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大半年再回到鸣銮堂,蔡仍突然发现,鸣銮堂变得冷清了许多,颇有点人走茶凉的意思。
    而鸣銮堂的一众下人,也不再有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的气势,见到蔡仍后,各个都低声下气的跟蔡仍叫“六公子”。
    蔡仍有些不解的看向出来迎接自己的蔡绦,问道“他们”
    蔡绦道“咱们蔡家不比从前了。”
    蔡仍诧异道“不至于吧伯父虽然致仕,不是还有大兄,还有三”
    不想,没等蔡仍说出“还有三兄”,蔡绦就打断蔡仍道“休提那个小人”
    蔡仍不解,道“小人大兄”
    蔡绦深吸了一口气,道“除了他还有谁,六弟你在前线打仗,不知道家里都发生了什么。”
    说话间,蔡绦将周围的下人都驱散了,然后才道“自从官家准备让王黼那个妖人取代我爹成为宰相,那个小人就变了,不仅对我父亲再无往日的恭敬,还处处与我父亲为敌。”
    蔡仍有些难以置信道“这不太可能吧大兄不是一向对伯父非常恭敬吗”
    蔡仍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
    虽然蔡京儿孙众多,而蔡攸又不学无术,但蔡京最喜欢的其实还是其长子蔡攸,这从蔡京给他的一众儿子们所起之名就不能看出来“鯈”,“翛”,“絛绦”,“鞗”,“脩”,全都是“攸”字头。
    而之前蔡攸对蔡京这个父亲也是尊敬有加,甚至是处处维护。
    这也不是无的放矢。
    不久前,赵佶一度欲罢蔡京相位他先罢去蔡京的党羽刘昺、刘焕等人,指令御史中丞王安中弹劾蔡京。
    蔡攸听说此事,立刻跑到赵佶那里百般恳求,赵佶才改变初衷,否则蔡京早就罢相了。
    蔡绦愤愤道“我还能骗你是怎地,算了,你也不是外人,我就跟你说一事吧。”
    接着,随着蔡绦的讲述,蔡仍知道了一件让蔡仍叹为观止的事。
    不久前,赵佶已经明确露出了要罢免蔡京的意思。
    为了不让蔡攸这个宠臣跟他父亲蔡京搅和到一起去使他束手束脚,赵佶特意给蔡攸赐了一座独立的宅院,其规模甚至比鸣銮堂也不差多少。
    蔡攸充分理解了赵佶的意思,果断的搬出了鸣銮堂。
    要说,这也没什么,蔡攸如今已经四十三了,又已经开府仪同三司,自立门户也没什么问题。
    可仅仅做到这种程度,蔡攸也就不是赵佶的第一宠臣蔡攸了除了跟他父亲划清界限以外,蔡攸还要向皇帝赵佶表现出他的忠心。
    因此
    有一天,蔡攸突然到蔡京的府第。
    当时正赶上蔡京与客人谈话。
    只见蔡攸一进来就急着上前抓住蔡京的手做诊脉之状,说“大人脉势舒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
    蔡京说“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于是蔡攸又说“宫中还有要事,我先回去了。”
    说罢转身就走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把客人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客人就问蔡京“公子为什么不多停一刻呢”
    蔡京无可奈何地说“你一定不明个中缘由吧,其实这个逆子是想因为老夫有病而罢了老夫啊”
    过了几天,赵佶果然以蔡京年老身体不好为由下诏命蔡京致仕。
    换而言之,蔡京罢相,蔡攸也是帮凶之一,至少蔡绦是这么认为的。
    听了蔡绦所言,蔡仍不禁感叹权力的诱惑之大,竟然能大到让父子倾轧的地步
    在蔡绦的带领下,蔡仍再一次见到了蔡京。
    蔡仍随即大吃一惊
    这才短短大半年时间没见,蔡京竟然须发全发、满脸鸡皮、步履蹒跚,像极了行将就木的老人,与之前那个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处之泰然的大宋宰相完全找不到半点相似之处。
    蔡仍忍不住道“伯父,您这是”
    蔡京不在意道“生老病死人生常态,我比你父大近两岁,他已去世三年,我有些老态,也很正常。”
    蔡京又道“我听说,你在前线打得不错,还独闯五马山擒了匪首宋江逼得宋江接受招安”
    蔡仍恭恭敬敬道“伯父所听乃是有人夸张后之说,事实上,小侄并不是独闯五马山,而是带了五个部下,没有他们帮助,小侄不可能擒住宋江。”
    蔡京点点头,道“你倒也诚实,不据部下之功为自己所有,难得。”
    蔡仍道“伯父谬赞了。”
    蔡京也没再继续这茬,他又道“听说你拒绝了太子和郓王的邀请,直接来我这里了”
    蔡仍道“小侄父母皆已过世了,伯父就是小侄唯一的长辈,小侄回京自然要先来拜见伯父。”
    蔡京道“难得你有此孝心。”
    蔡京语气一转,又道“官家春秋鼎盛,这时候的确不适合站储君的队,而且,你的情况还有些特殊,你所掌握的金吾军,是京师左右少有的能战之军,你如果冒然站队,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宋枭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大宋枭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