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董卓脸色忽然大变,何瑾还以为自己这番计策哪里有疏漏。
    好在下一瞬,董卓又恢复了笑脸,大巴掌连连拍向他的后背,笑道“好,好呀二公子果然不愧是老夫看重的人才。”
    “既如此,老夫便即刻下令,命将士们挖掘那些帝皇及王公大臣们的墓穴。”
    一听这话,李儒简直吓得魂儿都出来了,恨不得上前一把捂住董卓的嘴“太尉大人,万万使不得啊”
    董卓虽出身官僚之家,但在陇西那等民风剽悍的地方,对礼仪还不如何讲究。
    李儒却饱读经书,哪能不知此事的危害“自古我汉人便讲究入土为安、人死为大,太尉若派人发丘搬山,岂能不引发众怒”
    “尤其那些陪葬越富足的陵墓,其子孙越是世代经营,势力盘根错节。太尉大人此举可谓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万万不可啊”
    被李儒如此一提醒,董卓也反应了过来不错,发丘搬山只是听起来文雅,可实际上就是刨人家祖坟
    这可比什么灵堂上走秀,坟头上蹦迪严重多了。
    代入地想一下,知道自己的祖坟被人刨了,他老董定然会带着兵灭了那家满门,连鸡犬邻居都不会放过
    “可,可眼见金山却不能搬,士卒也越发弹压不住这般左右为难,究竟如何是好”思来想去,董卓简直快要疯了。
    而这一次,他没有再主动向李儒问计,而是下意识地看向何瑾道“二公子,可有何良策”
    何瑾就眯着眼不说话,然后笑着向董卓努了努嘴。
    董卓就疑惑地顺着他的提示看过去,随即看到那跪在地上、早已狼狈不堪的吕布
    这时候,李儒自然也顺着何瑾的提示看过来。
    而当三人怪异又火辣的眼神盯向自己时,吕布忍不住周身一冷,一股不祥的预感就从脚后跟儿窜起。
    果然,便见何瑾似笑非笑地言道“太尉大人,吕校尉可乃大人义子,父子同心。如此机密且重要之事,除吕校尉之外,又还有何人可担此重任”
    一番话,何瑾咬重了吕校尉和机密这两个字眼。
    董卓还有些迷糊,不解地言道“二公子,此事的确机密,不得再令他人得知。只是吾儿乃骑都尉,并非校尉”
    李儒听后,真感觉董卓没法儿救了太尉啊,人家何瑾都提示如此明显了,你怎么还不明白
    因为此事机密,又必须有人偷偷地来干,所以才留下了吕布旁听。可吕布难道是傻子,不知道刨人祖坟会引来报复
    故而,你不给人家提半格升为校尉,人家凭啥会尽心卖力地为你干事
    听了李儒尽力委婉的解释后,董卓才终于恍然大悟。
    随即眼珠子一转,不由越看何瑾越顺眼了“二公子机敏过人,世事通达,连如此细节都考虑到了,真是神得不行”
    这神得不行形容词一出口,李儒当时忍不住抚额毕竟,他的官职乃博士,而博士就是为上司筵讲经学的。
    而董卓如此粗鄙,丢的不仅是董卓的脸,还有他李儒的。
    好在何瑾一点没文人的那些矫情,一听董卓的称赞,当即作出一副又骄傲、又强自谦虚的模样,道“太尉大人谬赞了。”
    “太尉豪爽干脆,决谋果断,在下早已心折不已。能为太尉大人效劳,实乃在下之荣幸”
    如此一对比李儒跟何瑾的反应,董卓顿时更觉得这小子太合自己的心思了,乐得哈哈大笑,忍不住又拍着何瑾的后背,亲切地道“二公子的确不凡,以后我等两家自当多亲近亲近”
    “对了,还有老夫那个侄儿,改日就让他去二公子府上登门致歉,你们都是年轻人,要多走动走动”
    这下就算何瑾再是影帝,闻言脸色也不由一怔,恶心起来好你个董胖子,我怎么也算帮你了,你却要恩将仇报
    也幸亏此时董卓正得意忘形,没注意到何瑾的反应。
    兴奋过后,董卓便一屁股坐回正位,理了理情绪道“奉先,两日后上朝,老夫便上表擢尔为校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搞点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千里风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里风云并收藏我在三国搞点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