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十五万北蛮大军,覆没于锦天府城下。
    逃脱者不过数千人
    翌日。
    雨过天晴。
    柱国大将军冉林兵分三路,挥师北上。
    欲赶在第一场大雪之前,彻底清扫盘踞在逐马、雁铩、止戈三郡内的北蛮残兵败将。
    三路兵马。
    王真一统领五万捧日军精锐,直捣雁铩郡。
    霍鸿烨统领六万镇北军本部人马,清扫止戈郡。
    张楚统领潜渊军本部人马外加四万武悼军,清剿逐马郡。
    三路兵马的统帅,没问题。
    论战功论实力论地位,三军之中,除他三人不作他想。
    但这三路兵马的分部,很有问题。
    毫无疑问,这三路兵马中功劳最大的,肯定是进攻雁铩郡北蛮大本营那一路人马
    虽然雁铩郡北蛮大本营内尚存三四万北蛮兵马,进攻雁铩郡北蛮大本营的压力,肯定是是三路兵马中压力最大的一路
    但这依然是美差
    象征着击破敌营,收复失地的美差
    在朝,稳稳的加官晋爵
    在野,必能获得数以百万计的北四郡遗民感恩戴德
    人心所向,即是“万民意”
    哪位四品强者会嫌“万民意”多
    强如梁源长,都不会
    关键是。
    这个美差。
    怎么都不该落到他王真一的头上。
    论战功
    三军之中,张楚为首
    决定此番抗击北蛮战役的两场大战,张楚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论地位
    三军之中,除冉林之外,无人及得上霍鸿烨
    霍鸿烨是正儿八经的王爵世子,他代表的是镇北王霍青
    论实力。
    同为绝顶四品,王真一晋升四品的时间是要比张楚早将近一年。
    但实力却在伯仲之间,张楚没有击败王真一的把握,王真一想胜张楚也难
    横看竖看。
    击破北蛮大本营,收复失地这个大功,都落不到他王真一的头上
    但偏偏,冉林就是把这个任务,按到王真一的头上。
    张楚是无所谓。
    朝廷的功劳,他不稀罕。
    他早已打定主意,只要北蛮人不再南下,他此生绝不再出任大离朝廷一官半职
    见多了朝堂上的读书人。
    余生他只想做个屠狗辈。
    “万民意”,张楚是有些心动,但也还不到势在必得的地步。
    有北平盟这座细水长流的宝山为后盾,立地飞天当是水到渠成的事。
    所以他们三人在锦天府帅帐内接令之时,张楚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而当时霍鸿烨的脸色,可就不要太难看
    晌午过后,张楚率领大军西出锦天府,奔赴逐马郡。
    一路上,他琢磨冉林此番排兵布阵的缘由,琢磨了许久,终于琢磨出一点道道来。
    此次战役,功勋最著者,自然是非冉林莫属。
    这是谁都不能质疑,也无法质疑的。
    但冉林乃是大离朝廷的中枢重臣,战后必会回转京城,位列九卿的。
    对于玄北州而言,冉林只是个过客
    所以无论他的功劳有多大,终究也影响不了玄北州的局势。
    玄北州的未来。
    注定还是掌握在玄北州人自己的手中。
    而玄北州内,有资格下棋的
    霍鸿烨肯定算一个。
    虽然镇北军元气大伤,十年之内都难复旧观。
    但只要镇北王霍青在人世一日,霍鸿烨便一日是玄北州第一人
    朝堂、江湖,莫能动摇
    州牧阎守拙也算一个。
    背靠着大离朝廷这颗大树,阎守拙再不显山、不漏水,也绝对无人敢轻视他半分。
    他张楚,或许也能算一个。
    他毕竟是玄北武林盟主,代表着玄北江湖,身后有还一票玄北飞天宗师支持。
    他自忖,只要他不造反,无论是霍鸿烨、还是阎守拙,轻易都不会和他撕破脸。
    若无意外。
    未来的玄北州,应当是他们三人的博弈场。
    但张楚琢磨冉林的意思,分明是要扶持王真一,加入玄北州的棋局
    不对
    这不是冉林临时起意
    而是早有预谋
    否则,王真一在西凉州做沙王做得好好的,为何会突然成为大离平沙侯,北上抗击北蛮人
    “王真一”
    张楚低低的念叨着这个名字,心头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王真一是哪来的底气,敢来玄北州插旗。
    他不是看不起王真一。
    相反,他一直都视王真一为生平劲敌。
    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以前的王真一。
    是西凉江湖的“沙王”,惊才绝艳、鹰视狼顾,乃是燕西北三州江湖,少有的枭雄
    那时的王真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大佬到武林盟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楼听风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楼听风云并收藏从大佬到武林盟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