺,便接过碗“有劳,孤自己来吧。”说罢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便有内侍上递上帕子与漱口的香茶。
喝完药,方才叫人传的晚膳也到了,何婉蕙却不愿去堂中用晚膳,对尉迟越道“方才在姨母殿中用过些茶菓,阿蕙真的不饿。”
说罢对郭贤妃道“姨母方才什么也没吃,赶紧用晚膳吧,这里有阿蕙照应着。”
郭贤妃客套了两句,便去堂中用晚膳。
殿中只剩下表兄妹两人和几名宫人内侍,虽说算不上孤男寡女,可也没差多少了。
尉迟越病中虚弱,应付何婉蕙的眼泪又实在劳心耗神,此时便有些犯困。
他想了想如何下逐客令才不至于招出她的眼泪,斟酌着道“表妹还是去堂中用些饭食,用完膳便陪母妃回殿中安置吧。”
何婉蕙摇摇头,体贴道“表兄可是乏了乏了便睡吧,阿蕙待你睡着便离开。”
小时候她也总这么说,尉迟越知道她固执起来远非常人能比,也不再劝她,躺下来阖上眼。
不一会儿药汤中的安神药物起了效,他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郭贤妃用完晚膳回到殿中,见儿子已经睡着,便对外甥女道“三郎既已睡下,我们也回去吧。”
何婉蕙看了看微弱烛光中男人沉静的睡颜,轻轻摇了摇头,对郭贤妃道“姨母先回去吧,阿蕙再坐一会儿,表兄生着病,阿蕙不忍叫他醒来见床边无人。”
郭贤妃按了按外甥女的肩头,嗔怪道“你这孩子,可惜”她将后半截话咽了下去,但可惜的是什么,自然尽在不言中。
沈宜秋薄暮时分从东宫出发,到得百福殿时天已经全黑了。
听闻太子妃忽然驾到,尉迟越身边的黄门面面相觑,都是一脸苦相。
太子妃是他们东宫的正经女主人,自然要小心伺候着,可床边的这一位也得罪不起,她在太子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他们这些随侍多年的近侍都清楚。
而且与这何九娘定亲的小郎君据说只剩一口气,什么时候喘出
随即他便觉错愕, 何婉蕙自小与他情分非比寻常, 也是他上辈子最宠爱的妃嫔,这一世无疑是要再续前缘的, 按说好不容易见到相思之人,他该欣喜若狂才对, 可他只觉有些茫然。
不等他分辨清楚, 何婉蕙的泪水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了“表兄怎的不顾惜着身子”
尉迟越一见她哭,脑海中一空,顾不上想别的, 方才的念头已指缝中的流沙悄然溜走。
他哑着嗓子安慰她道“只是一点风寒罢了,不碍事的, 你别哭。”
郭贤妃搂了搂外甥女的肩头“阿蕙入宫来陪我几日, 才到我殿中,一听说三郎染了风寒, 立即心忧如焚, 连晚膳都顾不上用, 便急急地赶来了。”
尉迟越见到何婉蕙自是欣然,但是对生母的作派却着实反感, 她打的什么主意, 简直是司马昭之心。
上回他虽义正词严地拒绝了郭贤妃, 但她显然还未放弃。
他不接茬, 只是对内侍道“去替贤妃娘娘和何娘子传膳。”
何婉蕙低眉浅笑“阿蕙谢过表兄。”
尉迟越又道“九娘这向可好”
何婉蕙眼中掠过一丝凄然,不过转瞬即逝,她只是笑了笑“阿蕙很好,多谢表兄挂怀。”
尉迟越不由内疚起来,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重生以来,对她实在算不得挂怀,十日里倒有八日想不起她来。
不过他政务繁忙,自然不能在儿女情长上花多少心思。
何婉蕙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不解道“怎么未见阿嫂”
提到沈宜秋,尉迟越胸口一闷,不等他回答,郭贤妃便道“太子妃何等尊贵,怎可这么称呼人家,私下里说说便罢了,当面可千万要恭谨些,莫要惹了太子妃的不快。”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点嘲讽的意味“太子妃执掌东宫日理万机,哪像我们这么闲”
尉迟越掀起眼皮冷冷地看了生母一眼,郭贤妃的声音立即微弱下去。
她见沈宜秋不在,便有些故态复萌,儿子这一眼却叫她回想起飞霜殿中的经历,实在有些不寒而栗。
尉迟越这才对何婉蕙道“太子妃体弱,是孤叫她别来的。”话出口才发觉自己不知在为谁辩解,不由垂眸自嘲地一笑。
何婉蕙看在眼里,咬了咬下唇,从袖子里掏出一样物事,却是一对精巧的鸾凤香囊“前些时日阿耶微恙,阿蕙在家中侍疾,至今未得拜见太子妃娘娘,做了一对小玩意儿,谨贺表兄与娘娘新婚吉祥。”
她将两只香囊并在一起,飞鸾舞凤便合作一个圆。
她手巧,女红比起宫中针绣坊的绣娘不差,纹样配色更是有股子文士的雅致。
