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也认了”
    这话出口,卫兹神色释然了不少。但忍不住的,还是有几分说不出的不甘。
    何瑾当然知道为什么。
    自秦国商鞅变法,华夏这片土地上,便开始了重农抑商。
    主流思想便是认为商贾这一群体,不能给国家带来实质性的增强主要是指在物质上,尤其在粮食布匹方面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而待秦朝一统后,商贾的地位便江河日下,再也没出现吕不韦那样以商从政之事。
    到了汉代,这种思想更是得到了加强。商贾已沦为同医、巫、流民、百工、娼妓一类的下等人,只比僮奴强上一丝。
    卫兹能将家财抛出,趁着乱世搏上一番,明显是那种不甘寂寞之人。此番虽败给了现实,但心中的小火苗,也是没那么容易平熄的。
    “其实呀,我有时候挺瞧不上,那些掌握话语权的士大夫。”
    此时何瑾便摆了摆手,道“明摆着就是想打压商贾这一群体,非还要牵强附会,从古籍经典中找依据。”
    “士农工商这一说法,的确出自管子。可别忘了管仲人家本身就是大商人,首开的国办红灯区那叫一个呃,这咱先不谈。就说人家的原话,分明是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士大夫、农夫、工匠、商贾,都是国家的柱石根基之民。怎么就因顺序不同,变成了社会阶层”
    “主公”卫兹闻言当时神色大喜,激动难抑道“主公所言极是我等商贾沟通南北,互通有无,也是造福苍生,缘何就要被人瞧不起”
    当下,他又是一番长篇大论,彻底将心中的不满说了出来。
    而作为倾听者的何瑾,一点不耐的神色都没有,还含笑盈盈地鼓励卫兹一直说下去。
    直至说的口干舌燥,看到何瑾起身亲手给倒了一杯热茶后,卫兹才惶恐起来,道“属下失态狂言,还望主公见谅”
    说着,连忙拜倒在了地上。
    何瑾却没有扶起,而是悠悠言道“说的都挺好,有啥需要我见谅的而经过这段时日的考量,我也认同你的品行。”
    顿了一顿,又道“所以你收拾收拾,去雒阳吧。”
    “雒阳”
    “不错,去何府找我嫂子,她会将曾经杨家在雒阳的产业,全都交付给你打理。”
    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份策划书,道“这是我的一点规划,先通过新产品在雒阳持续牟利,同时将迁往长安那些士族豪门产业慢慢吞下,最终打造咱雒阳商业帝国”
    卫兹接过那洁白的纸卷,啧啧称奇“这便是主公提到过的宣纸”
    “属下在陈留时,便听闻过主公的炒菜、袍服、炒茶生意。再加上这等上好白纸,必然能为主公创下一片偌大基业”
    说着此话,卫兹眼中光芒闪烁,显然已在琢磨着如何下手。
    何瑾见状,这才扶起他道“去吧,去商海中当个时代的弄潮儿,无尽的财富正在向你招手”
    说着激动之余,还忍不住跟老美那些骚货一样,拍了人家卫兹一下屁股“tthetir”
    卫兹当时神色惊恐万分,可随后竟羞涩地脸红了起来,然后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大堂。
    而兴奋过后的何瑾,则悠悠回到胡床之后,掀开那一片沙盘堪舆图,开始托腮头疼“雒阳适合搞生意弄钱,可真不适合当根据地啊”
    看着雒阳周遭四面八方关隘,都插着代表董卓兵马的小旗,他愈加蹙眉发愁“一旦我选择在雒阳自立,老董恼羞成怒,下令四面围攻便能瓮中捉鳖啊呸,我才不是什么鳖、什么绿王八”
    尤其雒阳的城池上,还插着大大的董字旗,不由更心烦意乱“胡轸是杀了,可老董还没弄走,真是让人看着就生气”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搞点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千里风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里风云并收藏我在三国搞点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