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原本还莺歌燕舞的宴会,好似忽然变成了战场。
    无数猛士在嘶吼、在呐喊、在叫嚣,释放着胸中的愤怒。一浪高过一浪的吼声,仿佛连绵不断的波涛,将整个大堂都掀翻了
    然而,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自然也敢于面对万人的怒骂,而丝毫不怂
    彻底被激怒的董璜,已红了眼珠。
    他浑身哆嗦颤抖,已失去最后一丝理智。可惜赴宴不能带兵刃入场,他此刻唯一想的便是将那些狂吠的家伙,一个个拧下狗头
    而那些投靠的凉州将校,更是也掀了案几,华雄在其中表现最为耀眼。
    混乱人群中,他一把撕了单薄的外衣,露出壮硕的肌肉“尔等这些狗贼,谁敢靠近董公子一步,老子打断他全身骨头”
    这些朝堂的士大夫,也早就看粗鄙的凉州将校不顺眼了,始终觉得跟这等下贱的武夫为伍,是对他们高洁身份的一种侮辱。
    今日董璜算是彻底撕破了两方的遮羞布,愤恨不已的士大夫中,忽然有人痛不欲生叫道“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朝堂上狼犬遍地,老夫羞愧难当,还不如退隐山林,著书流传后世,也省得如此痛心疾首。”
    这话一落,整个大堂忽然安静了。
    出口之人,乃司徒黄琬。
    黄琬出身虽不及袁氏、杨氏,却也是后汉一大显赫政治家族。其曾祖父便乃后汉名臣,尚书令黄香。
    知道二十四孝或读过三字经的朋友,都会对这位黄香有印象。
    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一句,说的便是黄香九岁的时候,便知道夏天为父亲把凉席扇凉,冬天为父亲把被窝烘暖。二十四孝里扇枕温衾的典故,也便是出自于此。
    而黄琬的祖父黄琼,亦担任过后汉三公之一的太尉,流芳当世。
    黄琬本人则早慧善辩、正直贤良,出任豫州牧时,讨平寇贼,安定一州,政绩为天下表率。被董卓召还入京后,被封为司徒一职,负责领天下政务。
    董卓虽大权在握,但为其负责整个朝堂运转的,却乃黄琬。
    此时他一怒斥,众人立时引为领袖。
    只见黄琬随后恭敬地向董卓拜倒,沉切言道“相国,老夫德薄年迈,不识相国安邦定国之策。留于这朝堂上,亦让相国看得碍眼,不如准许老夫告老还乡”
    他这话一落,满堂士大夫仿佛受到了点化般,亦一个个超脱起来,齐齐拜倒在地道“请相国准许尔等致仕”
    数百士大夫同时撂挑子,这景象不可谓不震撼。
    董卓起初听这些士大夫阻挠自己迁都,还辱骂自己的侄子,心头怒火蹭蹭上窜。然而当人家祭出这招时,忽然一下心底冰凉没了这些士人,自己掌握的还是汉室朝堂吗
    不,那只是一个空壳子
    当初征辟各地贤良的时候,老董就看出来了,人家士人集团根本不将他这个土包子放在眼里,征辟一事还是委托周毖、伍琼来干的。
    现在这些人全不干了难道要靠手下那些个只会杀人放火的将校,来处理朝堂政务吗
    不得不说,人家黄琬这一招,可谓绝杀。
    当下,董卓忽然便笑了,笑得很阴森恐怖。
    他起身大步走下台阶,目光扫视在那些拜倒的士大夫身上,右手始终按在腰间的宝刀上,杀机四溢
    走到黄琬面前时,他猛然拔出腰间宝刀,一刀直直拍向来董璜的脸
    那可是一把刀,而不是鞭子。
    就算是横着拍过去,可锋利的刀刃也瞬间在董璜脸上划出一道血口,鲜血当时就流了出来。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搞点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千里风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里风云并收藏我在三国搞点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