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豪气惊人。”
    这是甘罗客气的说法。
    樗里偲就直接得多,“你怎么不干脆用铜钱把他们砸死”
    扶苏才不管樗里偲那没见过世面的酸溜溜言语,这种凭借绝对优势的“浪射”,直让他大呼过瘾。
    英雄里那般万箭凌空的场景,如今在自己大手一挥之下不靠着特效就重现江湖,这才是让人激动的。
    至于那点浪费的箭矢,就当是扶苏付出的票价了。再说了,又不是不能回收。
    相比于扶苏等人的轻松打趣,魏军那边可谓是被打了个心胆俱裂。
    他们哪里见过这般金山盖脸的战法,在被劈头盖脸射了个晕头转向之后想要逃跑,结果往后一看,却发现河面被封锁了个严实,无奈之下很干脆地投了降。
    在扶苏意犹未尽的咂嘴中,守军纷纷将兵器抛出,然后大开寨门,跪了一地。
    觉得自己军事天资惊人的扶苏摇头下了车,以甩手掌柜姿态道“樗里偲去受降,章邯安排渡河一事。”
    樗里偲还未来得及回话,就只看见扶苏真的甩甩手就走了。
    “不会真有人以为公子擅长作战吧”冯异苦笑不已,看着满墙满地的弩箭心疼。
    “不会真有人以为公子不擅作战吧”甘罗却不同意冯异的看法。
    “愿闻高见”
    众人都是扶苏一手提拔到军机处的年轻人,平日里打闹惯了的,对于编排公子倒是没了最早的心理负担,此时反而兴致勃勃。
    甘罗笑得智珠在握,“此战,公子做到了我等此前百思苦想都想不到如何做到的两点。”
    樗里偲原本并不在意甘罗的胡言,此时却也皱眉思索道,“你是说,投降魏军的忠诚,还有韩人的摇摆态度”
    甘罗给这位樗里子竖了根大拇指。
    围拢的年轻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只觉得扶苏公子果然高明。
    万箭横空的大手笔,不仅是震慑了对面的魏人,对于己方魏人的震慑力也不容小觑,这是威。
    三层厚甲的保护,还有不惜成本的支援,这是恩。
    恩威并施之下,魏人的军心就算是收拢了大半。
    而这一切,都是在韩人眼皮底下做到的。
    魏人能感受到的震慑,韩人的感受只会更深。
    不但昭人组成的大军难以匹敌,连被加成了昭军“buff”的魏人都如此可怕,天下间还有能阻止昭军的势力吗
    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李清在这里,一定会捧腹大笑,然后留下一个评语“还是年轻。”
    章邯没有参与这些闲出水的军机郎如何乱想,身为前锋的他还忙着押解俘虏、整备战船。
    俘虏其实很好安排。
    只要在大军渡河之后,安排上部分船只和少数押解人员,让他们顺流而下,便可以到达陕城。
    到了那里之后,自然有百里大夫会对他们做出安排。
    改编为郡兵或许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出路,然而可能性不大。
    东魏还未平定,仍然有敌军身份的他们,对于兵员名额接近饱和的西魏来说并不合适。更大的可能是被送回昭国本土,成为免费的劳力。
    更重要的是渡河的安排。十万人的渡河可不是如同鸭子过河似的只管往前扑腾就行,渡河的顺序、渡河之后的警戒、渡河的时机、这几日的天气,都是要考虑到的。
    但这已经不是扶苏要考虑的了,他当下要做的决定,是渡水之后北上还是南下。
    军议上未能做出的决断,最迟要在三日内做出。
    虽然渡船充足,但要完成近十万人的东渡,也不是朝夕便可的,于是在下定决心之前,扶苏便有了三日时间。
    这三日,他需要尽可能地收集情报。
    无论是白起军、王贲军,或者赵魏的动向,对于扶苏接下来的决断都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始皇的命令是救援白起,那么扶苏在这里考虑北上是否有抗命的嫌疑。
    其实战国时代的将领所拥有的权力和自主权,是后世无法想象的。
    这从拜将台上,始皇对上将军的叮嘱与礼敬就可见一二。
    主将对于军中将士拥有的生杀大权就不提了,即便在武将最没有地位的宋代,对于军中的这份权威,武将们还是能够保有的。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战前的战略规划,还是战后的治理地方,此时的一军主将都有绝对意义上的自主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主将所做出的任何行为都会被认可。
    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解释,将领在战后必定会被追责。
    让扶苏举棋不定的,自然不是日后如何向始皇解释自己的行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少年杯酒意气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发呆向日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发呆向日葵并收藏少年杯酒意气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