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澄想起今天早上在正院门口安淳关怀的那一句,觉得自己应该投桃报李,“八哥脸色不大好,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瞧瞧”
    “没事,已经吃过药了,眼看着要搬家了,不必多添麻烦。”安淳微微带笑,“妹妹喝过压惊汤了吗”
    这一句话就给安澄问住了,“我叫丫鬟煮了,但是今天在这里待了一天,那甘草红枣汤就还没喝”吞吞吐吐的,安澄说了实话。
    她也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说实话,似乎顺水推舟撒个谎更能体现自己领情
    但是安澄真的不太会撒谎面对问题,她的第一反应还是说实话。
    这样的应答对不对啊下意识的,安澄看了一眼沈氏。
    沈氏喝了口茶,神色不变微微带笑,抬手叫过孙嬷嬷,“嬷嬷,你去九姑娘院子里,把煮好了的压惊汤拿来。”然后看着安澄和安淳,“你们两个,一人喝一碗。”
    孙嬷嬷来回的很快,再端上来的时候都已经热好了,麦香气里透着红枣的甜丝丝,安澄喝了一碗还意犹未尽,“很好喝啊。”
    沈氏带着笑止住了素心还要给安澄盛一碗的动作,“好了,眼看着要吃晚饭了,一碗就行了。”然后叮嘱安淳,“你也是,一碗就好了。”
    “是。”安淳身子弱,胃口小,这一个小小描金白瓷碗也只是喝了大半碗。
    “回去好好休息,过几天赶路怕是没了现在的舒坦,我已经叫大夫给你开了适宜身子的药,等晚间送过去。”
    沈氏唤进李姨娘,“就放到你那里,日日给淳哥儿煎了。”
    李姨娘应下,然后看沈氏似乎没什么事了,和安淳两个人告退。
    安澄的晚饭是跟着沈氏吃的,沈氏口味清淡,盐水鸭,烩鱼脯,清炒芦笋,高汤茼蒿是沈氏爱吃的,梅子排骨,宫保鸡丁,腊味三蒸,葱油爆虾放在安澄面前,还有一碗她爱的鱼头豆腐汤。
    安澄面前的精巧的卧足碗本就浅小,一平碗的米饭也不是很多,这是沈氏养生之道,晚上不许吃的过多。
    同样时候,安淳院子里,母子二人也在吃晚饭。
    “淳哥儿,你尝尝这个鸡,用人参炖着一天了,最滋补了”李姨娘给安淳盛了一大碗鸡汤,这里的人参还是她用自己私房钱托了旁人偷偷从外面买回来的呢。
    安淳捧着李姨娘递过来的大碗,哭笑不得,“姨娘我早就说过了晚上别给我盛这么多,再有,那人参是补强不补弱的,我这身子骨,就算弱了点,用不上人参也不能用人参。”
    这几年来,李姨娘但凡有钱就给他买了各种补品,自己连个衣服首饰都不舍得添,同样是姨娘,周姨娘可比她爱俏得多。
    李姨娘原本兴冲冲的神情淡下来,“啊这这这人参不能吃”
    她是安林一年踏青春游时遇到的农女,实在貌美惊人成了真爱又被大妇松口纳进来,就这么一个儿子,偏生体弱,李姨娘简直不知道要怎么宝贝着才好。
    “姨娘,我这病我心里有数,太太不是又送了药来吗或许我吃着吃着人就好了。”安淳安慰起自己姨娘来,驾轻就熟。
    提起这事,李姨娘就想抹眼泪,怨自己十月怀胎的时候身子骨不争气,带累了儿子,又心疼儿子药比饭都吃的勤。
    “都怪我,明明太太当初都说了让我回京里好好养着可是我一个姨娘,一心觉得老爷太太在哪我当然就得在哪,就咬牙跟着赶路,坐马车晃得整个人一天天什么都吃不下”
    李姨娘只觉得对自己心里有说不完的埋怨,早知道会连累儿子,唉
    “你这么多年吃了这些药,都是在替姨娘吃啊”李姨娘越说越觉得儿子孝顺又委屈,哭的帕子都湿了。
    一旁的桃儿见怪不怪的给李姨娘换了条帕子,差不多一两天的,姨娘就要来这么一出,好在满口都只是埋怨自己不犯太太忌讳,就随她去了。
    安淳却是这么多年都没习惯,再说,这事原本他也心虚,自己拿了帕子给李姨娘擦眼泪,“姨娘别哭,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想法,或许我这病是因为在蜀中不惯的缘故。”
    李姨娘泪眼模糊的听安淳说,“姨娘想,大夫也说了,我这病最忌讳炎热潮湿,可这蜀中天气不就这样吗或许咱们回了京没准就能好了呢”
    “真真的”李姨娘对儿子盲目信任,一听他这么说,连哭都忘了。
    “肯定的。”安淳嘴角带笑,眼神清亮明锐,倒是少了三分病气。
    吃过饭,安澄在沈氏院子里一直待到二老爷回来才告退。
    “太太今天的心情格外好啊”二老爷察言观色最是厉害。
    沈氏抿着唇微笑,能不好吗小女儿头一回在自己身边腻味这么久,“荷叶,你叫外面的车马再改改,原本给九姑娘那个车给淳哥儿和李姨娘坐吧,叫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古代主流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符号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符号娘并收藏古代主流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