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平的降生,令张楚再也找不到继续赖在月亮湖的理由。
虽然从内心里,他很想等到知秋出月子后,再一起回太平镇办满月酒。
但太平会还有上万口子人,在等着他回去主持大局,哪里允许他继续在月亮湖咸鱼下去
十一月十九。
小太平出生后的第三天。
张楚单手擒着十丈高的太平会龙虎旗,大步从镇门口一路走上太平镇总舵,将大旗重重插进高台。
整个太平镇,都能看到这面迎风招展的黑白龙虎旗。
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刺骨的北风,再也压抑不住太平镇的鲜活气息
是日。
太平会各县分舵,重立。
太平会所有生意,开门营业。
六千红花堂帮众,分成六旗,在六位七品供奉的带领下四处出没。
所到之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那些人头中。
有土豪劣绅。
有市井帮派。
有山贼流寇。
有官商勾结。
先前他们见到太平会的分舵解散,都以为太平会要完,争前恐后的落井下石,从太平会这个巨大的蛋糕上撕下一块。
抢生意。
这张楚能理解,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但他们不该对太平会的人动手
杀了人,就要有被杀的心理准备
张楚自己都没例外。
这些事情不大。
其实不必留待张楚回来处理。
但和张楚自己下达的“严禁与官府发生冲突”的禁令相悖。
所以骡子特地留待张楚来亲自处理。
张楚也没令他,没令太平会上万帮众失望。
这是张楚第一次动官府的人。
也是他的手段第一次如此酷烈。
还是太平会第一次在人面上,撕下生意人的面具。
太白府郡衙对太平会如此肆无忌惮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既没有派人或发文来指责、训斥张楚。
也没有令各县县衙关起城门,不允太平会的大队人马进城。
而是很贴心的帮忙收尸洗地。
还贴出告示,将锅扣给可怜、弱小又无助的江洋大盗。
无害的就像是温顺的小绵羊一样。
但郡衙的这些举动,却令张楚明白,他与官方的关系,已经走远了
太平会总舵大堂内。
张楚捧着茶碗,倚着太师椅。
骡子将一摞文书摆到他面前的案几上,兴致勃勃的说道“这是上原郡那些过江龙们的资料,您想从哪一支人马开始动手”
张楚沉默着看了看骡子,再看了看案上的那一摞文书,片刻后,微微摇头。
骡子猛地一挑又黑又粗的浓眉,自以为理解了他的意思“您这是准备同时动手,把水搅得更浑一些”
他觉得这样有些冒险。
但大哥做事向来极有分寸,他若决定同时向那些过江龙动手,那必然是心头极有把握。
张楚又看了看他,看了看案上的文书,最终抬起手,将那一摞文书扫了一旁“不,我的意思是,上原郡那边的热闹,我们就不掺和了。”
“您说啥”
骡子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他跟自家大哥快第四个年头了,自家大哥是什么人,他能不清楚
那群过江龙,摆明了是在占他们的便宜,还蹬鼻子上脸欺到了他们太平会的头上
这事儿,他都不能忍,大哥能忍
不砍死他们,吃得香睡得着
张楚沉默了一会儿,忽然低低的叹了一口气,淡淡的说“骡子,咱们和天刀门干仗,能赢是侥幸但咱们不可能次次都这么好运的,你懂吗”
骡子定定的看着他,不敢相信的说道“那您的意思是就这么算了”
“算了”这两个字,从他的口中说出来,份外的艰难。
在他的心目中,大哥从来都是强大的
无所不能的那种强大
那北蛮人牛不牛掰
二十来万北蛮大军把十五镇北军打得跟兔子一样满地乱串,是又丢城,又失地
但那又怎样
大哥说要钉在锦天府,就愣是稳稳当当的钉在了锦天府,两万北蛮大军围着锦天府打了三天三夜,死光光了都没能把锦天府给打下来
那天刀门牛不牛掰
镇压玄北州江湖七十年,门中气海大豪出超过双手之数,七品、八品的高手更是多如走狗
但那又怎样
惹上自家大哥,还不是说死尽埋绝就死尽埋绝,说烟消云散就烟消云散
他甚至都没见过自家大哥为这事儿特别着急,特别上火过。
在他的记忆里,大哥好像一直都是那副平平淡淡的脸色,该吃吃、该喝喝,不知不觉的就把天刀门上下给安排得明明白白、整整齐齐
现在听着大哥叹气,听着他仿佛示弱一般的话语。
就犹如英雄迟暮、美人夕颜一般,令骡子心中生出无限悲凉。
一个一直刚强的人,突然间不在刚强了,也的确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张楚不这么看。
他将自己这种心态的变化,归结于一种成长。
这次与天刀门博弈,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也让他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回首往事,他只觉得以前的自己,就像是一个挥霍无度的月光族。
每个月都照着那点工资花,只有超支,从未有结余。
以前的他,总是踩着自己的实力上限行事,实力偶尔不够就用智商来凑,很少有那种持强凌弱的温胜局。
而这万江流的实力,显然已经超出了光凭智商就能凑上的程度。
他用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才摆平了天刀门。
这就好像一个月光族,一直照着工资花。
终于某天纵欲过度,一次性背上了一大笔外债,拆东墙补西墙,千难万难才把这笔债给还上。
负债肯定是坏事。
但只要能还上这笔债,那这件事或许就不全然是坏事。
只要这个月光族的脑子还没坏掉,他就会从这件事中体会到存钱的重要性。