尉迟越道“有心了。”
郭贤妃连声称赞“我们阿蕙的手真是巧,前日你替我绣的那条腰带,圣人见了也赞不绝口,还说要托你绣一幅老君像呢。”
何婉蕙羞涩地低下头“圣人和姨母谬赞。”
皇帝笃信黄老之术,能替他绣老君像,便是在他跟前挂了号,若是得个封赏,也能抬高她身份。
说不定皇帝多问两句,郭贤妃顺理成章将两人的事一说,没准皇帝一高兴开金口,祁家的婚事便能退了。
尉迟越明白他生母的心思,微微蹙眉“那么大一幅画像,绣起来伤神费力,针绣坊又不是没有绣工。”
郭贤妃还欲说什么,何婉蕙却道“表兄这是心疼阿蕙。”抿唇一笑,手指不由自主地绞着腰间系香囊的丝绳。
说了两句话,便有内侍过来问道“启禀殿下,药汤已经煎好,可要现在服用”
尉迟越命他端上来。
片刻后,便有内侍端了药碗进来,另一名内侍正要去接,何婉蕙却道“中贵人,让我来吧。”
那内侍惶恐道“怎么好劳动何娘子。”
何婉蕙却已将袖子挽入金臂钏,露出雪白的胳膊。
尉迟越起初不以为意,毕竟于他而言,几个月前何婉蕙还是他的妃子,喂个汤药实在算不得什么事。
待何婉蕙端起药碗,他方才回过神来,眼前的表妹不是上辈子的表妹,她眼下有婚约在身,男女授受不亲,她如此行事十分不妥,若是叫人知道了,未免于她闺誉有损。
他忙道“这些事让下人做便是。”
何婉蕙俏皮地皱了皱鼻子,微微拖长了音调道“表兄莫非怕阿蕙粗手笨脚把药汤洒了”
尉迟越道“你毕竟也及笄了”
话音未落,何婉蕙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眼眶又红了起来“表兄别见怪,是阿蕙思虑不周,只道自己心里一片光风霁月,不曾想到落在别人眼里是多么恬不知耻”
尉迟越有些脑仁疼,不由解释“孤不是这个意思。”
何婉蕙低下头,两串泪珠便落了下来“阿蕙都明白,只不过怀念小时候,不想因为年岁渐长便与表兄生分了”
尉迟越经她这么一提,不由想起小时候他出天花,成日关在院子里,连生母都不肯踏足他的寝殿,只敢在门外看一眼。
宫人内侍见了他也是一脸畏怯,不得已时才近他身。
何婉蕙却常常趁着姨母不注意,悄悄溜进来陪他,坐在他床边与他说话,他怎么赶也赶不走。
自那时起,这时不时在生母殿中见上一面的小表妹,便走进了他心里。
想起往事,尉迟越的心肠硬不起来了,他无奈道“你莫要再哭了,是孤不好。”
何婉蕙抽出帕子拭了拭泪,轻轻吸了吸鼻子“阿蕙知道。”
便即端起碗来,手执汤匙舀了一勺递到他嘴边“表兄快喝药吧,药汤都快凉了。”
尉迟越喝了一勺,便接过碗“有劳,孤自己来吧。”说罢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便有内侍上递上帕子与漱口的香茶。
喝完药,方才叫人传的晚膳也到了,何婉蕙却不愿去堂中用晚膳,对尉迟越道“方才在姨母殿中用过些茶菓,阿蕙真的不饿。”
说罢对郭贤妃道“姨母方才什么也没吃,赶紧用晚膳吧,这里有阿蕙照应着。”
郭贤妃客套了两句,便去堂中用晚膳。
殿中只剩下表兄妹两人和几名宫人内侍,虽说算不上孤男寡女,可也没差多少了。
尉迟越病中虚弱,应付何婉蕙的眼泪又实在劳心耗神,此时便有些犯困。
他想了想如何下逐客令才不至于招出她的眼泪,斟酌着道“表妹还是去堂中用些饭食,用完膳便陪母妃回殿中安置吧。”
何婉蕙摇摇头,体贴道“表兄可是乏了乏了便睡吧,阿蕙待你睡着便离开。”
小时候她也总这么说,尉迟越知道她固执起来远非常人能比,也不再劝她,躺下来阖上眼。
不一会儿药汤中的安神药物起了效,他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郭贤妃用完晚膳回到殿中,见儿子已经睡着,便对外甥女道“三郎既已睡下,我们也回去吧。”
何婉蕙看了看微弱烛光中男人沉静的睡颜,轻轻摇了摇头,对郭贤妃道“姨母先回去吧,阿蕙再坐一会儿,表兄生着病,阿蕙不忍叫他醒来见床边无人。”
郭贤妃按了按外甥女的肩头,嗔怪道“你这孩子,可惜”她将后半截话咽了下去,但可惜的是什么,自然尽在不言中。
沈宜秋薄暮时分从东宫出发,到得百福殿时天已经全黑了。
听闻太子妃忽然驾到,尉迟越身边的黄门面面相觑,都是一脸苦相。
太子妃是他们东宫的正经女主人,自然要小心伺候着,可床边的这一位也得罪不起,她在太子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他们这些随侍多年的近侍都清楚。
而且与这何九娘定亲的小郎君据说只剩一口气,什么时候喘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