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酷打击旧党人,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皆遭流放。
    宋徽宗赵佶继位之初,向太后垂帘听政之际,曾启用过旧党人士,旧党人士又回到了朝堂之上。
    等到向太后去世,新、旧两党人士斗争得非常激烈。
    赵佶本想调和两党走中间道路,但后来他发现此路根本就走不通。
    迫不得已,赵佶任用新党人士蔡京为宰相,坚持走变法一路。
    蔡京主政后,大力打击旧党人士。
    在蔡京的奏请下,赵佶下旨凡是属于旧党之官员,活着的,一律降职流放;死去的,一律削去官衔,而且不许旧党人的子孙留在京师,也不许他们参加科举。
    后来,蔡京更是请赵佶将这三百零九人的姓名御书刊石,置于文德殿端礼门外东壁之上,播告天下,“永为万世臣子之戒”,碑上所列之人永不录用。
    这就是所谓“元佑党人碑”。
    蔡京还遵赵佶旨手书元祐党人姓名,发至各州县,要求各地仿照京师立碑扬恶。
    可以说,蔡京对旧党的打击是无情的这里面可能包含有泄私愤的成分,但更主要的其实还是在为变法改革清除障碍。
    而蔡绦这个人却是一朵奇葩,他是蔡京的儿子,明明应该是新党人士,可他却偏偏对旧党人士的旗帜人物苏轼、黄坚庭备加推崇,而且他还堂而皇之的将他对苏轼、黄坚庭的推崇写进了他的书里,也就是写进了西清诗话中。
    这也就导致,虽然蔡家此时权势滔天,但蔡绦本人此时的仕途却并不怎么顺利他只当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与其说他在朝廷当官,倒不如说朝廷找个由头给他发点工资,让他吃点空饷。
    仕途什么的,也就不说了,出身使然,只要蔡绦愿意改变,他早晚都能爬到权力的巅峰。
    只不过,现在的蔡绦并不愿意改变,坚决成为苏轼、黄坚庭的铁粉。
    这也就导致了,蔡绦在新党人士中找不到任何共鸣。
    而因为是蔡京儿子的缘故,他又不能去找旧党人士交流。
    这也就使得蔡绦不免有些郁郁寡欢。
    因此,听王安石之外孙、蔡卞之子蔡仍,也推崇苏轼、黄坚庭的诗,蔡绦一下子就好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蔡绦立即热情三分,道“六弟也喜欢苏东坡和黄山谷的诗”
    蔡仍道“抛开政治立场不谈,只谈素养,他二人,尤其是苏东坡,绝对是毫无争议的大家,他的水调歌头,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澒涌,俄月色如画,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峰,诗美,人更绝,真乃人间神仙,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蔡绦狠狠一拍手,道“对极,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短短几句话,蔡绦就将蔡仍引为知己,他一把抓起蔡仍的胳膊,道“我这里有几幅苏东坡和黄山谷的真迹,与六弟共赏之”
    说话间,蔡绦就迫不及待的带着蔡仍去他的书房

章节目录

大宋枭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大宋枭途最新章节