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还未率军赶到长平,便听闻王翦已经撤兵的消息。
    接连数队斥候言之凿凿,都言一路跟随昭军回师,不会有假。
    魏军众人还来不及庆祝,就得到了另一个消息。
    荆门关下,吕梁中司马靳之计,被杀得大败,幸得将士拼死而战,才得只以身还。
    至此,荆门已牢牢掌握在昭军手中,赵国北军残部只能龟缩于晋阳城内,再无力阻挡白起西归。
    于是,仅以区区一万余兵力在赵国腹心逛了两圈,更让天下诸国名臣良将都奔波了一个冬天的白起,终于引着手下在邯郸城郊养得白白胖胖的昭军回了荆门。据说离开邯郸之时,百姓夹道欢送。
    这也解释了王翦来势汹汹的十万大军为何连跟魏军照面都懒得打,就急匆匆撤军了。
    长平攻赵之路,在赵奢死守之下急切难下,原本与白起夹击长平的有利态势也在魏无忌窃符来援之后变为了均势。如今白起军已然退路无阻,王翦根本不需要在长平与魏赵两国联军死战。
    他只需要等魏无忌撤军,来年再兴兵灭赵即可,有本事你魏无忌再偷一次魏王的虎符。天下能有几个如姬
    明年春,大昭等春耕结束后再兴大军,哪一国还能救赵
    燕楚即将合力攻齐,三国自然均无力救赵。魏王还惦记着甘茂许诺的河西之地,而魏无忌此次的再度兴兵更给了昭国拖延的口实。
    大不了直到灭赵之前多派几队使节,两国多交流交流感情,把魏王吊着就是,他魏圉还真敢翻脸不成。
    朱亥见主君兴致不高,疑惑问道“公子为何愁眉不展,昭军撤退不是好事吗”
    魏无忌看看这个在候赢推举下为自己入府食客的壮汉,并未答话。即便魏军人人都如朱亥一般能舞四十斤铁锥,在绝对的国力差距下也毫无作用。
    魏无忌虽不知楚燕合盟,共谋分齐,但也对昭国君臣接下来会采用的手段猜了个大概。
    但这是堂堂阳谋,即便看破,魏无忌也无法凭一人一国之力相抗衡。
    自从大昭有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灭千乘之国的实力之后,各国如不能随时团结一致,时刻都有被吞灭的风险,昭国只需养势三关之内,静观其变。而六国,现在是五国,都只能在强昭铁蹄下瑟瑟发抖,抱团取暖,稍有不慎,就会如故韩一般,被破城亡国。
    将士们可以多欢呼一阵,但魏无忌很快就从昭军撤退的欣喜中冷静了下来。瞧瞧这群魏军精锐,即便鼓足勇气来对敌昭军,如今一旦听闻不用打仗,一个个高兴得直如大胜一般。这与昭人的闻战起舞两相对比,是何等令人丧气。
    “公子公子无忌公子”
    魏无忌从沉思中醒来,却是老将晋鄙在与自己说话。
    魏无忌十分敬重这位老将军,赶忙行礼道“无忌失礼了。”
    晋鄙哈哈一笑,摆手道“公子言重了。老夫方才是问,公子如今何往啊”
    “如今昭军已退,自然是要回师复命,交还兵符。”
    “事到如今,公子还要瞒我吗”
    “老将军何意”
    “大王才刚刚下令撤军归营不久,公子便连夜只身入营提兵再度北上,这命令恐怕不是出自大王吧”
    魏无忌被逼问得无言以对,只能叹息道“老将军都知道了。”
    朱亥听闻事泄,虬眉倒竖,就要去提大椎。魏无忌赶忙止住,既然老将军此刻才点出,应当并无恶意,“将军何意”
    “公子窃符救赵,乃是为了国之大义,老夫佩服。”魏无忌听到窃符二字,心中又是一黯,却听老将军继续说道“然而毕竟是未得王命,若此番回师,或有不忍言之事。”
    “那,老将军以为,无忌该如何做”
    “老夫尝闻,平原君赵胜,与公子有亲,可果有此事”
    “平原君是家姐的夫婿。”
    “既如此,公子何不去投”
    “无忌在魏,尚不能得王上信重,到了赵国,就会被赵王重用了吗”
    “橘生淮南”晋鄙见公子连连摇头,知道对方不会听从,笑道“公子志气仍壮,可喜可贺。如此一来,公子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还请老将军教我。”
    “故都之春,公子怀念否”
    魏无忌精神一振,明白了老将军言外之意,“只怕”
    “老夫久在军中,还是有几位至交的。”
    “如此,无忌代大魏,谢过老将军。”
    晋鄙端坐马上,含笑受了这整个大魏的一礼。
    昭王政二十五年春,魏公子无忌向赵国借道上郡,率军西至大魏旧都安邑,安邑大开城门恭迎公子入城。
    三月,公子无忌遣使向魏王上表称代王守土。魏王圉见表大怒,烹杀来使,下令诛杀信陵君府满门,幸得众大臣劝谏而作罢。
    史称公子分魏。
    “牛逼啊”
    这蒙毅也不知跟哪儿学的词,始作俑者扶苏放下短弓,吐槽道。
    为了能在春狩时好歹能射两只猎物,不至于太过丢脸,扶苏近几日一直在高进的指导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少年杯酒意气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发呆向日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发呆向日葵并收藏少年杯酒意气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