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黼的封锁下,方腊起义并未引起北宋朝廷的重视,东京城中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方腊起义了,他们只以为东南那里跟不久前被轻易平息的江西、广东两界的小规模叛乱差不多,没想到这会是一场席卷了上百万人撼动了北宋王朝统治的大规模起义。
    只有静静观看北宋朝廷一举一动的蔡仍知道,北宋王朝的丧钟敲响了。
    事实上
    蔡仍比王黼还早知道方腊起义了。
    这并不是通过蔡仍所知的历史知识得知的,而是通过蔡仍所建立的情报系统得知的。
    就在招安宋江一伙不久,蔡仍就亲自招募人手,亲自培训,然后亲自组建了情报部门。
    蔡仍向来信奉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之受后世战争熏陶过的蔡仍太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了,因此,蔡仍干脆组建了三支互不统属的情报部门,分别为之取名为“前情卫”、“中情卫”、“后情卫”。
    虽说宋江义军的燕青、柴进、石秀三人都是搞情报收集的好手。
    但蔡仍并没有让燕青、柴进、石秀三人各领一支情报部门的主官,而是只让投降已久的燕青领了中情卫主官之职,前情卫和后情卫的主官之职蔡仍给了自己的两个铁杆亲信闾勍和于鹏,而让石秀和柴进分别担任闾勍和于鹏的副手。
    于鹏是和岳飞一块加入金吾军的。
    不过,于鹏的武艺一般,相反,他更长于内政,而且他为人机警、精细,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帮蔡仍干收集情报的工作了三个情报头子,蔡仍其实最看好的就是于鹏。
    闾勍原是汤阴县的押司,人非常精明、精细,后借着王三娘的关系攀上了蔡仍,蔡仍也干脆就将闾勍调到金吾军,让闾勍成为金吾军的一个干事,跟于鹏一样,闾勍也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帮蔡仍收集情报了。
    三个情报部门成立以前,金吾军的情报系统非常简陋和薄弱,基本上也就是能收集一下战场上的情报和周边的情报罢了。
    蔡仍在百忙之中抽出了十天时间,给包括闾勍、燕青、于鹏在内的所有情报人员上了十天的课。
    在那十天中,蔡仍将后世的情报系统和情报理念像填鸭一般灌输给了闾勍、燕青、于鹏等所有情报人员。
    经过十天的特训之后,前情卫、中情卫、后情卫分别挂牌。
    虽说前情卫、中情卫、后情卫接受的情报教育是一样的,规模和组成也都差不多,但实际上前情卫、中情卫、后情卫所负责的范畴还是有差别的中情卫主要负责对东京汴梁城也就是对北宋朝廷的情报收集,后情卫主要负责对东南也就是方腊义军的情报收集,前情卫则主要负责对燕云地区的情报收集。
    另外,为了控制三个情报部门,也为了不让三个情报部门懈怠,蔡仍还准许各个情报部门在另外两个情报部门的地盘发展,让他们之间相互监控。
    在蔡仍离开金吾军进京赴阙的同时,三支情报系统也被蔡仍放了出去。
    前情卫和中情卫暂且不去说它们,先只说后情卫。
    后情卫的于鹏,为了感激蔡仍对他的知遇之恩,为了建功立业,主动提出亲赴东南收集情报,而且他听从了蔡仍的建议直接去了睦州青溪县。
    蔡仍对情报的投入是不计成本的,于鹏等人去东南的时候带去了五十万缗的黄金。
    在黄金的攻势之下,于鹏很快就在东南建立了一个情报网,而且,因为有先知先觉的蔡仍授意,于鹏还在方腊起义之前就收买了方腊身边的不少人,有几个人还是方腊义军的核心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方腊义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于鹏的眼睛。
    而于鹏不管收集到什么情报,都会在第一时间用信鸽给蔡仍送来。
    因此,蔡仍对方腊义军的动态了如指掌,甚至可以说蔡仍是目前北宋朝廷中最了解方腊义军的人。
    不过
    蔡仍什么都没说,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北宋朝廷对势如破竹的方腊义军无动于衷,同时继续壮大自己积攒造反的力量
    这一日。
    蔡仍突然收到了一封请柬来自梁师成的请柬。
    对此,蔡仍并不意外。
    就在几日前,赵佶突然下令,以梁师成为太尉。
    宋初三师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只是作为升迁资序所用,并无执掌,太尉旧在太保之下,自五代以来则提升至次于太师而在太傅之上。
    直到徽宗年间,北宋朝廷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而司徒司空则被三少所代替。
    武官五十二阶,太尉是最高一阶,有律令规定,没有边功者是不能充任太尉之职的。
    而这个规定就是赵佶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宋枭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大宋枭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