张楚就从与天刀门的博弈中,学到了一道理不要作死
虽然从内心里,他很想等到知秋出月子后,再一起回太平镇办满月酒。
但太平会还有上万口子人,在等着他回去主持大局,哪里允许他继续在月亮湖咸鱼下去
十一月十九。
小太平出生后的第三天。
张楚单手擒着十丈高的太平会龙虎旗,大步从镇门口一路走上太平镇总舵,将大旗重重插进高台。
整个太平镇,都能看到这面迎风招展的黑白龙虎旗。
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刺骨的北风,再也压抑不住太平镇的鲜活气息
是日。
太平会各县分舵,重立。
太平会所有生意,开门营业。
六千红花堂帮众,分成六旗,在六位七品供奉的带领下四处出没。
所到之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那些人头中。
有土豪劣绅。
有市井帮派。
有山贼流寇。
有官商勾结。
先前他们见到太平会的分舵解散,都以为太平会要完,争前恐后的落井下石,从太平会这个巨大的蛋糕上撕下一块。
抢生意。
这张楚能理解,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但他们不该对太平会的人动手
杀了人,就要有被杀的心理准备
张楚自己都没例外。
这些事情不大。
其实不必留待张楚回来处理。
但和张楚自己下达的“严禁与官府发生冲突”的禁令相悖。
所以骡子特地留待张楚来亲自处理。
张楚也没令他,没令太平会上万帮众失望。
这是张楚第一次动官府的人。
也是他的手段第一次如此酷烈。
还是太平会第一次在人面上,撕下生意人的面具。
太白府郡衙对太平会如此肆无忌惮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既没有派人或发文来指责、训斥张楚。
也没有令各县县衙关起城门,不允太平会的大队人马进城。
而是很贴心的帮忙收尸洗地。
还贴出告示,将锅扣给可怜、弱小又无助的江洋大盗。
无害的就像是温顺的小绵羊一样。
但郡衙的这些举动,却令张楚明白,他与官方的关系,已经走远了
太平会总舵大堂内。
张楚捧着茶碗,倚着太师椅。
骡子将一摞文书摆到他面前的案几上,兴致勃勃的说道“这是上原郡那些过江龙们的资料,您想从哪一支人马开始动手”
张楚沉默着看了看骡子,再看了看案上的那一摞文书,片刻后,微微摇头。
骡子猛地一挑又黑又粗的浓眉,自以为理解了他的意思“您这是准备同时动手,把水搅得更浑一些”
他觉得这样有些冒险。
但大哥做事向来极有分寸,他若决定同时向那些过江龙动手,那必然是心头极有把握。
张楚又看了看他,看了看案上的文书,最终抬起手,将那一摞文书扫了一旁“不,我的意思是,上原郡那边的热闹,我们就不掺和了。”
“您说啥”
骡子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他跟自家大哥快第四个年头了,自家大哥是什么人,他能不清楚
那群过江龙,摆明了是在占他们的便宜,还蹬鼻子上脸欺到了他们太平会的头上
这事儿,他都不能忍,大哥能忍
不砍死他们,吃得香睡得着
张楚沉默了一会儿,忽然低低的叹了一口气,淡淡的说“骡子,咱们和天刀门干仗,能赢是侥幸但咱们不可能次次都这么好运的,你懂吗”
骡子定定的看着他,不敢相信的说道“那您的意思是就这么算了”
“算了”这两个字,从他的口中说出来,份外的艰难。
在他的心目中,大哥从来都是强大的
无所不能的那种强大
那北蛮人牛不牛掰
二十来万北蛮大军把十五镇北军打得跟兔子一样满地乱串,是又丢城,又失地
但那又怎样
大哥说要钉在锦天府,就愣是稳稳当当的钉在了锦天府,两万北蛮大军围着锦天府打了三天三夜,死光光了都没能把锦天府给打下来
那天刀门牛不牛掰
镇压玄北州江湖七十年,门中气海大豪出超过双手之数,七品、八品的高手更是多如走狗
但那又怎样
惹上自家大哥,还不是说死尽埋绝就死尽埋绝,说烟消云散就烟消云散
他甚至都没见过自家大哥为这事儿特别着急,特别上火过。
在他的记忆里,大哥好像一直都是那副平平淡淡的脸色,该吃吃、该喝喝,不知不觉的就把天刀门上下给安排得明明白白、整整齐齐
现在听着大哥叹气,听着他仿佛示弱一般的话语。
就犹如英雄迟暮、美人夕颜一般,令骡子心中生出无限悲凉。
一个一直刚强的人,突然间不在刚强了,也的确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张楚不这么看。
他将自己这种心态的变化,归结于一种成长。
这次与天刀门博弈,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也让他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回首往事,他只觉得以前的自己,就像是一个挥霍无度的月光族。
每个月都照着那点工资花,只有超支,从未有结余。
以前的他,总是踩着自己的实力上限行事,实力偶尔不够就用智商来凑,很少有那种持强凌弱的温胜局。
而这万江流的实力,显然已经超出了光凭智商就能凑上的程度。
他用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才摆平了天刀门。
这就好像一个月光族,一直照着工资花。
终于某天纵欲过度,一次性背上了一大笔外债,拆东墙补西墙,千难万难才把这笔债给还上。
负债肯定是坏事。
但只要能还上这笔债,那这件事或许就不全然是坏事。
只要这个月光族的脑子还没坏掉,他就会从这件事中体会到存钱的重要性。
张楚就从与天刀门的博弈中,学到了一道理不要作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