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卫飞鸟翔集,松涛林海佳气葱郁。
    十二匹马,六人,两行大雁、一杆“招安”大旗,蔡仍一行多少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思。
    可蔡仍却没有把此行当作是自己人生的终点,而是当作自己帝王之路的一次历练。
    一边走、蔡仍一边对同行的岳飞等人说“战场上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军队的战斗力和将领的指挥才能,而不在于主将的匹夫之勇。孙子兵法说,为将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项基本素质,其中并无“力大”、“能打”等要求。白起不见得武艺高强,也能把四十万赵军“尽坑之”。韩信怯于私斗,甘受胯下之辱,日后却助刘邦打下了汉家天下。至于卫青、周瑜、李靖辈,均非好勇斗狠之人,却丝毫不负古之名将的美名。我希望你们几个有朝一日都能成为白起、韩信、卫青他们那样的名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燕青、张俊、杨沂中三人一听蔡仍希望他们成为白起、韩信、卫青他们那样的名将,不约而同想到“我们成为白起、韩信、卫青他们那样的名将,那将军将成为什么”
    就在燕青等人想要细想的时候,前面树林里突然铜铃作响,随即跑出来了十四五个伏路的士卒来。
    燕青见状,上前道“我乃燕青,特引金吾军蔡仍将军来招安,你等速去通报。”
    燕青乃是宋江义军三十六头领之一,平时又喜欢与人交往,因此宋江义军中的人差不多都认识他。
    所以,见燕青站出来说话,那些准备先擒下蔡仍等人的士卒,立即裹步不前不知如何是好了。
    燕青又道“此事你们决定不了,速去奏禀宋江哥哥,他自有主张。”
    士卒们一想也是,便立即派人回去禀报。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一个员外打扮的人才带着百十人下山。
    那人离蔡仍等人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燕青就小声对蔡仍说“来人是柴进,绰号“小旋风”,据他自己说,他是后周皇族柴氏的后裔,一般负责迎来送往,武艺一般”
    说话间,柴进就来到了众人近前。
    柴进抱拳拱手道“不知蔡将军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蔡仍笑着还礼道“听燕青说,阁下是后周皇族,失敬失敬”
    柴进摆摆手道“提那陈年往事何用,赵氏欺我柴氏孤儿寡母,夺我柴氏江山,此仇不共戴天。”
    蔡仍心道“明知我是来招安的,还跟我说他跟赵氏不共戴天,看来这安不好招啊,如此,就不能用常规的招安办法了。”
    蔡仍笑容不变道“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柴进一听,暗道“听说蔡仍是今科第四名,如今看来,传言不虚,竟然出口成诗,厉害厉害”
    旋即,柴进又有些不解“蔡仍有如此文才,为何好端端的文官大老爷不当,却要来与丘八为伍、与我等为敌”
    柴进到底不是一个强势之人,被蔡仍的诗折服了以后,他并没有继续咄咄逼人,也没有继续暗示蔡仍“你与我们之间仇深似海,咱们之间不共戴天。”,而是开始跟燕青谈起燕青投降后的事。
    燕青也随口问了问柴进他们这边的事。
    柴进并没有绝口不谈,而是选择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跟燕青说了说。
    看得出来,燕青和柴进的关系不错,至少柴进并没有因为燕青投降而不理燕青。
    在柴进的带领下,蔡仍一行人穿过层层关卡来到了五马山上。
    传说,当年刘秀被王莽追杀,走投无路,靠着从此山中走出的五匹白马获救,之后五马化为五匹石马,即为五马山名称的由来。
    还有一传说,从前此山上有五匹石马,它们在夜间变成真马下山偷吃农田里的小麦幼苗,被发现后打断一匹石马的头而得名。
    一进入山顶的朝天寨,蔡仍等人就看见门前有两列手持刀斧的宋江义军士卒站在路两旁。
    燕青替蔡仍问柴进“此是何意”
    柴进却没再跟燕青对话,而是直接冲蔡仍说道“蔡将军需得走过这刀斧林才能进入山寨。”
    随着柴进的话音一落,宋江义军的士卒们同时举起他们手中的刀斧,并将刀尖斧刃对准路中间。
    燕青见状,跟柴进争道“这岂是待客之道,你们可千万别将唯一的活命机会给弄丢了”
    柴进有些诧异,他没想到燕青会投降得这么彻底,在此之前他还以为燕青是身在操营心在汉呐。
    柴进平时跟燕青的关系极好,深知燕青表面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宋枭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大宋枭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